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解析
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建设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传统与特色,对新农村的建筑进行修复、扩建、恢复能够丰富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实现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传承,要遵从以下两项原则:
首先是功能性与美观性、延续性相结合。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是新农村的主要特点。新社区规划中恰当的布置幼儿园,菜市场、超市、银行、社区医院、休闲娱乐场所、图书馆等。这些设施极大的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的规划、修复、改建是应建立在当地乡土的自然景观、建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这些极富当地特色的景观和建筑,如当地的“祖坟”、“风水林”等。新农村的建筑既要与时俱进借鉴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更要好好利用农村的原始建筑,与当地传统的历史文化接轨,让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历史韵味。例如仙桃市沔城镇,作为历史上沔阳州的州府所在地,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案中就充分考虑了地方历史传统文化要素。
其次是生态化与现代化并重。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还要遵循现代化与生态化并存的原则。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的状态“村落从选址开基,一般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俞孔坚,2004)。所以,当地的河流、池塘或者湿地这些具有清洁和改善错落气候功能的小生态区都应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被尽量利用。
2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办法
首先是文化背景保护。对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背景进行保护是实现传承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建筑及景观文化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其传承的环境密不可分。在对土地规划及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交通、特色建筑、土地利用及区域景观这四个方面。结合原有的道路格局尽可能的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现存的特色建筑进行保护和维护,既能减少大规模拆建浪费建筑资源又可以突出当地的建筑特色,增强其社会效益。
其次是既存空间扩展。保留并且扩展极富文化特色的既存的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这些建筑景观的修复及扩展也是非常的有必要性,能够让人们对其内部体系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再次是文化符号抽取。符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由于不同的符号和语言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及景观特色,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语言对人们日常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特色的建筑及景观里的文化符号人们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及文化传统提供一定的借鉴资料。抽取建筑和景观内的文化符号,使之与新时代的新文化和新精神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彰显传统文化更能够促进其更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用既存的建筑及景观的特色文化符号特征进行转换和变形,运用比喻的手法,让大众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传递传统文化的特色信息。
其他注意事项。朴素美也是农村的建筑与景观重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极富当地特色的建筑和景观的建设对村民的生产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农村功能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创造出极富文化特色的、环保、生态的农村建筑及景观。
3新农村建筑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重建设的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事先进行合理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进行统筹的发展建设。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在建设中的传承与保护。还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形势做到因地制宜的编制安排。不能改变农村的原有特色风格,做到延续性发展,同时要保护农村里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
第二要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要对不同文化和类似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理解,将这些文化特质融汇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的景观建筑要体现出多元融合的精神,同时还要彰显出自身的独特死那个。对国内而言要将地方特色做到位,对国外而言,要极力弘扬自身的民族特色。要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将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展现出来,体现其文化价值。同时,文化的发展集成也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保留传统但也要注重发展。
第三要调动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还要发展支撑产业。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是历史任务也是现实任务。要将新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化的生活相结合,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发展和保护措施。这就要动员每一个农民积极参与这项工程,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保护意识。不仅要注重物质载体的传承保护,还要关照生活方式精神传统的保护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产业作支撑,那么这项工程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因此还要发展地区产业,用产业的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展望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农村是人们生活最为朴素的根据地,其间的风俗习惯、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都是农村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传承下的遗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传承保护。但是中国农村的建设复杂多样,因此新农村的建设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总体上把握发展方向。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计划。从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到,坚持功能性与美观性、延续性结合,生态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原则,实施文化背景保护;既存空间扩展;符号抽取传承,同时推动跨文化理解,使农民成为农村建设的主体,必然可以将新农村建筑、景观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将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环境、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新型农民居住社区。
综上所述:上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承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做一些简要论述,尤其对农村建筑形式中传统文化的折射作出相关分析,粗略介绍了新农村景观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传统文化尤其在中国农村根深蒂固,所以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文化在新农村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