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出版物走向无纸化
我们现在将“媒体”理解为传播信息的介质,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发展也经历了几大阶段,从先后顺序来说,“纸媒介的传统报纸”为第一媒体,“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为第二媒体,“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为第三媒体。在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新闻委员会年会发言表明,“基于互联网传输的网络”成为新的第四媒体。21世纪初,随着手机等媒介的普及,移动网络将正式成为第五媒体。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美国苹果公司2011年3月发布了个人掌上电脑IPAD2,并称2011年为IPAD年。苹果iPad的定位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产品,只有四个按键,与iPhone布局一样,它可以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平板电脑更是快速便捷的电子阅读器,苹果iPad支持标准的EPUB格式的电子书,其中最为常用的阅读器包括苹果自己的iBooks和Stanza,iBooks的阅读界面极佳,支持苹果的网络书店,不过书店目前大多数书籍都是英文的,中文书籍较少。Stanza是免费的电子书EPUB阅读器,这个阅读器的功能非常强大,最重要的一点是支持很多在线书库,用户可以直接浏览很多在线书库而无须同步本地文件,比较知名的在线书库包括“书仓”和“掌上书苑”。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极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2.印刷广告电子化
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有人定义“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组硬件和软件设备;结合了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能够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在视觉媒体上,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和文字等媒体,在听觉媒体上,则包括语言、立体声响和音乐等媒体。用户可以从多媒体计算机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媒体来源”。还有人定义多媒体是“传统的计算媒体—文字、图形、图像以及逻辑分析方法等与视频、音频以及为了知识创建和表达的交互式应用的结合体”。概括起来就是:多媒体技术,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
3.商品包装网购化
从国际包装业未来发展来看,包装的发展趋势与包装的工业化设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品牌的战略,环保战略、技术战略、材料战略、印刷战略、营销战略都为企业产品提供包装系统化而生。如何更好地围绕“安全、健康、环保”的宗旨来发展包装设计,是各企业和包装设计公司须考虑的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网上购物、网络商城愈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非实体店的销售形式,对传统的包装设计理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科学与艺术都是生产力
1960年开始在西方流行的术语视觉传达设计,是随着改革开放传入我国并逐渐取代了表述极不准确的“装潢设计”。其实,从这时起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多个专业的学科类型,当时肯定没有人意识到其后影像和计算机等技术发展得这样快,只是觉得graphicdesign(平面设计)这个术语和其代表的设计内容已不能涵盖新出现的影像、电子读物、多媒体等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的设计。如今许多新专业的设立,就是基于这一体现出学科交叉与发展的原因。欧美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已经有100年的历史。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力可以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相提并论,是组成现代设计范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目前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已经跨越了影视界限,在多媒体设计中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它的传统和范畴却依然存在,在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前提下,发展速度也非常惊人。视觉传达已是一门多元素、多学科交叉的设计学科类。当代印刷已经进入到数字化印刷技术时代,并且还在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平面设计不但要保留自身的艺术特点,更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才不会被历史淘汰。传统意义上的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可以包含6个主要方面的专业内容: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会展设计。同教学相比,市场对时代的反应更加快速,许多平面设计毕业的学生很快就将所学的平面设计语言应用到一些新兴的设计领域,比如电影电视片头、影视广告等影像,电子读物、多媒体等的艺术设计领域。视觉传达设计自身的特点产生了可以利用的设计元素多样化,从而导致了设计表现形式上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其旺盛生命力的所在。随着人们对移动新媒体应用技术理解的不断加深,视觉传达设计必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张耿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