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特色产品设计地域文化论文

一、特色产品设计西蜀地域的文化资源分析

1.名人资源

“自古文人多入蜀”,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名人资源举不胜举。名人资源相当丰富:①历史名人。根据史料记载,因各种历史原因旅居成都的历史文人有: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吴道子、百居易、刘禺锡、元稹、李商隐、苏东坡、黄庭坚、陆游、范大成等;②典故传说名人。历史上,成都向来不缺乏典故传说,主要代表的人物有三国人物刘备、诸葛亮;治水功臣李冰父子;古蜀传说蚕丛、柏灌、鱼凫、杜宇、鳖灵等;③近代名人。近代尤其是抗战时期,更有大批文化名人,各界精英迁往成都,其中包括巴金等。

2.古镇(城)资源

作为老皇城旧址的成都市区,其人文资源众多,如红照壁(老皇城故事)、交子街(已改为均隆街)等。传统的节日和民俗习惯被保留,例如,洛带古镇有客家民俗特色的火龙节:当地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是过“水龙节”、“火龙节”,据说“火龙节”其舞龙烧龙的传统源自江西籍刘姓客家人,定居洛带之后,将这一传统引入了洛带及周边地区,至今刘姓家族仍聚居在洛带镇宝胜村,以扎龙舞龙为业,最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舞龙程式:接龙、祭祖、迎龙归巢、杀鸡出龙、舞龙点睛等。山水资源成都市及周边主要代表山体9座:西岭雪山、九峰山、青城山、天台山、老君山、丹景山、凤凰山、龙泉山、鹤鸣山等。山体特征各异,有高耸山峰、丘陵等;邛崃山脉、龙泉山脉连绵起伏;各山体接壤,具有连续性、群体性;成都市及周边主要水体有:府河、南河、沙河、江安河、清水河、东风渠、青白江、南河、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等。各水体间融汇贯通,如府河和南河实则为都江堰引入的四条河中的一条走马河,流入成都形成府河和南河,府河进入成都市区后绕城北、东而流,南河绕城西、南而流在合江亭处汇合,后合称府南河,也称锦江。其中,府河和南河被誉为成都的母亲河;沙河被誉为成都的生命河。

3休闲资源

成都及周边主要的休闲资源具有浓厚的历史内涵,其中的人文资源积淀丰厚,如川茶文化中又兼具典型地域特征的龙门阵文化、茶艺文化等。同时,这些休闲资源又传承了数千年的蜀文化精神。成都市及周边的主要休闲资源有:①“四川”。川菜、川酒、川茶、川戏;②“两蜀”。蜀锦、蜀绣;③传统民俗节日。火龙节、龙舟会、放水节等。

二、特色文化资源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1.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产品,是文化产业改革的内在要求固有的文化产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当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产品,正好符合这种改革的要求。通过设计手段促使特色文化资源焕发新的活力和能量,创造文化生产力发展条件,不断孵化特色产品,生产经济资本,成都地区创造更多的精神文化财富。

2.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产品,是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当前,成都地区的丰富文化资源尚未充分整合和开发,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和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特色产品还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国际和国内尚处于弱势。如果加快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产品,进行有力的资源整体,形成文化产业链的联动状态,对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是大有裨益的。

3.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产品,是推动城市文化“走出去”的动力推动成都文化“走出去”需要有很好的智力支持,特色产品的开发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支持。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产品,是营造城市对外形象非常具有实效的举措,深刻体现出文化资源作为经济生产力的巨大创造性和活力。

三、西蜀地域文化特色产品系列化设计的类型

1.成套系列。特色产品的开发需要以套系的形式进行,以形成产品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如以蜀绣、蜀锦为元素设计餐具类产品时,需要用同一元素设计一整套的餐具,包括餐盘、碗碟、筷子等,而不是一个单件产品,如一个单独的碗碟或餐盘出现。并且,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在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品质,让具有西蜀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产品有机会走入现代生活和国际视野。

2.组合系列。此类型主要是扩展特色产品的功能,增加其使用价值。设计产品时,可以考虑将产品各部分以模块形式组合,消费者够没产品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将不同的构件组合成不同功能的产品。如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设计果汁机等生活用品时,配以不同的组件(榨豆浆组件、研磨调料组件等),实现产品的不同功能。

3.家族系列。以家族形式开发的特色产品极易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品牌效应。一旦挖掘出特色资源,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其转化为视觉符号后,这种视觉符号就植根于同类产品中,形成统一的符号特点,并且在以后的跟新过程中也保留这种符号。如特色产品以一代、二代等不断推出,这样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借力西蜀地域文化系列化特色产品,推动成都文化“走出去”的建议和对策争取建立自主品牌并大力培养相关人才,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为“走出去”奠定基础;以国际赛事为向导、以项目合作为向导和以企业投资为向导的方向真正实现成都文化的“走出去”。

作者:王蓉 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特色产品设计地域文化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80311.html

    相关专题: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生态学报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思考
    下一篇:英文影视作品在英语教学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