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系统的内涵
(一)评估主体
目前,我国的专业质量评估大多是由国家的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倡导进行的。但是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权力下放的逐步实施,政府部门应逐渐弱化对高校教学的干预。同时以行政部门作为专业质量评估单一主体,在评价目标的确定方面可能过多地考虑政府监管部门的需求,在评估指标的选择、对评估结果的处理和运用评估结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可能缺乏足够的透明度,这样导致评估结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社会团体受评估条件、获取评估资料能力等多方面的制约,其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准确性较差。因此,我们认为选择独立的专业质量评估机构作为评估主体更为合适。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不仅在内部运作方面享有独立自主权,而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够在根本上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二)评估客体
专业质量评估应充分考虑评估客体的特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作用日显突出,它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反映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并为各信息需求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各种决策。而会计学教育作为会计工作者的培育基地,更要注重与时俱进,依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会计知识的社会需求型人才。鉴于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该专业不仅应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让学生熟悉实践中的操作,所以我们在构建该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了其应用性特点。
(三)评估目标
明确评估目标是进行专业质量评估的基础。从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中可以看出,专业质量评估的目标主要在于: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合理定位,突显办学特色。
(四)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指对评估客体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估,是质量评估的依据。关于详细的评估指标将在下面的内容中具体介绍。
(五)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是对评估客体进行分析评判的标准,在设置时应当考虑评估的目标和该专业的特点。会计学专业评估体系标准的设置应符合“SMART”原则:S是Specific,即具体而非笼统的;M是Measurable,即可度量,且数据或信息可获取;A是At-tainable,即可以达到的,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R就是Realistic,即可行的,可以证明和观察得到;T就是Time-bound,即时限原则,完成评估标准应该限制在一定的期限之内。
(六)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是专业质量评估的具体手段,是对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的进一步应用。我们在构建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体系时,主要采用了德尔菲法对评估体系的各个评估指标分配权重,即采用匿名的方式由各专家对各个评估指标进行打分,进而对各专家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最终计算出该专业质量评估的最后得分。同时,在统计评价结果时,考虑到在专业质量评估中,几乎每项评估指标的评估工作都是多人参加,而其各自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致,所以采用了加权求和法,即对各分项指标评定值乘以相应的权重,然后再将它们相加求和。
二、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评估体系的优劣,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一)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的设计时要能够反映出评估的目标。现阶段,我们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评估工作,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目标,全面、系统地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指标体系。2.精简性原则。精简性原则,是指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要简明不失其关键、全面不失其重点。评估体系中的评估指标越多,评估运作的成本就越高,因而评估指标必须少而精,简明集中。但也要照顾全面,能在整体上反映被评估对象的现状。因此,评估指标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所设计指标能集中体现被评估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功能。3.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的构建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取的指标不仅能够反映出专业的真实情况,还要可度量、可评估,使评价工作切实可行,具有符合实践要求的可操作性。
(二)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增值观”为核心理念。“增值观”的评价理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后被英国、加拿大等认可与引用。所谓“增值观”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可以增加“价值”到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一理论假设基础之上的,即指一段时间内教育对学生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为解决高校扩张后物质条件、制度建设、人才建设等不足的问题,上一轮教学评估设计了紧扣高校教学基本设施、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说这种以“资源观”为指导的指标体系,使政府和大学意识到资源的重要,解决了很多地方院校资源不足的问题。然而在各高校硬件设施完善,具有承担大规模教育任务的能力后,我们不禁思考:是不是只要地好肥足,小树苗们就一定能茁壮成长?自2012年初,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后,新一轮教学评估工作被提上日程。面对新一轮的教学评估,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评估专家别敦荣指出:“各所学校的条件和制度得到较大改善,但其本身并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必须通过本科教学过程的改革。因此,对教师、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直接考查,是引导教学工作步入更健康轨道的积极举措。”同时,教育评价研究专家章建石博士也表示:“评估高等教育质量,应该从学生身上寻找质量证据,且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加入学习效果的评估是可行的。”由此可见,新一轮评估的重点毫无疑问地落在了人才培养质量上,应突出强调“增值”的重要性。这也正好与我国现阶段“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相适应。“增值观”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教育结果,而且是教育过程中为学生带来的增量,从而促使改进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指出:“关注高等教育的增值性,就是要考察学生在大学期间到底获得了怎样的成长。”也就是说,在“增值观”指导下建立的指标体系不仅要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来考核评估,而且要侧重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历程,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的多样性,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因此,会计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也要以此为出发点。
