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夏冬季三沙湾海水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本文作者:沈林南;李超;吴祥恩;龚凌;郝赛赛;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应用海洋学学报》2014年04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根据2012年8月和2013年1月对三沙湾海域开展的海域水质现场连续调查数据,阐述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三沙湾海域夏冬季无机氮含量范围分别为0.059~1.669、0.569~0.940mg/dm3,均值为0.582、0.676mg/dm3,活性磷酸盐含量范围分别为0.036~0.071、0.050~0.070mg/dm3,均值为0.056、0.060mg/dm3.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陆源径流入海区及大量网箱养殖区,总体呈湾顶向湾口递减趋势,氮磷含量表层高于底层,冬季高于夏季,大部分海域都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根据CN/CP比值评价结果显示,三沙湾大部分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为氮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三沙湾海域无机氮与硝酸盐含量相关性极显著(r=0.989),表明硝酸盐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无机氮还与盐度(r=-0.923)和温度(r=0.939)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论证了沿岸径流对三沙湾营养盐的输入有重要影响.活性磷酸盐与铵盐、亚硝酸盐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次调研结果为三沙湾海域富营养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论文正文预览】:(1.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102;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三沙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它由盐田港、白马港、卢门港、东吾洋、官井洋和福鼎洋等组成,是一个近封闭型海湾,仅在东南方向有一个宽约3km的东冲口与东海相通[1].该湾以其独特的地理环
【文章分类号】:P734.4
【稿件关键词】:海洋化学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分布特征环境因子三沙湾
【参考文献】:
  • 郑钦华,刘家富,陈洪清,余祚溅,林永添,吴国强;三都湾海水中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分布特征及海水质量的评价[J];福建水产;2002年04期
  • 郑钦华;;三都湾水产养殖区表层水环境污染及发展趋势研究[J];福建水产;2007年04期
  • 周进;纪炜炜;;三都澳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J];海洋渔业;2012年01期
  • 黄海宁;林彩;暨卫东;孙秀武;刘洋;贺青;陈宝红;林辉;;九龙江河口区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通报;2012年03期
  • 王朝晖,陈菊芳,徐宁,齐雨藻;大亚湾澳头海域硅藻、甲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2005年02期
  • 蔡清海;;福建三沙湾海洋生态环境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7年06期
  • 黄伟卿;张艺;韩坤煌;;三都澳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海域营养盐、DO和COD的含量分析与评价[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 杨斌;方怀义;钟秋平;张晨晓;李尚平;;钦州湾夏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J];海洋通报;2012年06期
  • 朱峰;石志洲;凌信文;夏永健;李阳;翁怡婵;刘溢馨;;宁德三沙湾网箱养殖与环境质量的关系[J];海洋通报;2013年02期
  • 林培华;黄伟卿;;三都澳水产养殖区表层水营养盐周年变化及发展趋势[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 张余霞;唐伯平;赵卫红;;盐城大丰港和黄沙港水体总磷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周年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 林国旺;姜国强;黄道建;郭振仁;;大亚湾湾口生态环境的垂向监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刘宪斌;曹佳莲;张光玉;刘占广;李欣;蔡笃展;;天津港南部海区水体中活性磷酸盐的分布特征[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5期
  • 蒋增杰;方建光;毛玉泽;王巍;施慧雄;焦海峰;;宁波南沙港网箱养殖水域营养状况评价及生物修复策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 孙金水;WAI Onyx Wing-Hong;王伟;雷立;毛小苓;;深圳湾海域氮磷营养盐变化及富营养化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蔡清海;杜琦;钱小明;;福建三沙湾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研究[J];沉积学报;2007年03期
  • 蔡清海;杜琦;钱小明;蔡建堤;;福建三沙湾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和过渡元素来源分析[J];地质学报;2007年10期
  • 王凡;;福建省水产养殖主要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J];福建畜牧兽医;2012年03期
  • 陈丁;郑爱榕;;网箱养殖的氮、磷和有机物的污染及估算[J];福建农业学报;2005年S1期
  • 钟硕良;许翠娅;杨妙峰;姜双城;郑盛华;郑惠东;;福建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福建水产;2011年03期
