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养殖条件下不同年龄背瘤丽蚌(Lamprotulaleai)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

本文作者:张根芳;张文府;方爱萍;叶容晖;楼昕宇;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海洋与湖沼》2014年0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随机选取养殖2龄、3龄和4龄的背瘤丽蚌(Lamprotulaleai)各30个,分别测定壳长、壳高、壳宽、壳厚、活体重和壳重等数量性状参数并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应用Duncan法多重比较分析了不同年龄个体的形态差异,以壳重为因变量,其它数量性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计算了对应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2龄蚌和3龄、4龄蚌之间在形态上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背瘤丽蚌各数量性状(2龄蚌壳厚除外)与壳重均极显著相关(P0.01);通过对各年龄段各种性状对壳重的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发现活体重对壳重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900、0.902和0.923,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81000、0.81360和0.85193,是影响壳重最主要的性状。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偏回归系数不显著的性状,建立了数量性状对壳重的最优回归方程。基于对壳重决定效应的大小,活体重可作为背瘤丽蚌良种选育的目标性状。
【论文正文预览】:丽蚌壳作为优质珠核材料,是珍珠产业的重要基础物资,另外还可以用于加工纽扣及工艺品,经济价值较高(刘月英等,1979)。由于过度开发,丽蚌资源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魏青山等,1994)。背瘤丽蚌(Lamprotulaleai)又称麻皮蚌,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文章分类号】:S966.22
【稿件关键词】:背瘤丽蚌数量性状相关系数通径分析决定系数
【参考文献】:
  • 孙秀俊;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2种壳色虾夷扇贝的形态学指标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 张根芳;许式见;方爱萍;;背瘤丽蚌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2009年04期
  • 张根芳;许式见;方爱萍;;背瘤丽蚌稚蚌的生长与发育[J];动物学杂志;2010年05期
  • 常亚青;张存善;曹学彬;杨小刚;李云峰;;1龄虾夷扇贝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分析[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高吉华;王伟良;王岩;王小冬;林青霞;朱生博;;吊养在池塘不同水层中的三角帆蚌的存活和生长[J];淡水渔业;2007年04期
  • 张根芳;许式见;方爱萍;;背瘤丽蚌钩介幼虫寄生变态发育和有效积温的研究[J];淡水渔业;2010年03期
  • 刘小林,常亚青,相建海,宋坚,丁君;栉孔扇贝壳尺寸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2年06期
  • 高玮玮;袁媛;潘宝平;吴琪;;青蛤(Cyclina sinensis)贝壳形态性状对软体部重的影响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9年02期
  • 黎筠;王昭萍;于瑞海;赵婷;;紫石房蛤壳性状对活体重影响的定量分析[J];海洋水产研究;2008年06期
  • 凌高,吴小平,欧阳珊,高建华,吴红松;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 Gray.1835]的年龄与生长[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年05期
  • 孙秀俊;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2种壳色虾夷扇贝的形态学指标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 王雨;叶乐;陈旭;杨其彬;温为庚;吴开畅;;海南野生长肋日月贝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通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 刘建业;曾关琼;喻达辉;李向民;谷龙春;沈铭辉;吴开畅;;大珠母贝人工苗水泥池中间培育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 石灵;牛瑶;;河南丽蚌属淡水软体动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 韩庆;杨品红;黎伟;王文彬;罗玉双;;洞庭湖区引种条件下池蝶蚌胚胎发育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 张樊苗;吕凤琼;王磊;卞刚;凌去非;;1龄大鳞副泥鳅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 邓陈茂;童银洪;符韶;;马氏珠母贝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2期
  • 童银洪;张珠福;;珍珠珠核材料的安全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3期
  • 王光花;蒋增杰;方建光;;浅海远岸水域筏养栉孔扇贝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9期
  • 宋坚;张伟杰;常亚青;赵冲;;硬壳蛤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for phenotypic traits in F_2 population of pearl oyster Pinctada martensii[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 熊六凤;鄱阳湖区淡水蚌类资源现状、多样性格局及其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D];南昌大学;2011年
