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活动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日趋深入人心,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共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一、以教学目标为基础
部分历史教师通过绘图、朗读、讲故事、历史剧表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结果不甚理想。教师虽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来丰富历史课堂,却忽视了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教师须让学生明确活动意图后,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规避“盲目活动”、“为了活动而活动”的不良现象,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杜绝偏离教学内容。某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这一课时,重点讲解了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一目。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教材内容后,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并以历史剧、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中的“主人翁”;其次,教师在活动中应予以鼓励,并选出“最有印象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部分同学对一些偏离主题的内容产生了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求同存异,使其保留自己的意见;最后,该教师以《举子看榜》为图例,让学生带着“这幅图蕴含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细节、整体画风等,让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空间,悟出重要的人生哲理。教师应避免课堂活动流于形式的不良现象,杜绝偏离知识结构的课堂活动,紧抓教学重点,主题鲜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以情感教学为手段
情感教学作为现代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循序渐渐地实现学习能力、相关知识、学生情感的共同目标,即三维目标一体化教学。其中,针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为实例,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以初中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明确该活动的设计宗旨和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理解或掌握哪一类历史知识,学生须领悟出怎样的历史感悟等。同样,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阅读,让学生自主设计历史台词,利用课外时间反复排练后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教师应对排练内容提出要求,避免改写历史或不尊重历史的情况出现。有学生以“张学良”、“蒋介石”的身份开展有声有色的劝谏,使遥远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进一步引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在初步了解该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总结该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让学生重新梳理“西安事变”的发生时间、地点及过程,在无形之中完成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初中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最后,教师应进行总结和评价,客观评价学生表演和知识掌握情况,鼓励学生勇于提出疑难问题,让学生充分掌握和汲取新的历史知识。
三、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
由于初中学生成长环境、个性特征、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确保人人参与,明确各学生的职责及分工。某教师担任七年级和九年级两个班的历史老师,鉴于七年级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得到教师、家长的肯定,教师开展了“历史故事表演赛”、“历史人物绘图大赛”等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学,实现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九年级学生无论是在思维能力还是在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上,均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对张扬的课堂活动较为抗拒,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合理调整课堂活动设计方案,开展历史知识讲座、校际辩论赛等更具难度的活动,让九年级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达到思维拓展的目的。该教师还举行了“让学生也来当老师”的活动,指导学生备课,然后以教师的身份讲课,师生互换,让学生切身感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苦与乐,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营造一个和谐、生动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懂得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须确保课堂活动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的传授,应更加关注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档案管理论文展,为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张金娣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