【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依据高暴露因素制定措施降低职业暴露损伤率。方法对我院手术全部护理人员(包含在院职工、实习及进修人员)共计83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83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损伤21名,发生率为49.40%。按照职称职业暴露损伤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以实习护生最高,为76.92%。发生职业暴露时进行的操作传递器械占30.91%、清点器械占21.82%;发生职业暴露的锐器主要以缝针、玻璃物品、手术器械、手术刀为主;暴露源主要以乙型肝炎、丙肝、梅毒为主,其中还有1例艾滋病。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损伤作为手术常见问题,护理人员应加强重视,及时进行培训和学习,降低职业暴露损伤的发生率,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职业暴露损伤发生血源性感染。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
手术室是医院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的多发科室,医护人员在手术或抢救患者过程中常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等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器[1],历年来伴随着血源性传染病患者逐渐增多,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尤其是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加大[2]。一旦手术工作人员发生相关血源性传染病的职业暴露,不仅对其身体上产生伤害,更对患者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掌握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笔者自行制定调查问卷,对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了详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定防护措施,以保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83名,其中女性75名,男性8名,年龄在18~51岁,平均(26±056)岁;实习护生26名,护士29名,护师21名,主管护师7名;本科学历4名,大专29名,中专50名;工作年限6个月~28年。1.2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按照流行病学原理及方法制定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工作年限以及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相关信息,如发生次数、损伤时进行的操作等。调查时间为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为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此问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信息调查及录入均由同一人完成。此次调查发放调查表共计83张,收回83张,全部合格,合格率100%。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职称及学历与暴露损伤发生情况:本次共调查83名护理人员,其中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的有21名,发生率为49.40%。按照职称进行分组及统计,结果显示:各组职业暴露损伤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暴露损伤发生率以实习护生最高,为76.92%。按照学历进行分组统计发现,各组职业暴露损伤发生无显著性差异,其P>0.05,说明职业暴露发生与本人学历无相关关系。见表1。
2.2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基本情况:83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进行的操作:传递器械占30.91%、清点器械占21.82%、其次是整理或清理物品占18.18%、清洁器械占12.73%;发生职业暴露的锐器主要以缝针、玻璃物品、手术器械、手术刀为主,其中缝针所占比例为29.09%、其次是玻璃物品达21.82%,而手术刀为14.55%;暴露源主要以乙型肝炎、丙肝、梅毒为主,其中还有1例艾滋病。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科室,手术室护士每天都是在接触手术刀、缝针等锐器中度过,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在各种传染源下进行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职业暴露,给护理人员造成伤害。笔者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与护理人员的职称关系密切,但与学历无关,这与李淑红[3]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教育及培训及其必要,护理人员在校期间很少接受此类相关知识的培训,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岗前培训又很少得到重视,自我防护意识差,由于不熟悉工作流程,极易发生职业暴露。为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应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的在职再教育,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从观念上重视职业暴露的自我防范。此次研究发现,传递器械过程中是发生职业暴露损伤主要原因,其次是清点、整理或清洁器械。缝针是造成职业暴露损伤的直接利器。李文莲[4]曾报道,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能够有效降低职业暴露损伤发生的风险。传递器械发生职业暴露损伤主要是护理人员和医师双方原因造成,双方在接锐器过程中尽量使用容器以降低接触锐器概率。此外,整理或清洁器械,尤其是清理缝针等锐器,护理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穿戴性能好的防护衣及手套,手术中使用后的器械及时进行回收,妥善放置,以免伤害自己及他人。吴灵英[5]报道,通过采取相关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因此,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损伤防护对策,能够预防职业暴露损伤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暴露源主要以HBV、HCV、梅毒为主,其中HBV达到20.09%,这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一致[6],这可能与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大国有关。此外,近年来随着丙肝、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再者此类暴露源均能通过血源进行传播,增加了职业暴露损伤的感染概率。有文献报道,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后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高达10%~30%[7]。综上所述,职业暴露损伤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常见的一项问题绝不能忽视。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后,护理人员是否能够正确、及时处理,是降低护理人员感染病原体浓度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旦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清洗,并在伤口旁轻轻进行挤压,尽可能将伤口处的血挤出,然后进行消毒,这作为一项标准程序被推广和应用,也是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后的最后一道屏障,为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斌莲,亚儿.护士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49.
[2]唐鸿玉.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50-51.
[3]李淑红,胡晓莹,丁小美,等.手术室实习护生职业暴露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584.
[4]李文莲.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57-58.
[5]吴灵英.手术室护士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62-63.
[6]刘益萍.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12):57-59.
建筑工程论文 [7]徐敏,李秀云.经血源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与预防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7,20(1):21-22.
作者:张莉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中心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