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中山市统计局公布的目前全市小学(212所)、初中(83所)及高中(16所)学校比例,分别抽取小学6所,初级中学4所,高级中学2所,以这12所学校的全部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71份,回收有效问卷98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8%。
1.2工具
1.2.1教师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代课年级及工作年限等内容。
1.2.2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来源于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编制出版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问卷内容为精神卫生基础知识。共20个条目,答对一题计1分,答错计0分,总分20分,得分越高,表明对精神卫生及心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总体正确率=样本中所有个体正确回答的所有条目之和/(样本数×条目数)×100%。
1.2.3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知识问卷主要包括对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精神分裂症、适应障碍及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等常见精神疾病的了解情况,设不了解、有点了解、基本了解及非常了解四个等级,以对每种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及处理情况作为分级评分参考。
1.2.4精神疾病态度问卷为原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问卷之一,评价个体对于精神疾病的态度。问卷的第1、2、3、4、8、10题共6题的5个选项“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好说、基本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分别计分为5、4、3、2、1。第5、6、7、9、11、12题共6题的5个选项则依次分别计分为1、2、3、4、5。最后计算总分,则为精神疾病相关态度问卷得分。得分越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越正面、越包容。
1.3实施程序
以学校为单位,对调查当日全部在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每份问卷都附有统一的指导语,承诺对所填内容予以保密,教师现场作答,研究人员提供指导,以便及时解答教师填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1.4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性描述,根据资料性质分别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及Spearman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小学教师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对精神卫生知识的需求和获得情况
被调查教师平均年龄(36.28±7.14)岁,从教年限1~41年,平均从教年限(13.02±7.72)年。983名教师中,有228名(23.2%)反映在教学工作中遇见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955名(97.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在获得精神卫生知识的途径方面,新闻、杂志或网络所占比例最高(70.2%),其次是在校课程或同事间交流(10.9%)、专业讲座或培训(8.6%)及专业书籍(7.8%)。
2.2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总评分(15.92±2.50)分,总体正确率为79.6%;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35.94±5.52)分;在对9种具体的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的了解程度上,总评分为(19.03±4.19)分,其中对抑郁症基本了解和非常了解者最多,有373人(38.0%),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34.2%)和多动症(33.6%),最差为抽动症(13.4%)。
2.3不同性别及年级间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对精神疾病态度的比较
女性教师精神卫生知识与心理保健问卷总评分高于男性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及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初中与高中合并为中学组,显示中学教师在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总评分上优于小学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卫生知识与心理保健问卷及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相关分析
983名中小学教师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与其年龄及工作年限均呈负相关(r=-0.07,P<0.05)。
3讨论
本次调查涉及小学、中学及高中三个年级,教师年龄范围跨度广,女性教师占多数比例,符合目前我国教师职业性别特点。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4.4%,显示中山市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较高,绝大多数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调查显示有高达23.2%的教师反映在教学工作中遇见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与Leckman等[8-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仍较突出,既影响了学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在校园不良事件尤为敏感的今天,也给教师带来许多压力。所以绝大多数教师(97.2%)有意愿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在具体获得知识的途径方面,有少数教师可能接受过专业的学习或自学,专业讲座或培训(8.6%),而绝大多数都依靠新闻、杂志或网络(70.2%),这种不系统的学习可能导致偏差,极易受误导,甚至对精神疾病产生消极的态度。本次教师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总体正确率为79.6%,优于长沙等地[11-13]普通居民,基本达到《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中到2015年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80%的要求。但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分却低于广州市普通居民,提示中山市教师群体精神卫生知识总体掌握较好,但对待精神疾病态度不够积极、正面,与掌握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不平衡。且本研究提示精神疾病态度与其年龄及工作年限呈负相关,原因可能是教师群体本身受教育程度较高,学习能力强,学习精神卫生知识的机会也较普通市民多。但此类知识多为常识性内容,多来源于新闻、杂志或网络,内容零散,缺乏系统,不排除部分媒体缺乏专业常识,对精神疾病报道较负面,极易误导民众,引起甚至加重群体对精神疾病的消极态度。在常见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方面,本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组教师总体了解程度优于小学组教师,提示小学组教师在此类疾病培训中存在不足。在具体疾病中,对成人中多发的抑郁症掌握情况最好,反而对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多动症了解程度居中,抽动症了解最差,这种教师群体及常见疾病的不平衡有可能与知识的获得途径有关,这也给了今后的宣教工作指明了重点与方向。综上所述,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总体较好,且女性教师优于男性,在对精神疾病态度方面有待提高,具体病种掌握不均衡。可借助目前影响面较广的电子杂志、网络及微信等新兴媒体进行引导与宣教,对重点人群及常见病种开展系统的培训,提高教师群体对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能力,早发现早送诊,避免出现严重的校园不良事件。同时积极引导,树立对精神疾病的积极态度,为部分返校康复期患儿提供一个宽容的环境,降低复发风险。本研究样本量妇科医学论文偏少,部海南职称分调查工具简单,难以详细反映教师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后续研究可增加样本量,加入量表类调查评价工具,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其掌握情况。
作者:王向阳 单位: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