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氛围,激发读图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分析试题时,教师一定要先从读图入手,要使学生有读图的意识,会在图中找条件,在图中勾划出做题的关键,不能一上手就做题。这样可以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现象的出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指图、画图,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在讲解中国的地形地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勾划出山脉和河流,判断出河流的流向,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地势的特点。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使各种地理事物在学生脑图中打下深刻烙印,还能为其今后学习各种地理知识奠定基础。再次,用图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激发读图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地图,以图带动地理知识的学习,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用图意识,让学生思索、探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传授读图方法,强化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地图”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记得住,有所得,教师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想使学生有良好的记忆力,必须先使他们感知的东西鲜明、清晰、形象生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记忆更加长久深刻。首先,熟悉地图,识“图”辨“表”,增强记忆。例如,要想识记中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学生就要从省区的特征进行辨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从省区轮廓酷似的形象辨认。如山东省好似一个翘首期盼的骆驼,湖南江西省似两个少数民族兄妹的头像,青海省好似一个奔跑的兔子等。(2)从省区的面积大小来辨认。如面积较大的省区有新疆、内蒙古和西藏等,面积较小的省区有北京、天津、上海及台湾、海南省等。(3)动手拼图,反复辨认。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科技课材料“中国政区拼图”进行练习,并举行拼图比赛,不需多久,学生对各省区的轮廓、形状就会了如指掌。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其次,用口决古诗配合地图,增强记忆。如引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诗句,并配合地图和景观图片,能生动地描绘出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坡陡流急、一泻千里的水流特征;引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配合地形图和景观图让学生们对云贵高原的地形地势有如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知。再次,用板画示意突出形象,增强记忆。例如:在讲到横断山区山上和山下森林植物不同时,教师可以先用简笔画引导学生观察,再启发提问,引起学生思考比较:山上和山下各有什么植物?为什么不同?最后经过大家的积极讨论、分析比较得出,由于地势高低不同,气候也就不同,因此植物分布也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顺势指出地势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摄氏度的地理原理。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又加深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让学生既学习了本课的内容,又进行了知识的扩展,丰富了视野。
三、加强图表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教师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对各种地理图表的观察、思维能力,要让学生从指图、读图开始,使学生能指出图中、题上提到的地理事物,读出与题相关的地理信息。经常加强这样的训练,慢慢地,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会得以提升。同时,填图练习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东南亚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东南亚的位置”图,思考如下问题: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范围;再让学生在版画中指出东南亚所临的海洋以及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归纳出东南亚的位置特点——“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从不同角度对地图进行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从而可以提炼出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填图练习,使学生进行巩固。学生慢慢掌握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后,就会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读图能力也会明显提高。总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从多方面入手,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重在反复。
作者:郑咏梅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