  • 王爱民;马氏珠母贝生长相关杂种优势和EST序列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 刘保忠;海湾扇贝群体遗传学和扇贝科分子系统演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 李朝霞;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 栾生;日本囊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及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 田燚;中国对虾育种方法研究与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 林志华;文蛤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及利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 梁峻;虾夷扇贝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遗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 陈修报;淡水环境重金属监测用“标准背角无齿蚌”群体的建立及移殖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 任岗;环境钙离子浓度影响三角帆蚌珍珠质形成的生物矿化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 刘磊;三疣梭子蟹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及微卫星DNA标记进行家系鉴定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刘奇;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生物学特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王莉;坛紫菜生长发育的细胞学观察以及纯合品系的建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薛泰强;鱚科几种鱼类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陆维;贝类遗传育种分析评估系统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 毛阳丽;贻贝属的系统发育及群体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 刘春雷;转生长激素基因鲤生存状况、性腺发育及各表型性状之间关系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 郭华阳;合浦珠母贝遗传选育及两种免疫基因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 吉磊;卵形鲳鲹选育群体微卫星标记、生长比较、形态性状与体重相关性分析和生态养殖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 亓磊;不同地理种群拟穴青蟹形态差异和对盐度的生态适应性[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 朱胜英;张忱;;黄泥湖丽蚌资源调查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 郝之奎;王嫣;顾志峰;王爱民;;珍珠颜色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 孙秀俊;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2种壳色虾夷扇贝的形态学指标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 刘晓,张国范,赵洪恩;皱纹盘鲍“中国红”品系的选育[J];动物学杂志;2003年04期
  • 闻海波;顾若波;徐钢春;华丹;;美国紫踵劈蚌与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形态比较与判别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7年03期
  • 余颖;洪一江;邱齐骏;王军花;徐毛喜;李云娟;;池蝶蚌胚胎发育与繁殖季节性腺的观察[J];动物学杂志;2008年03期
  • 张根芳;许式见;方爱萍;;背瘤丽蚌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2009年04期
  • 石安静;背角无齿蚌生殖细胞及钩介幼虫的扫描电镜观察[J];动物学杂志;1995年01期
  • 王庆成;虾夷扇贝的引进及其在我国北方培养殖的前景[J];水产科学;1984年04期
  • 隋锡林,王庆成;虾夷扇贝生产性育苗试验[J];水产科学;1990年02期
  • 凌高;背瘤丽蚌保护生物学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 张根芳;许式见;方爱萍;;背瘤丽蚌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2009年04期
  • 凌高,吴小平,欧阳珊,高建华,吴红松;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 Gray.1835]的年龄与生长[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年05期
  • 闻海波;顾若波;徐钢春;华丹;;两种淡水贝类的核型分析[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张根芳;许式见;方爱萍;;背瘤丽蚌稚蚌的生长与发育[J];动物学杂志;2010年05期
  • 朱胜英;张忱;;黄泥湖丽蚌资源调查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 熊六凤;欧阳珊;陈堂华;祁涛;吴小平;;江西青岚湖淡水蚌类多样性及种群结构评价[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 文立华;洞庭湖区背瘤丽蚌的生物学特性及驯养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 闻海波;我国主要淡水经济贝类的种质资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 徐波;三角帆蚌几丁质代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稿件标题】:养殖条件下不同年龄背瘤丽蚌(Lamprotulaleai)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九色珍珠研究所;金华市威旺养殖新技术有限公司;绍兴市第一中学;
【发表期刊期数】:《海洋与湖沼》2014年05期
【期刊简介】:《海洋与湖沼》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海洋与湖沼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7-1149/P,国际刊号:ISSN0029-814X。海洋与湖沼杂志社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更多海洋与湖沼信息
【版权所有人】:张根芳;张文府;方爱萍;叶容晖;楼昕宇;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养殖条件下不同年龄背瘤丽蚌(Lamprotulaleai)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14790.html

    相关专题:工程图学学报官网 化学分析计量 小木虫


    上一篇: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RXR基因克隆及其在蜕皮过程
    下一篇:饲料维生素C对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tus)组织NO含量、NOS活力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