(三)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和已有实践的基础上,以“增值观”为指导,按照“投入———过程———产出”的设计思路,分为3个一级评估指标、10个二级评估指标和30个主要观测点。其中的教学资源是从“投入”角度设计的,即开办该专业应具有的硬件和软件实力,教学管理是从“过程”角度设计的,即对该专业的教学进行管理的过程,最后是从“产出”角度进行质量评价,即该专业教学改革、教师水平、学生发展和社会声誉等达到的程度,详见下页表。
1.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开展专业培养的硬件及软件设施,目前各高校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所以更应该侧重于考察学校的教学软实力,包括师资队伍、资源条件和专业地位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专业教师的实力、数量、结构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此我们选择了师资队伍指标,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专业教师配置、专业教师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评价。大学教育侧重于“授人以渔”,那么学校是否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以用“渔”捕“鱼”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结合会计学专业应用性特征,我们特意选取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情况,以及专业图书、期刊、软件、数据库的数量来评估教学资源。以往对教学条件的考核只是考虑现有资源,但却忽视了专业的未来发展,这就造成专业建设的短视行为,所以我们加入专业地位指标以达到“以评促建”持续改进的目的。
2.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学校专业培养思路的体现。即便是一块精美的璞玉经过粗劣的加工,最后也只能沦为残品甚至废品。因此,我们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入手进行指标设计,主要包括专业定位、教学计划和质量监控三个方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方案和人才培养特色不仅为教学质量奠定基础,突显教学特色,而且是专业定位指标的主要内容。教学计划指标主要是为了评估主干专业课的设置及教学方案,了解课程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施方式,并通过实践教学情况突显会计学专业应用性的特点,毕竟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关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而教学方式又是侧面检验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一种方式,所以说从以上方面设计的教学计划指标更能体现专业质量评估的目标。质量监控体系指标主要评估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否健全、能否落到实处,之所以要从教学制度与教学档案保管、管理队伍、管理过程等方面设立该指标主要是评价学校为防止计划与实际操作偏离所采取的行动,以及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避免一切流于形式。
3.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是专业质量评估的重点。为全面体现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效果,我们主要从教学改革、教师水平、学生发展和社会声誉角度出发设计指标。时代在发展,知识在革新,所以教学内容、形式更要与时俱进,教学改革这一指标就为我们提供了评价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能为社会所需的一个方面。教师水平指标主要评估本专业教师是否胜任本科教学任务,以及教师授课质量和课堂教学组织的情况,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间接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为避免“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错误观点,又鉴于指标的可行性,我们通过学生的成绩、论文及竞赛、科研考研情况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出评价。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而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就是对专业教学效果的最好诠释,为此我们通过社会声誉指标来评判用人单位和社会对该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情况,以及通过本专业生源情况来体现学生与家长对本专业的认可度。
三、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
确立了完备的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之后,如何确保其有效的实施运行至关重要。首先,正确看待会计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作用。要清楚地认识到专业评估对该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切忌将其视为一项任务,只注重结果排名,忽视依据结果进行的专业调整。只有从态度、观念上真正接受专业质量评估,才能切实发挥其积极作用,不断推进专业的升级改造,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其次,可以充分发挥多元化评估主体的作用。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办学者,又是管理者,同时还是投资者,扮演着“三位一体”的角色,对专业评估起到倡导与支持的作用,能够从国家未来发展方面评价专业现状。社会中的专业质量评估机构有权独立开展工作,不受行政的直接干预,从而能够保障专业质量评估结论的公正性,提高专业质量评估的社会化程度。高等学校所设置的会计学专业所在单位既是专业质量评估的主体,又是专业质量评估的客体,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进行自我评估达到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目标。此外,将三个不同主体的评估结果合理整合,也可以得出一个更加全面的最终评价。最后,建立专业质量评估监督体制。一方面,在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独立于评估主体的监督人员对各项评估程序和结果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整个评估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在得出评估结果、依据结果调整现工商管理论文有不足时,需要有高校外部人员监督整改过程,保证评估结果落到实处。此外,由于外部评估只持续几天,未必能看到学校的全貌,所以高校可以设立自身的监督机构,对日常专业教学的开展实施监督。
作者:池国华 时萍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