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信息沟通渠道
为减少负压病房人员出入次数,1小时内联系医院后勤人员在病房内设立电话,便于负压病房内医护人员与外面的联系,也保证了物品的及时补充。同时将外面病区的移动电脑系统借入负压病房,便于医生及时下达医嘱,护士及时处理及做好记录和观察。
2护理管理
2.1成立专科小组该患者是本院首例H7N9病例,因此在管理及工作中经验不足,特邀预防感染科及在非典和H1N1护理工作中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担任指导工作,在负压病房建立2小时内抽调在我科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士6人组成专科小组,小组成员根据APN排班模式进行专人护理,工作时间设定为5~6小时[3],避免护理人员不至于心理压力过大和疲劳的问题。
2.2协调与医院其他科室的工作[4]确保各部门紧密配合,相互协调,沟通协作。2.2.1与配送部门做好沟通工作标本的配送一定要及时,同时配送标本的过程中注意做好防护工作。2.2.2与会诊医生、放射科、B超室人员做好宣教出入负压病房必须做好自身防护。2.2.3与其他科室护长做好交接工作对护理部从其他科室调配的人员,及时进行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2.2.4做好家属的沟通和宣教工作强调隔离防护的重要性,病人病情危重不设陪人及限制探视。
2.3设立专人专项负责,确保治疗及各项物品供应。2.3.1指定负压病房组长负压病房组长由年资高,能力强同时有重症监护经验的护士担任,负责病人的治疗、护理以及病房管理。2.3.2专人负责物品的供应定时检查负压病房物品、防护用品,及时补充。2.3.3病区护士长负责隔离病区病房管理和质量质控护长负责评估、检查、指导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强调隔离防护原则。
2.4专科管理2.4.1护理查房负压病房开放2小时内,由病区护长、科护长、护理部主任组织查房,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负压病房的情况等,提出改进和措施,保证负压病房的正常运行。比如缓冲区防护物品要放置有序,需新增物品放置柜,放置柜要求标示清楚,隔离衣、鞋套、口罩等分类放置,便于取用。病人病情较重需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检测生命体征、出入量等。负压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大,医院后勤工作要保证医护人员营养。2.4.2修订完善制度和流程根据卫计委关于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在负压病房开放、人员到位后制定《负压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负压病房医务人员防护流程》、完善负压病房交接班制度、医疗废物用品处理制度、各班工作职责、H7N9护理常规等,使护理人员工作有章可循[5]。2.4.3专科培训第一时间对进入负压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疾病的治疗原则、病情观察、护理注意事项,消毒隔离方面:穿脱隔离衣的方法、标本采集和送检的注意事项、病人粪便等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等。防护原则和穿脱隔离衣等操作规程上墙,确保每个医护人员都能掌握。2.4.4紧跟医生查房和会诊专家意见,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与病区主任及主管医生加强沟通,了解病人最新病情进展及治疗方案。
2.5做好医务人员和家属的心理疏导2.5.1由于时间紧急和护士人员数量的限制,临时抽调进入负压病房的护士都没有经历过传染病的救治工作,加上疾病本身的重大致病性和感染不确定性[6],针对这一情况,在排班上尽量缩短护士每天在病房的时间,同时对负压病房的护士提供营养支持,一日三餐有专人负责送饭,做好防控隔离措施,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2.5.2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以及舆论报道的影响以及限制探视,家属对疾病有着恐惧的心理,担心愈后及传染。针对这一情况,安排专人负责对家属进行病情的分析与宣教,每天隔窗探视病人,减轻家属的焦虑,增加家属对治疗的配合。
3总结
3.1及时上报,明确组织管理体系,是有效工作的前提H7N9禽流感是一种突发的公共应急事件,它的突发性、高致病性、传染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在处理时要紧急、有效。在总结其他人的经验、H1N1患者的管理经验上使我们快速的反应,在我院首例H7N9病人确诊后2小时内做到隔离病房的有效的运行,保证了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同时探索出一套应对爆发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护理模式。
3.2团结协作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最短时间内组建负压病房得益于在医院统一指挥下各部门的协助及配合,包括护理部、医务部、感染管理科、医技科、配送部、后勤,都在第一时间参与到负压病房的组建及病人的救治工作,全院其他科室在护理部协调下第一时间抽调人手支援,有效的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重视演练,有条不紊在收治H7N9病人之前,科室就多次针对突发应急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演练,从组织到执行,应急处理到人力资源调配,病情抢救到隔离防护,因此在出现疫情时能正确按照流程执行。
3.4重视人文关怀医护人员是站在最前线的人,在出现疫情时是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及时有效地疏通医护人员心理,做好防护培训,照顾医护人员感受,合理排班,是取得大家积极配合工作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积极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使得病人第一时间得以隔离处理。
作者:沈曼玲 黄振霞 魏树全 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