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国际贸易专业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高,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很高。但双语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目标语言水平不高,特别是听说能力不尽如人意,专业词汇不足,这都造成了学生使用原版教材的障碍,也大大影响了他们在双语课堂上的听课效果。从河北经贸大学《出口行销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在双语课上习惯性地将教师讲授的内容翻译成汉语后进行理解,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习惯性地先用汉语考虑好再翻译成英语作答;这不但影响了课堂听课和作业效率,也不符合双语教学的要求,无法达到双语教学的情景融入效果;此外,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充足,难以做到迁移、融会、贯通,直接影响了学习体系的完整性。(二)教材的使用有待系统化。教育部规定双语教学需要使用原版教材,但由于任课教师信息渠道狭窄,原版教材价格昂贵等原因,河北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等都是教师留学或者访学带回国的,教材更新较慢,系统性不强。(三)考核制度有待健全。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熟悉专业知识,还要吃透原版教材,其工作量和难度要比非双语教学大很多;同时,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双语教学往往会影响课堂上师生互动,有些学生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使教师在课堂上面临更多的难题。因此,如果没有相关的激励措施,光靠教师的热情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对于学生而言,双语课程的学习难度和学习任务大大增加,在学分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设计
(一)教学设计。国际贸易本科双语教学课堂教学策略中的个体探究型、群体探究型教学所占比例较小。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河北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都开设了网络课堂,建立了课程网站;二是进行教学方法优化,以讲促学、以演促学、以论促学,开设双语论坛,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语教学活动,提升双语教学效果。(二)课程设计。双语课程的设置应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不盲目追求开课门数,而是注意基础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和上层学科在设置时间上的系统性。在第一、第二学期完成全部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没有任何专业课背景,不宜开展双语教学;第四学期开始开设《国际商务函电》,第五学期可以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第六学期开展《国际结算》、《单证与报关》和《国际商务谈判》的双语教学。(三)师资培养。双语师资的梯队建设应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即预备阶段、提高阶段和强化阶段。1、双语教学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为英语口语能力还没有达到要求或还没有双语教学经验的双语师资而设计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主要加强对英文教材的熟悉程度并认真制作课件。这类双语课程不能算作完全双语课程而是“准双语课程”,即完全双语课程的预备课程。这类“准双语课程”应在第三学期开设,使学生做好接受完全双语教育的心理准备,也帮助他们在专业词汇上进行积累。对从事“准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可以采用GMAT模式提高其阅读能力,用雅思模式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2、双语师资的提高阶段。这一阶段双语教师的资格认证应经过专家组评审,河北经贸大学教学处双语教学科每年都会举行两次双语教师评审,由专家组对申请双语教师资格的教师从语言使用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评审,这种完全的双语课程可从第四学期开始。3、双语师资的强化阶段。从双语教学到全英语教学是这一阶段的特点,双语教学过程中对英语语言的掌握程度逐步提高,教学熟练程度也不断提升。河北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出口行销学》课程在进行了6年的双语教学后,于2009年获得了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称号,课堂授课的英语使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采用原版教材,英文作业,英文考试;2013年《国际商务管理》课获得国家级全英文授课品牌课,英语授课率达到100%,实现了全教学过程使用英语。(四)内容设计。双语教学内容应当新颖且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应因为理论知识较抽象,用英语讲解晦涩就降低课程教学的理论性;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将章节设计的相对独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采用“总分总、分分总、总分分”方式,通过讲解来强化内容之间的连贯性。(五)评价设计。据双语教学目标对双语教学进行全过程监控,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作出评价。河北经贸大学有专门的双语教学管理结构,通过专家听课,同行教师听课和学生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双语教学的效果做出评价;双语教学评价有着详细且可操作性的评估细则,对教材的选用、教师双语资格取得、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课堂教学检查、试卷等进行管理。
作者:张希颖 韩爱玲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