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货币政策切换的关键时期,这方面的问题太多、太复杂,尤其是认识上的误区几乎充斥着媒体版面。比如,6月25日,某重量级媒体发表《砸钱治不了中国经济“内科病”》的文章,称中国不该“砸钱”(指央行“降准”),因为中国的“内科病”在于结构。笔者认为,简单地否定毫无意义。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已经不起货币政策再度出错,所以必须多说,尽可能把问题解释得透彻一点。
笔者承认、也坚信:医治中国病症,单靠发货币这一剂药没用。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它就像航船上的发动机,所控制的是航行速度,而无法控制方向。控制方向,必须依赖其他结构性政策,比如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监管政策、甚至包括审批制度等。货币政策采用的是金融控制、货币控制、资本控制的手段,它针对的是流动性极高的资产,所以中央银行无法控制它的流向(详见作者发表于《中国经济周刊》第23期的《我看央行“定向降准”举措:方向正确 手段欠佳》一文)。
那为什么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监管制度等政策可以调结构?因为,这样的政策给到哪个行业或企业,它只属于这个行业或企业,针对钢铁行业的政策不可能跑到纺织业。所以,试图用货币政策解决经济结构的努力是荒谬的,不仅无助于结构调整,而且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混乱,更重要的是:会给经济总量带来大问题。过去我们犯的错误正在于此,结构性政策被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弱化,而不断强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调整结构的力度。最后,“金融倒爷”推高利率,而资金流向“高利率”的接受者——房地产,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也越调越扭曲。
所以,如果中国的“内科病”是结构性问题,那显然不可指望货币政策去解决。因此,《砸钱治不了中国经济“内科病”》的立论不成立。但我们的问题是:既然货币政策治不了经济结构性的病症,那是不是可以不要货币政策,或者货币政策对错都无所谓?当然不是。我们必须承认,对经济而言,砸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现在,中国经济的一些大问题交织在一起了。第一,“金融倒爷”层层扒皮、货币空转提高利率,已经阻断了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第二,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兼并重组等产业政策被地方保护阻断,结构性政策力度被大大弱化;第三,金融投机方向钱多,实业投资方向钱少,实体经济求钱若渴。
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让所有政策回归本源。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货币政策就必须“从紧转松”,执行中性偏宽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政策最正确的、不容推卸的责任。同时,金融监管者必须清理“金融倒爷”,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血脉,压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至于调整经济结构,这需要各级政府痛下决心,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让国务院颁布的各项产业政策落实到位,真正实现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国务院不发空头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