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SP课程设计原则
ESP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结合ESP课程的特点,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应避免多媒体教学所使用的课件制作、授课的方式仍以教师为中心。与此同时,ESP课程设计中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是ESP课程成败的关键。原则之二是,课件的制作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将课堂教学变为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辅助手段的师生间互动、学生间互动的动态过程。成绩的评定也应遵循激励主动性的原则,实行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之三是,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建立完善的ESP语料奠定基础。原则之四,明确ESP课程的学习目的。ESP课程的学习目的应当是在语言基本技能过关的情况下,掌握ESP课程各方向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对ESP课程专业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ESP课程改革设计
1.专业划分与课时安排。根据ESP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需求这一特点,我国高校医学院校不管任何专业都学习医学英语,专业针对性不强,应当对各个专业设置专门用途英语,如护理专业学习护理英语,检验专业学习检验英语等,从而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更浓,为将来就业奠定专业英语基础。与此同时,大多数医学院校将专门用途英语开设在学生的高年级,学习时限不长,造成严重的课时不足,限制了医学英语教学的潜力挖掘,影响了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效果。如果医学院校根据情况结合分级教学和学分制的实施特点可以让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继续学习基础知识,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立即进入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此法可以保证教育界提倡的大学英语学习不断线,英语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提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从而保证ESP课程的有效教学。2.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应把基础英语学习与医学专业学习相结合,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将一、二年级的课程学习内容制定为医学英语词汇和基本的专业文献阅读,学生以掌握医学术语为主;三、四年级的课程内容可以针对各个专业的需求进行不同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五年级的课程学习可以设定为选修课,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等与工作、科研事业相关联的课程。由此我们可以保证学生整个大学时期的英语课程学习内容都与日后的工作需要紧密相关。另外,由于目前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翻译法,教学方法单一,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无法达到教授专门用途英语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效果。所以,医学院校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面应注重教学方式的新颖和灵活多样性,例如,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设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等多种类型课程,如医学英语听说课、医学英语文献阅读、英语医学论文及摘要写作、医学英文资料翻译等。3.教材与师资。教材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工具,优质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可以保证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顺利完成。各医学院校应在正确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在教材的选编方面要注重语言和专业两方面的有机统一,避免过于强调语言或过于突出强调专业知识,应将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突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此外,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师资问题成为制约全国医学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各医学院校缺乏既懂医学又擅长英语的人才,要想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与专业教学能力,最可行的做法就是有计划地培养骨干教师去进修或培养高年级的医学专业优秀人才进修学习外语。4.课程评估。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测试与评估应围绕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进行。除了常规的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课程论文与考试外,测试形式亦可多种多样。评估形式有:课堂讨论,书面或口头报告,个案跟踪与分析。ESP的测试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和统一的系统教材作依据,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实现其考试的效度,问题主要表现在考试的规范问题和考试的真实性问题两个方面。
三、结语
总之,以ESP为中心的医学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符合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为此,各医学院校在课程设计中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为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式、教材、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安排设计。
作者:申俊丽 单位:包头医学院 外国语学系
相关专题:医学核心期刊代写代发 集体备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