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变异
从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来看,任何文化形态都是人类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来并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成果,它们在各自特殊的社会条件下都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是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在人种、语言、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精神文化成果,任何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遵循着自身的内在规律。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其文化就会通过民族个体代代相传。但这并非意味着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照搬照抄、一成不变。相反,在全球化趋势下,由于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甚至改变自身原有的性质和特点,这种文化变化实质上就是文化变异。从根本上讲,民族文化的变异主要是指引起民族文化个性消失的各种消极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民族信仰丧失、民族价值观的改变以及民族文化庸俗化等几个方面。
其一,民族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改革开放后,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生活习俗以及传统民居服饰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城镇化;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被改造成汉族洋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逐渐消失;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被现代汉族服装所取代。一旦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载体遭到破坏,民族传统文化必将发生变化。
其二,民族信仰丧失。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以祭祀神灵其为主题,具有鲜明的巫文化传统。改革开放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民为了迎合旅游发展的需要,将部分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为舞台化的表演节目,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商品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商业性运作必然导致其民族信仰丧失,这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伤害很大。
其三,民族价值观的改变。解放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为“化外”之地,民风淳朴,民族传统文化得以长期保存下来。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广大民族群众以追逐经济利益、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为目标。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少数民族人民祭神驱鬼的传统观念逐渐淡化,少数民族群众在农耕社会下形成的原始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挑战。
其四,民族文化庸俗化。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大众为了迎合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大肆宣传、串改、甚至歪曲民族传统文化,使许多民族传统文化丧失其民族性特征,从而导致民族传统文化走向庸俗化。
二、文化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富于创造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这一过程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正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出文化的。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民族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反映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条件,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社会实践在发展,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未能实现创新,它迟早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最终走向消亡。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基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文化,民族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永葆青春。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都需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对其进行消化和改造,这是民族文化变迁的基本趋势。
在传统少数民族社会,少数民族人民过着游耕、游猎、采集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民开始定居下来,基本结束了游耕、游猎、采集的传统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农耕生产逐步被先进的现代农业所代替。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视、电话、电脑、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逐渐进入少数民族个体家庭,并日益成为当地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工具。在现代文化的熏陶下,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性等开始发生变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建立在传统农耕、游耕、游猎、采集基础上的集狭隘性、排他性、封闭性和落后性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地民族群众的生活需要,传统少数民族社会中的宗法观念、原始的平均主义观念以及重农抑商的思想等逐渐遭到摒弃。因此,改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摒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和习惯势力,是创新民族文化的关键。具体而言,创新民族文化,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其一,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文化首先是民族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扎根于少数民族社会土壤之中。由于各少数民族人民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当地民族群众繁衍生息、发展进步的精神源泉,是少数民族群体向心力、凝聚力的基础。各少数民族人民应该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充分吸收其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逐步消除民族传统文化中那些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事项,如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文化意识、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的传统思想以及祭神驱鬼、求神保佑的迷信思想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重新整合,使民族文化保持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其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民族文化创新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扬弃和创造性重组,同时也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筛选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吸收。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文化成果,有效进行民族文化创新,在这方面我国有成功的经验可供人们借鉴。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解体的历史悲剧,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创新民族文化,我们应当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对外来文化与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博采各种文化之长,创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民族文化体系。
其三,树立民族文化创新的科学态度。民族文化创新是根据各少数民族文化主体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充分反映了民族文化主体的意愿和心理变化。实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我们需要树立文化创新的科学态度:保持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定位;在全面分析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汉族文化异同点的基础上,寻求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汉族文化形态之间的共同点、结合点和生长点,通过取长补短,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汉族文化间的互补与融合。树立科学的文化创新态度,构建未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文化视野,是实现我国民族文化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
总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盛而复衰、衰而复盛的递进变迁态势,这一变迁规律除了受到当地民族社会经济基础变化的影响之外,也与外来文化的传入和少数民族文化主体价值观念的改变密切相关。“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这里没有任何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从总体上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规律反映了人类文化变迁的基本态势。
作者:罗连祥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