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心理素质稳定性的成因
(一)基础技术的好坏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高超的演奏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是通过长时间、循序渐进的练习中获得的。一些学生总是好高骛远,基础技术还不过硬,就急于完成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作品,但由于存在技术负担,在练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这样即使作品勉强弹奏完成,由于在技术上的把控能力有限,在演奏时容易造成失控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在技术上攻克难点,还应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演奏该乐曲的欲望。
(二)音乐性的培养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音乐是演奏作品的灵魂,没有音乐的演奏是失败的演奏。音乐性是演奏者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使之让演奏者用自己的方式将音乐展现出来,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音乐性的培养,缺乏对乐曲情感的理解,导致学生在演奏时就容易把注意力放到担心错音,忘谱等基础技术方面,缺乏音乐感染力,对听众没有吸引力,注意力分散,演奏的作品枯燥乏味,很容易演奏失败。
(三)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由于我们平日里教学主要都集中在琴房,学生缺乏演出经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遇到考试、演出等陌生环境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在陌生环境中主要是由于钢琴的音色不同,手指琴键的适应性、灯光音响等因素的影响,平日里习惯了琴房中练习琴的声音和琴键手感,因此本人认为在钢琴教学中技术固然重要,实践同等重要,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上台表演,增强学生在陌生环境的适应性,锻炼学生心理的适应性,克服对紧张情绪的控制力。
二、教师如何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大量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有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之分,有的学生先天条件很好,手也很松,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钢琴了,但又缺乏乐感,练习不够勤奋,然而有一些学生先天条件不太好,起步也很晚,但非常勤奋进步非常快,又有一些学生自信心强,胆大,喜欢表演,一到表演的时候就兴奋,有的学生胆小,没有自信,害怕上台等等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短板,老师在初次接触学生的时候就应该了解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
(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练琴习惯
要想学好钢琴,离不开勤奋的练习,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要想获得专业的进步,就必须做好平日里点滴的积累。在日常的练琴过程中不光是勤奋,还有注意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练琴的习惯不好,也许学生的练习只能是错上加错,背道而驰。
(三)增强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等,因为钢琴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但是大多数的钢琴学习者在初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持续,逐渐的失去了学习钢琴的目标和信心,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被动,当教师教授新的练习时,没有独立学习的能力通常会让老师先将整首乐曲示范演奏,课后他凭借记忆模仿学习,而学生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以至于在十几岁的时候练琴还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往往会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由于学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即使处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面对同样的练习内容,他们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和学生加强交流,师生之间建立必要的相互交流非常重要。
(四)加强对学生的教学实践
教学是否成功需要实践的检验,在我们加强基础练习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舞台实践,但在现实生活中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经常上台表演的机会并不多,然而我们老师就要充分利用资源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锻炼,例如小组课、家庭音乐会、过台同学之间相互观摩等等方式都可以灵活采用,让学生得到锻炼,真正上台演奏时就会沉着稳定。钢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训练过程,学生的心理素质千差万别,教师要因地制宜,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案,在钢琴教学实践方面,钢琴演奏是否能顺利完成,往往也受演奏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主动积极地参加演奏实践,尽最大努力去克服紧张心理,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力,钢琴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包括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还应当包括心理素质训练。
作者:何川 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