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教育政策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特定时期对教育发展方向的期望与要求。同时,教育政策的落实也直接影响到每个家庭的教育支出,尤其城乡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消费在他们的消费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2教育改革与变迁
2.1不同类型划分的教育改革
2.1.1教育管理政策的内容、改革。一是起全局作用的宏观政策。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建设。这些宏观政策的变动主要体现了新时期的办学路线以及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二是关于教育经费的政策。主要有国家拨款,政府助学贷款、学生学费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而1985年是一个分界线。1985年之前,我国教育财政体制基本是国家供给值,各种教育支付中,个人支付的数额和比例都较小。1985年之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财政分权改革,基础教育的投资职责层层下堆。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筹资难度逐渐加大。尤其在是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中上提了教育收费标准,进而导致家庭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不断攀升。三是教育管理在政策方面的改革。包括举办教育、学校后勤社会化等。这些政策的凸显出教育政策的自主决定权、办学者的法律资格和后勤问题。四是关于教育环境的政策。比如: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周围社会环境等。
2.1.2教育教学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变革。教育教学政策主要包括以下5种政策:一是教学具体政策,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关于教师的政策,包括教师的培训、聘任等;三是关于学生的政策,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问题;四是有关质量的政策。[2]主要体现在优秀人员奖励、教学评估等方面;五是有关学术的政策,包括学术组织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单位自主办学条件下的教学活动规范化管理,其变化对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的影响不大。
2.2不同层次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2.2.1、有关基础教育的教育政策变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全面文化素质的关键,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和素质的根本。[3]所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也不断制定、出台各种政策来支持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投资责任上: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西部农村教育筹资负担更重,为了扭转了农村教育政策不力的局面,从2006年起,实行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政策。
2.2.2、高等教育的教育政策变化。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别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一种非义务教育,且其常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中国的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教育收费由国家主要提供逐步向个人负担转化,大众化教育让高等教育迅速扩展,特别是1999年后的扩招,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时代需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来指引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并且这些政策的改变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产业化。
3教育政策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3.1农村教育消费变化状况
本文以中部地区的湖南省1996~2008年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人均现金支出为例来说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变化状况。1、农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部分。从表1可以看出,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30%以上,最高达49%。对于广大低收入家庭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位于首位,这显示了这些家庭把本应作为其他支出的费用用于了子女教育费用上。2、农民家庭教育消费结构非常单一,学费支出成为教育消费的绝大部分。农村教育消费比较单一,消费支出主要为学费支出,学费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普遍上都在70%以上,特别在高校扩招时期以农村未实行义务教育时期,学费支出基本上占教育支出的75以上,最高达885%。这一点说明低收入家庭除了缴纳学费,用于生活其他费用相当少。3、国家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使城乡低收入家庭受益。2006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普遍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教育消费占收入和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006年开始有所下降,到2007年均下降近2个百分点。
3.2教育政策变化对城乡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的影响
所有教育政策中,对城乡低收入家庭消费影响最大的政策就是教育经费的政策,由于目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书本费,初中生每学年的收费仅400元至800元,对于农村来说负担也相当小。随着中考和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入高中或中职学习,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高职)及高等教育的教育消费支出大增。以湖南调查为例,高中生每学年的收费2200~4000元,另外由于农村高中较少,基本都集中到县城及以上,所以农村学生多数都是住校,因此生活费用的开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不低。
还有,高等教育费用每年都涨,给低收入家庭造成不小的负担。从1996年至今,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升至每年6000元-10000元。55%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消费支出负担重,45%认为较重,只有8%认为轻。这说明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单一供给向多渠道筹集转变,多种方式的学校自筹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导致高校收费也逐年增高,给大部分农村家庭造成巨大经济压力。
3.3教育消费支出对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
教育政策普遍提高了农村文化水平,科技文化有为农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教育消费支出也相应增加。但在农村及城镇低收入家庭出现的教育消费型贫困与当前教育收费居高不下有紧密联系。从表1数据可知2007年湖南人均可用于储蓄的金额最大为1001元,而1位大专生1年的学费最低在4550以上,就是说,农民家庭中4人才能供1个大专生。[4]由于收入低、子女不好找工作,低收入家庭逐渐失去投资教育的信心。
4提升低收入教育消费的对策
4.1切实增加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收入,增强其教育消费的能力。主要途径有:积极发展地方优势产业,落实惠农政策,帮助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农民致富能力,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对于城镇低收入家庭,要积极引导其就业,同时做好低保办理工作。
4.2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提升低收入家庭对教育消费的信任度。政府应该牵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相关主管部门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创造条件。
4.3建立、健全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助学贷款体制。助学贷款是提升教育消费的有效途径之一。金融部门要在教育消费方面发挥作用,协助相关贯彻已经出台的各项助学贷款政策,及时掌握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相关信息,助学贷款种类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业务方法。
4.4创建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支持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完成学业,降低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压力。政府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设立更多的奖助学金项目,这样不但能鼓励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勤奋学习,还能减轻农村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负担,提升低收入家庭消费信心。
5结语
教育改革应与时俱进,确保低收入家庭具备良好的教育消费能力。为此,我们要将国家新时期政策与各地教育实际情况想结合,制定出切实可靠的方针、政策,提升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能力。
相关专题:兰州新闻物流商会捐物 破解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