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来说,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但有些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甚了解,产生了一些误解,所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去理解整个人类活动和物质世界,才能更加清晰地、正确地认识整个世界。由此,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现实价值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史上引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性的变革,它既超越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又克服了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性,从而为人类认识世界、批判世界、改造世界和建设世界的伟大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而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分不开的,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所以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实践性是其最主要、最基本的观点。马克主义实践观最早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经《神圣家族》进一步发展,最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实践观的概述虽然比较多,但并未对“实践”作出明确的界定。这就给人们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带来了困难,造成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产生了偏差,甚至是误解。
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的现状
1.片面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而忽视了人和人、人和自身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际上是从三个维度来论述的:自然的维度、社会的维度、人自身的维度,相应的实践活动分别是: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人的自我实践三种形式。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实践”一般定义为: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在这里,有些人只强调它的物质性,片面的、狭隘的将马克思主义“实践”仅仅理解为生产实践,而忽视了其他两种非常重要的实践形式,“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种只强调实践自然属性的理论是十分危险的,如果用这种观点指导实践活动,必然会使人们陷入“为生产而生产”的“拜物教”的困境,而对人的社会交往和自身发展却视而不见,从而造成“重物轻人”的结果。
2.片面的将实践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单向性活动,忽视了主客体间的互动与交流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客体间的一种互动性活动。但有些人认为实践只是人与自然间的单向性活动,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没有意识到实践的主体与客体间的互动与交流。这种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会造成人与自然处于敌对的主从关系,而实际上实践的主客体间是相互的、双向的、多重的、相互包容的、互动的、共生共存的、统一的关系。
3.单纯的强调实践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主观因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由于实践是有目的的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并且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手段、过程和结果形式都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所以一般人们只是片面地将实践理解为物质性的活动,而忽视甚至否认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及意义。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可见,马克思十分注重人在实践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上这几种片面认识,阻碍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和认知。
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偏差或误解的原因
1.将“唯物”与“唯心”绝对化、标签化,把“物质”和“意识”对立化
人们一般对事物的认识,首先从“物质”或“意识”上加以界定,从而将其划分为“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认为非此即彼,把它们绝对化、对立化,使其相互排斥,更有甚者将其政治化,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上纲上线。恩格斯说过:“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可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的,即只是在界定“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时才有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就毫无意义了。
2.对实践观的理解片面化、单向化
人们只是简单地将客观世界等同于自然,只考虑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将“实践活动”局限于生产实践,“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而忽视了社会交往和自我发展的实践,从而没有看到主客体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和内在联系,“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3.把实践观封闭化、凝固化,而不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这些不同的条件,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要求我们只有用发展的、全面的,而不是凝固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把实践观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于时代、立足于特定的环境下,与时俱进,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正确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价值及意义
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一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是对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自我实践的协调发展。首先,“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生产实践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所以人类在自然的交往中,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协调发展。其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重视人的社会属性。最后,实践还是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自身的发展不仅包括肉体的,还包括精神、思维的发展。“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所以在实践中要重视人类思维的此岸性、现实性和真理性。只有通过这三个方面实践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十分注重人的发展和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力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这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博大的人文情怀。所以我们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努力把握好“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坚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正确处理好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计划与短期目标,国内因素与外部环境,能够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统筹兼顾,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终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真善美的社会道德风尚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改变世界”是一个多维度的实践过程。首先在实践活动中,要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认识事物的真理性;其次,实践活动既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又要符合社会的利益要求,把握好实践的价值尺度;最后,实践活动要有更高层次的意义价值的体现,能够使人们的精神、情感得到升华。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也正体现了“实践”要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既要合真理性,又要合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所以正确理解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利于构建真善美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助于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具有当下的现实性,而且还寄寓着超越当下的理想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就是超越当下,构建新的世界文明,进而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是马克思终生追求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正是“中国梦”重要的思想基础。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体现在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宗旨的“中国梦”之中,所以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需要指出的是,奠基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上的中国梦不是一般的梦,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思想内涵非常丰富的梦,思想境界较高的梦,它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根基,而且是生成人类新文明的内在动力,它以它的开放性、包容性站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制高点上,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凝炼性、超越性引导人类走向美好未来。总之,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其深刻的价值内涵、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将对人类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极强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草案)[OL/EB].[2013-11-12].新华网.
作者:张军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