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促进精神成长
体育中学习竞争与合作。认识合作的重要,团队的可贵。体育中学习按规则办事,促进人的思想品质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提倡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存教育。体育能够很好实现“三生”教育的有机结合。体育处处有规则,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是人类道德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体育活动实现了德育生活化。体育德育更有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针对性和体验性。
2体育,转变小学教育模式
教育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成长。成长的意义在于适应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的本领。在当下的教育中,把教育的内容绝对化,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把教育的功能狭隘化,认为教育就是获取高分;把教育行为功利化,认为教育就是获取更大的利益。于是教育也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生活。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严重压制。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情感体验,最后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学习能力低下,厌学情绪抬头。玩是孩子主要的生活特征。在儿童少年时期,玩应该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的压力,社会家庭一般也不需要他们参与社会竞争。喜欢玩是每一个未成年人的共同特征。在孩子们玩的项目中,极大多数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长的可能变成现实,而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是从喜欢开始的,因此与玩关系密切的体育自然就应该成为教育的首选。所以在学校中应该重视体育教学,重视开展体育活动。
2.1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应该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从小学到高中,体育的课时安排呈现递减式,而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时应该增加到学生在校总课时量一半左右。从高中到小学的学生体育活动的总量从每天1~5h逐渐增加到2.5h至3h。
2.2强化体育评价的分量
首先要把体育作为评价一所学校的主要的内容。当然,在评价学校体育的指标中,应该有:体育活动的时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学生身体发育的促进、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等。把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比赛的成绩排除在学校体育评价的指标以外。如果学生近视率、肺活量等身体机能达不到要求,学校不能评为各种先进,学校领导要受到相应处罚。其次要把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指标。要把学生身体机能锻炼好,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有效的学生在校园中要大力表扬,以改变观念,用评价引导教育。让参与体育活动积极的,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在校园中有威望。
2.3改善体育教育教学的方式
学校体育不应有更多的功利色彩,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搞体育。以参加上级比赛获取名次为主要行为目的,把一部分参加上级比赛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运动队,占据学校体育资源,强化训练。学校体育应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价值取向,把全校师生发动起来。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以游戏的方式增加趣味性,要注意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如:增加体育舞蹈等。在体育活动方式上,要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性,动员学生自行组织体育活动,还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扩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空间。在体育设施的管理上,要具有更大开放性,学校体育设置向学生开放,学校的体育器具学生可以自由选用,无需更多的管理手续。
3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势在必行
在现代社会,要学生接受原始式的教育培养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体育是原始生活的现代表现形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也就接受了具有原始特征的教育。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冲破了课堂狭隘空间限制,既是教育活动又是社会生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教育家都认为学生的成长关键是精神的成长。在体育活动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合作有竞争,有情感体验有意志磨练,有身体锻炼也有艺术修炼,学生体育活动中实现了精神的提升,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有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均衡,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内部器官的调节作用,使各器官和各系统更加灵活协调,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使人变聪明不就是教育的目的吗?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体育,并采取各种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尤其是我们能够充分挖掘我国传统的体育游戏,让学生自创体育项目、自制体育器械,自由嬉戏,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就有了落脚点。当下教育由于受考试制度的束缚,在高度功利性的驱使下,把学生压缩在狭小的课堂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身体素质、道德水平都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反思。笔者觉得要改变,强化体育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因为,体育本来就是从人类狩猎、劳动、战争等行为方式中改变延伸过来的,是现行学校学科中最接近人的自然生活状态的学科;体育最接近青少年的天性,受到学生的喜欢,增强学习的快感和幸福;体育是学校最容易组织和开展的活动,受到的客观条件限制少;体育符合全社会追求的健康第一的思想。给学生减压,增加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机会,既能帮助学生走出来,又能改变学校教育现状,更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如果我们能够从学生的成长发展出发,卸掉功利的包袱,改变教育的评价方式,给学校松绑,给学生机会,体育是能够在校园中开展起来的质量管理论文,学生就会高高兴兴地走进校园,教育将会是另一个天地。
作者:常丽芹 单位: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王滩镇常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