  • 李宁;张庆河;;渤海海域表层硝酸盐含量变化分析[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 余云军;胶州湾流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周凯;2000~2001年粤东大规模增养殖区柘林湾和深澳湾的生态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 赵淑江;胶州湾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因子的长期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 杜虹;粤东柘林湾水化学指标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D];暨南大学;2003年
  • 朱承驻;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水相中·OH自由基与苯及其衍生物的微观反应机理[D];复旦大学;2005年
  • 刘杰;长江口潮滩无机氮界面交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 徐宁;中国沿海典型赤潮藻的生态位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 姜胜;广州海域主要污染物的分布与环境质量评价[D];暨南大学;2006年
  • 许忠能;大亚湾惠阳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 邓平;三种沉水植物对浮游植物的化感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 张玉君;环境因素对浮游生物脂肪酸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赵增霞;胶州湾湿地浅海区环境变化特征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 张超;罗源湾水环境质量与环境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 双秀芝;辽东湾西部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 张燕;胶州湾非保守物质水质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 张昊飞;胶州湾无机营养盐对异养浮游细菌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 李佳;乐清湾DIN、DIP分布数值模拟及其对重大海岸工程的响应[D];浙江大学;2005年
  • 杨卫华;胶州湾扇贝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数值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 蒙万轮;重庆郊区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 李华;大明湖湖水“水华”发生条件的模拟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 周进;李新正;李宝泉;;黄海中华哲水蚤度夏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J];动物学报;2008年03期
  • 洪小琴;泉州湾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分析及防治对策[J];福建环境;2001年04期
  • 袁建军,谢嘉华;泉州湾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福建环境;2002年06期
  • 赵怡本;;福建三都澳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福建建筑;2008年09期
  • 郑钦华,刘家富,陈洪清,余祚溅,林永添,吴国强;三都湾海水中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分布特征及海水质量的评价[J];福建水产;2002年04期
  • 杜琦,张友权,高磊,钱小明,许翠娅;近年福建海域赤潮的特点及防治对策[J];福建水产;2002年04期
  • 蔡玉婷;三沙湾生态环境及水产品卫生质量的研究[J];福建水产;2004年02期
  • 蔡清海,钱小明,方民杰,许翠娅,蔡建堤,林燕;福建泉州湾环境质量评价[J];福建水产;2005年02期
  • 郑钦华;;三都湾水产养殖区表层水环境污染及发展趋势研究[J];福建水产;2007年04期
  • 龚志军,谢平,阎云君;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湖泊科学;2001年01期
  • 吴迪;基于PSR框架的河口及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 宋兰芬;福建海水养殖产量与污染关系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 张皓;三都湾海水网箱养殖调查及养殖容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 郑钦华;三都湾理化因子与赤潮藻的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 林永添;;三沙湾赤潮种类与理化要素关系的初步探讨[J];现代渔业信息;2010年06期
  • 林景宏,陈瑞祥,林茂,戴燕玉;三沙湾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其与兴化湾、东山湾的比较[J];台湾海峡;1998年04期
  • 林航;;福建三沙湾的潮汐特征[J];福建水产;2014年04期
  • 刘育莎;林元烧;郑连明;曹文清;;福建省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林金美;三沙湾浮游植物的分布[J];台湾海峡;1993年04期
  • 蔡清海;杜琦;钱小明;许翠娅;;福建省三沙湾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7年02期
  • 刘育莎;福建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主要生态特征及次级产量的初步估算[D];厦门大学;2009年

【稿件标题】:夏冬季三沙湾海水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发表期刊期数】:《应用海洋学学报》2014年04期
【期刊简介】:《应用海洋学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应用海洋学学报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5-1319/P,国际刊号:ISSN2095-4972。应用海洋学学报杂志社由国家海洋局主管、主办,本刊为季刊。自创刊以来......更多应用海洋学学报信息
【版权所有人】:沈林南;李超;吴祥恩;龚凌;郝赛赛;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夏冬季三沙湾海水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14759.html

    相关专题:美术杂志投稿 医学护理论文网


    上一篇:福建省沿海鱚属(Sillago)鱼类新纪录种——中国鱚(SillagosinicaG
    下一篇:2009年罗源湾表层海水DIN与TN及PO_4-P与TP浓度换算系数的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