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延河流域的土壤侵蚀越来越严重。延河流域处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我国积极开展了退耕还林(草)项目,对人类行为和环境进行干涉,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1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意义及问题
实施退耕还林(草)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之后,让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使满目黄沙的面貌得到改观,森林覆盖率大大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实行的退耕还林(草)面积相当于东北、内蒙古的国有林区面积。国家为了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出台了许多补贴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差的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有限,他们往往会通过开垦荒林、广种薄收增加经济收入,这样的生活方式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整个地区陷入恶性循环中。退耕还林(草)项目,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有效的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人们逐渐走向发展经济林、生态林的道路,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1]。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土壤侵蚀问题,对农民经济和生活条件也很有利,可以尽快帮助农民脱贫。目前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仍在积极推进中,但工作中也存在者一些问题:第一,地方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不够重视,导致计划完成面积不达标;第二,在工作中一味追求效率,造林的合格率和成活率难以得到保证,一些地区造林合格率只有51%;第三很多地方错把退耕还林(草)工程当成改善生活的捷径,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工程发展的实际目的,不仅影响了土质的改善,对当地的发展改造也不利。
2降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作用
全球气候的变暖使降雨变化幅度较大,降雨方式的改变加快了延河流域的土壤流失。随着气温的不断增高,大气中所蕴含的能量也不断增长,气流变得更加活跃,加快了水分蒸发速度,使大气环流及降水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降雨强度、降雨侵蚀力的改变,打乱了原有的运行机制,最终是土壤的侵蚀力度加重。人类活动加快了降雨变化。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饮用水的质量和需求量逐渐提高,尤其上游水的用水量的增加,加快了水资源的开发。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大肆修建水利工程,截断了地表径流。在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人们过度开采地下水源,而地下水是河流水的汇集,开采过度导致地下径流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地下径流减少,严重影响土壤质量,一旦强降雨来临,土壤就会严重被侵蚀。降雨变化是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降雨变化主要包括降雨强度、降雨质量、降雨类型、降雨历时、降雨总量等因素有关。雨滴降落时,因重力而加速,与周围空气的摩擦也增加,当重力和摩擦力相互抵消时,雨滴就会匀速直线下降,下降频率越快,对土壤的侵蚀力也就越大。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可以得知,不同时段的降雨强度直接反应出土壤侵蚀程度。此外,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降雨量的瞬间增大带来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2]。
3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自然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下降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使我国延河流域的土壤侵蚀不断加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推行退耕还林(草)工程,不断加强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来改善。通过比对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从1996年至2001年,退耕还林(草)约减少6.9%土壤侵蚀范围,而降雨变化则增加了约56.32%的土壤侵蚀面积,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相互作用增加的土壤侵蚀面积约45.58%。此外在加上降雨变化导致的水土流失,知识土壤受侵蚀面积增长47.56%[3]。降雨变化直接影响降雨侵蚀程度以及土壤侵蚀变化。对延河流域降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准确掌握土壤侵蚀状况,合理高效的开展整治工作。雨水侵蚀力一般通过降雨—径流作用于土层表面,高强度、大面积的降雨和人类生态意识的下降,直接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对降雨侵蚀力相关特征研究还不成熟,研究设施配备不全,对问题把握不明确,使研究到了瓶颈。
4结语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生态调节能力不断下降、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导致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明显增加,加快了土壤侵蚀。积极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慢全球变暖。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土壤侵蚀,减轻水土流失和水土沙化,也可以加快经济发展。
作者:杨雪峰 单位:贵州省晴隆县马场乡林业站
相关专题:微生物类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