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基于LOPC的夏季南黄海35°N断面浮游动物水平和垂直分布初探

本文作者:潘俊;于非;李超伦;司广成;李征;刁新源;程方平;金鑫;任强;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海洋与湖沼》2014年05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用集成在移动船载温盐剖面仪(MVP)的激光型浮游生物光学计数仪(LOPC),于2012年7月底在南黄海35°N断面调查浮游动物丰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情况,并对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丰度为西高东低,浮游动物分布可能受温度、浮游植物分布、潮致涌升等因素影响,其中温度为最主要因素。该仪器可以作为中国近海浮游生物调查,特别是对浮游动物资源的走航大面调查、垂直分布及其生态学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论文正文预览】:黄海是一个三面环陆地的半封闭陆架浅海,其中央海槽水深一般在50—80m(秦蕴珊等,1989)。黄海冷水团是引人关注的物理海洋学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国内外海洋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对该现象展开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赫崇本等,1959;赵保仁,1987;袁业立等,1993;苏纪兰等,1995;于
【文章分类号】:Q958.8
【稿件关键词】:LOPC黄海冷水团温跃层垂直分布浮游动物
【参考文献】:
  • 韦钦胜;傅明珠;葛人峰;臧家业;;南黄海冷水域35°N断面化学水文学特征及营养盐的季节变化[J];环境科学;2010年09期
  • 赫崇本,汪圆祥,雷宗友,徐斯;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J];海洋与湖沼;1959年01期
  • 管秉贤;黃海冷水团的水温变化以及环流特征的初步分析[J];海洋与湖沼;1963年04期
  • 赵保仁;南黄海西部的陆架锋及冷水团锋区环流结构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湖沼;1987年03期
  • 苏纪兰,黄大吉;黄海冷水团的环流结构[J];海洋与湖沼;1995年S1期
  • 王荣,张鸿雁,王克,左涛;小型桡足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J];海洋与湖沼;2002年05期
  • 张芳,孙松,张永山,张武昌;南黄海中华哲水蚤昼夜垂直分布[J];海洋科学;2005年09期
  • 袁业立,李惠卿;黄海冷水团环流结构及生成机制研究——Ⅰ.0阶解及冷水团的环流结构[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年01期
  • 于非;张志欣;刁新源;郭景松;汤毓祥;;黄海冷水团演变过程及其与邻近水团关系的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5期
  • 韦钦胜;葛人峰;臧家业;李瑞香;;夏季南黄海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及锋区生态系的提出[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3期
  • 张宽权,曹居易;工程结构材料和构件的质量控制(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4年04期
  • 吴新生;大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郭大伟,祝东进,张金洪,任永,黄旭东;《概率统计》教学中几个疑难问题之辩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姜功建;一个修正Bernstein型算子对有界变差函数的逼近[J];安康师专学报;1992年Z1期
  • 王昭海;有关概率直觉认识的几个误区及反例[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 王昭海;杜贵春;;关于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定义的一点注记[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 章家顺,虞克明;选择题的概率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姚仲明;Γ-分布及其渐近性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姚仲明;;一类概率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董明哲;充电电池容量预测的算法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杨树春;胡圣标;蔡东升;冯晓杰;高乐;卢景美;;南黄海南部盆地地温场特征及热-构造演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 贾永刚;孙永福;单红仙;谭长伟;;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 张庆华;夏萌;曲媛媛;;黄海冷水团环流的线性理论[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 付永涛;贾真;孙建伟;;当今海洋重力磁力勘探发展趋势[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 张升;胡秋谷;;子样变异系数δ_x的极限分布及其应用[A];砌体结构研究论文集[C];1988年
  • 李鸾;栗珂;;La Nina事件发生概率预测研究[A];S2 短期气候预测[C];2012年
  • 陈敏康;邱强;;随机波浪中船体变形转角的估算方法及应用[A];2005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邱强;骆寒冰;杨大明;万正权;;船舶随机砰击载荷的预报方法——船舶在尾随浪拍击下的模型试验与响应预报[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 胡利民;大河控制性影响下的陆架海沉积有机质的“源—汇”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李威;台湾以东黑潮锋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 宋军;水交换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赵苑;黄海和东海微微型浮游生物分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陈洪举;黄、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徐东晖;自然和人为因子对黄、东海几种桡足类优势种生理活动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张敬;海岸、河口区三维近岸环流与物质输运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胡邦琦;中国东部陆架海泥质沉积区的物源识别及其环境记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李楠;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构造演化及沉积相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任春艳;中国东海和黄海中一氧化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周艳芝;波浪作用下海滩沉积物的动力学行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李涛;北黄海及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杨斌;中国东海、黄海和南海北部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与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王红;黄海冷水团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及2株海洋新菌的分类鉴定[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徐培培;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徐珊珊;2008年黄海浒苔事件期间的物理要素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温婷婷;黄东海营养盐分布特征以及台湾东北部冷涡上升流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姜强;春、秋季北黄海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张国政;黄海小黄鱼种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何朝兵;指数分布与几何分布的若干重要结论[D];山东大学;2010年
  • 夏洁;高会旺;;南黄海东部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要素季节变化的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4期
  • 刘镇盛;用选择抑制剂技术评价近岸表层水中异养微型浮游生物对聚球藻的摄食压力[J];东海海洋;1990年03期
  • 高生泉,林以安,金明明,高大伟;春、秋季东、黄海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营养结构[J];东海海洋;2004年04期
