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翻转课堂理念课程设计研究

“印刷机操作”课程是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印刷机操作技能。由于操作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高素质的印刷机长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以“印刷机操作”课程中的印刷品色差单元为例,介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程中的应用。

一、课程分析

根据对企业的调研,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核心就业岗位为印刷机长。通过对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了岗位能力,其中为了培养学生能完成产品的印刷工作这个岗位专用能力,开设了“印刷机操作”这门课程,如图1所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产品的印刷加工能力,为成为高素质的印刷机长打下良好基础。按照产品的印刷工作过程,“书刊印刷”教学项目共分为五个教学情境,其中印刷品色差单元来自于“试印刷”教学情境。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印刷品色差,熟悉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掌握解决印刷品色差的方法,能排除印刷品色差故障。其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印刷品色差的解决方法。1.教学模式设计本单元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学生与印刷机长结为师徒,师傅手把手教徒弟,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另外,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演示法、小组竞赛法等。在教学手段上,通过使用云班课、胶印模拟软件、远程连线、QQ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微课视频、试题库、动画、多媒体课件、SHOTS模拟操作试题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课下还成立了印艺众创空间,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课下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包括前置学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等三部分。1.前置学习课前,教师通过云班课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借助微课视频等资源完成对套印不准故障的学习;课下,学生可以通过云班课、QQ群、微信等方式与教师交流,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将完成的课前任务卡上传到云班课,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意图: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学生先学,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准备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共用时1课时,主要包括任务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战、任务评价四个环节,教学地点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⑴任务引入教师首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视频中的客户拒收印刷厂的产品,分析并得出结论,即客户拒收产品的原因是产品出现色差。因此在印刷过程中,对色彩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印刷品要能忠实再现原稿的色彩,进而引入本单元教学内容——印刷品色差。设计意图:从视频入手,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引出任务。⑵任务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掌握印刷品色差的解决方法。其中,印刷品色差的解决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意图:将课中任务卡和项目施工单给同学们展示,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告知要达到的目标。⑶任务实战本单元共分成四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是学生课前自学完成的,课上教师通过测试的方式,检查学习的自学情况;任务二是针对课前自学中大部分学生存在的疑问,教师通过提供参考资料,现场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继续深入讨论;任务三是在任务一、二的基础上的深化学习,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小组竞赛、头脑风暴法,借助胶印模拟软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任务四是针对学习内容的上机操作,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不仅帮助企业完成生产任务,而且提高了操作技能。任务一:认识印刷品的色差课前教师已在云班课平台上发布了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平台里的微课视频、动画、PPT等资源,完成印刷品色差概念和分类的学习。因此,教师首先通过测试的方式在云班课平台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意图:利用云班课进行课前测试,学生既能轻松答题,教师还可以借助云班课统计出平均分以及每道题的做题情况,方便教师找到错题,进行讲解。任务二: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网上资料、云班课平台上新上传的动画、论文等信息化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讨论分析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利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出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设计意图:教师利用网络、视频动画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深入剖析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利用自主探究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任务三:印刷品色差的解决方法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竞赛方式,完成胶印模拟实训SHOTS系统中的案例Task1-Set1-Gatfproblem15,把结果截图到课程QQ群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连线SHOTS模拟软件大赛的评委给出评判竞赛结果,并请获胜小组介绍操作经验。接下来教师采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分析其他解决故障的方法。任务四:现场演练在完成了前三个任务后,教师将学生从一体化教室带到生产实训基础的印刷车间,进行企业现场实战。采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完成企业生产任务,企业机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现场打分,教师对各小组操作过程安排录像,便于课下分析,最后由机长点评并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在生产工作中逐步养成遵守岗位规范和职业纪律的意识,印刷出来的产品被企业和客户认可,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了劳动光荣和奉献社会的意识。设计意图:通过企业现场操作,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以上四个层层递进的任务,不仅检验了学生课下自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图2所示。⑷任务评价本单元的考核包括企业机长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理论考核四方面。首先教师请学生自己用手机打开云班课,完成理论的考核。教师针对学生的做题情况,点评理论的考核情况,讲解错题。随后教师回放各小组的操作视频,要求学生做自评和互评,并邀请企业机长进行现场点评。最后师生一起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3.课后拓展课后拓展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巩固学习,借助SHOTS模拟软件,完成案例,巩固本单元教学内容;第二部分是深化学习,教师提供微课视频、教师科研论文等材料,要求学生分析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第三部分是拓展提高,此项作业为选做项,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个拓展提高的平台,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

四、教学反思

⑴本单元采用个性化学习方式,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台账,实现了因材施教,“私人订制”学习方案。⑵本单元将信息化教学和手把手的现场教学有机结合,保证了教学效果。⑶本单元尝试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学期初通过“拜师”,学生与印刷机长结为师徒,师傅手把手教徒弟;学期末企业评选出“星级学徒”。⑷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对德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

作者:刘晓丽 邱丙中 聂爱玲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翻转课堂理念课程设计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86592.html

    相关专题:浙江地方志 物流成本控制


    上一篇:生物学内固定技术的应用进展
    下一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预防策略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