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市场意识不高
产业与市场的直接关联,是产业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这就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品牌概念,坚持把文化创意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准确把握市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甚至能引领市场潮流,从而激活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一个重大缺陷是普遍缺乏市场运作经验,导致产业发展的最终输出端与市场不接轨,甚至带来利润流失。以动漫制作为例,我国内地动漫市场有80%以上的利润流向了日本、美国、韩国等,有学者初步测算,以国外开发的史努比、米老鼠、吉蒂猫、皮卡丘和小叮当五个卡通人物的相关文化创意产品,每年从我国带走6亿元人民币(约1亿2千万新元)的收益。反观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市场意识,普遍忽略了市场积极作用。
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问题的归因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遵循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成长规律。一般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将创造力视为使命,这种使命感驱使他们激情、忘我、专注地投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制作中,这种工作状态主要导源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正是有了这股自我实现的原始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才会与其他人群分开。为了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首先有必要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特征进行剖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特征。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特征,我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主要具有知识性、技术性、创造性等三个特征。1.知识性。知识性是指文化创意产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对劳动者的智力依赖远远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的依赖。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是精神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陶冶性情、审美期待、提升素养为目的,而且与传统文化产业不同,“创意”是其核心,复杂的知识体系是创意产生的前提。因而,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文化创意人才是主要劳动力。2.技术性。技术性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需要较为繁复、尖端的科学技术,需要劳动者掌握复杂的劳动技能。文化创意产业的设备、生产工艺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对劳动者的技能提出了新要求。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密集特为保证其难以复制、难以模仿创设了条件,从而可保证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3.创造性。创造性是指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有效参与,创造出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审美标准的产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创新精神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决定性要素,也是其增殖部分的主要来源。因而,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意,既体现在凝结在产品上的人的创造性劳动,也体现在具备这种劳动能力的人才身上。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问题的归因。具体如下:1.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滞后。文化创意产品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比如,产品设计类需要工艺美术设计师、旅游纪念品设计制作师,数码艺术类需要漫画师、数字合成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等等。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大量懂市场、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等。因此,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然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相对单一,大多数艺术类院校重视专业技术、技能、技巧的传承,但缺乏对思想品德、综合素养、文化知识的重视,特别是缺乏对学生市场意识培养的相关课程严重匮乏,这将不利于文化创意人才“创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认为这是造成我国中高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从实践来看,复合型、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领军人才严重匮乏,整个产业人才结构比例中呈金字塔形结构排列。2.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与市场严重脱节。纵览全国2000余所普通高校,大部分都设置了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课程。比如,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艺术设计、鞋类造型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方向)、服装设计、动画、数码艺术设计、广告学、美术学(包括中国画、油画、漆画、书法艺术等方向)、音乐学(包括音乐表演、南音、地方曲艺等方向)、包装工程、摄影等专业。但是高校的培养模式与市场严重脱节,高校培养出来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缺少动手实践能力,不熟悉市场规律,甚至有的高校培养的人才专业面过于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过于细化,无力承担“创造性”的产业研发,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3.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层次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当前,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主要由本科层次的高校培养,这类高校较为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但是忽略了创新能力、市场把控能力。特别是对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严重匮乏,多数院校对艺术类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很少,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人才对任何一个产业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以文化为第一特征的创意类文化产业来说,人才无疑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本文提出加强培养、注重引智、瞄准本土、优化服务、保护产权等四位一体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培养,推动高校培养“基础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特别是艺术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一般来说高校培养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作为“基础型”人才。优化课程结构。可借鉴英国的经验,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逐步建立艺术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相辅相成的创意学科体系。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应处理好“通识”和“专才”之间的关系,在课程结构上引入美学、文化学、历史学等“无用之用”的素质教育内容,拓宽理论视野,提升人文素养,而不局限于专业技能教育,形成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三大课程模块,以满足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需求。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注重从校外或社会知名人士中引进创意人才,开设前沿理论课程。与业界知名的设计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或选派学生到企业实习,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在培养培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方面的优势作用。做好在职培训。为了构建市场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无缝对接”,要发挥好高校在职培训的优势,结合不同地域重大节会活动、重要文化资源开发项目、重大文化作品生产等载体,培养一大批有实战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注重引智,积极引进“标杆型”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才。通过实施“引智工程”,吸引人才外来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才,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影响力、凝聚力。以杭州为例,2008年以来,杭州通过实施“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采取合同聘用、项目合作、开办工作室、人事调动、创作室等多种形式,打造“文化人天堂”,先后引进了一大批文化创意名人,从而凸现“筑巢引风”的聚合人才效应,陈祖芬、余秋雨、韩美林已成为“西湖艺术家”;余华、麦家成为杭州的专职作家。特别是在推进西溪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中,又集聚了约翰•霍金斯、潘公凯、杨澜、赖声川、朱德庸等20多位大师名,并吸引长城影视、华策影视、金球影业、浙江省电影有限公司等8家影视企业总部签约入驻,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亮点。这为各地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带来有益启发。建立优秀外来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绿色通道。通过放宽政策,简化手续,重金酬劳等鼓励性政策,构建人才引进的创新机制,有计划地引进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同时,通过帮助解决家属子女就业就学问题,切实解决高端人才的后顾之忧,吸引领军型文化创意人才扎根不同地域。构建高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在科研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向引进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倾斜。学习杭州的经验,建立文化大师工作等平台,吸引领军型人才来渝工作。
(三)瞄准本土,大力培育“本土型”文化创意产业乡土人才。更多地依赖于本土人才的挖掘、开发、利用。立足各地本土资源,培育“本土型”乡土人才。通过对各地在文化资源禀赋上,发挥各自优长,而这种“人无我有”的独特性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通过建立一支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为主体的“本土型”乡土人才队伍,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现有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扶持本土文化企业,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通过发现和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将富有各地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和弘扬,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营造本土人才乐于参与的良好氛围,逐步建立几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企业,形成城市文化名。这从另一方面,又将增强城市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育、凝聚功能。重视开展文化下乡,激发乡土人才活力。通过积极开展优秀文化下乡活动,激发和引导广大农村地区的乡土人才的创造活力,重点是培养一批农村文化带头人,使之成为引领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农村文化创意人才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一批土生土长、扎根农村的文化骨干队伍,特别是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挖掘传承人的智慧,培养新的传承人。
(四)优化服务,构建以激励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是激发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灵感和创造力的重要条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流动性较强,特别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师级人才,应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构建以激励为主的服务体系。建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管理机构,负责人才政策的制定,统筹创意人才的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认证、职业经纪人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等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意团队给予奖励,特别是要奖励优秀的创意产业人才,形成“鲶鱼效应”;积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与国内外专家的合作,不断拓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视野。构建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创意是对既有观念、传统理念的突破,这种突破取决于创意人才的创造灵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对环境的依赖,是创意产品自身的创造性所决定,只有在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激发创意人才的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热情。因此,要注重公共基础设施的细节设计,使公共基础设施成为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充满人文色彩和历史底蕴。通过良好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激发创意人才的工作灵感。构建“软硬兼施”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在激发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工作活力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政府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服务,实现从重视“硬件”建设到“硬件”、“软件”公共服务并举的职能转变。“硬件”包括便利的通信、现代化传媒、现代化基础设施、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等;“软件”包括信息发布服务、金融服务平台、文化产品品牌推荐服务、中介服务等。通过构建“软硬兼施”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贴身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综上,把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国的应有之义,进一步准确定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营造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发挥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意人才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走特色化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路径,切实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张晓瑾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