  • 刘子琳,宁修仁;杭州湾锋区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J];东海海洋;1994年04期
  • 杨波,徐汉光;黄海主要桡足类的生物量[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88年Z1期
  • 刘桂梅,王辉,孙松,韩博平;黄海夏季潮汐锋区环流的数值研究(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年03期
  • 唐启升;苏纪兰;孙松;张经;黄大吉;金显仕;仝龄;;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 夏综万;郭炳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顶端附近水域的冷水现象及上升流[J];黄渤海海洋;1983年01期
  • 赵保仁;;黄海潮生陆架锋的分布[J];黄渤海海洋;1987年02期
  • 王真良,刘晓丹;北黄海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初步研究[J];黄渤海海洋;1989年04期
  • 吕新刚;黄东海上升流机制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 杨光荣,解宝琦,龚正达,陶开会;点苍山龙泉峰小型兽类垂直分布调查[J];四川动物;1982年04期
  • 张宏达,王伯荪,胡玉佳,缪汝槐,毕培曦,钟熖兴;九龙大雾山北坡的自然植被[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 徐养鹏,徐光远,于兆英;贺兰山植被与垂直分布[J];西北植物学报;1983年S1期
  • 徐跃,张世聪;哀牢山北段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垂直分布和腐殖质特性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89年02期
  • 赵力;大邑县原始林景区蝶类野外考察[J];四川动物;1992年02期
  • 周繇;;长白山区野生淀粉植物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杨世民;刘光兴;;北黄海典型水域春夏季浮游植物的昼夜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金祥龙;刘江林;;阿夏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03期
  • 龙天渝;刘春静;;三峡库区低流速河段流速对蓝、绿、硅藻垂直分布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 王乔;;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天牛垂直分布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 项斯端;周宏;王江毅;;从藻类化石的垂直分布探讨西湖的演变历程[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 吴鹏程;汪楣芝;;中国的金发藓科[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 王俊燕;阿衣努尔;;阿尔泰山哈纳斯湖地区的大型真菌[A];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尤仲杰;王一农;;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 范淑贤;;大同火山群地区中更新世孢粉组合[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郭强;苏文辉;郭玉永;王元勇;屈旺荣;郝映红;屈旺荣;;关帝林区鸟类调查初报[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李荣冠;江锦祥;;厦门海岛潮间带前鳃类软体动物多样性及其分布[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 艾尼瓦尔.吐米尔;阿不都拉.阿巴斯;;新疆松萝属地衣生态地理特征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 司马永康;方波;李玉媛;巫志寿;刘亚雄;;百草岭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基本类型[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谢宗强;;国产大黄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 记者 高富华 周锦香;宝兴桂花花开四月天[N];雅安日报;2006年
  • 记者  田新元;秦岭国家植物园2008年建成[N];中国改革报;2006年
  • 陈钢;陕西:秦岭国家植物园加快建设[N];中华新闻报;2009年
  • 梁新民;我市将建设太山植物园[N];太原日报;2009年
  • 傅雪军记者朱会伦;四川发现万亩原生珙桐林[N];科技日报;2002年
  • 记者 李凌翌 付启;汶川地震后 金丝猴首次现身[N];成都日报;2010年
  • 特约记者 柏斌;《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和森林植被研究》出版[N];中国花卉报;2010年
  • 林彰文;热带典型水库沉积物磷与硅藻的空间分布[D];暨南大学;2006年
  • 戴聪杰;极地近海微食物环的主要类群组成及其功能[D];厦门大学;2006年
  • 望甜;捕食与竞争——流溪河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的种间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 刘海滨;青岛太平湾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 赵志刚;珍稀濒危树种格木保护生物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 左涛;东、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 曲良;北大西洋典型海湾浮游异养细菌群落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张东声;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分布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于莹;我国海区浮游纤毛虫的时空分布[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 冯春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海中叶绿素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 聂小妮;秦岭山区蝎蛉科昆虫生物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 田涛;镇江内江悬沙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 马德滨;黑龙江蜘蛛区系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 王晖;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及垂直分布格局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 唐果;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蜘蛛区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 陈明娜;东、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 吴琼;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水体浮游植物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 刘萍;中国云南高黎贡山管巢蛛属分类研究(蜘蛛目:管巢蛛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 蔡桢;浮游甲壳动物对大型深水水库温度垂直分布的生态响应[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稿件标题】:基于LOPC的夏季南黄海35°N断面浮游动物水平和垂直分布初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环境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发表期刊期数】:《海洋与湖沼》2014年05期
【期刊简介】:《海洋与湖沼》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海洋与湖沼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7-1149/P,国际刊号:ISSN0029-814X。海洋与湖沼杂志社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本刊为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更多海洋与湖沼信息
【版权所有人】:潘俊;于非;李超伦;司广成;李征;刁新源;程方平;金鑫;任强;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基于LOPC的夏季南黄海35°N断面浮游动物水平和垂直分布初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14766.html

    相关专题:电信技术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


    上一篇:夏冬季北黄海水体浊度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南黄海磁性基底特征分析和综合解释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