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音乐教育思想探析

一、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萧友梅不仅关注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而且重视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发展的作用,他深知基础音乐教育是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实践的基础,所以他格外重视基础音乐教育,关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关注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为了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他在国立音专设立了师范专业,用以专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可见萧友梅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良苦用心。此外,萧友梅还重视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音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形式,音乐教育离不开实践活动。萧友梅编写的一些声乐和乐理教材中全部使用五线谱,并配以钢琴伴奏,供学生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此外,无论在北大音乐传习所,还是国立音专期间,萧友梅都非常重视师生的舞台实践活动,他要求学生定期开展音乐会,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作品感受的音乐情感,并体味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音乐实践教学中,音乐的形象性、创造性、趣味性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这对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以及他们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939年,萧友梅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交了《改革现行中学音乐课程案》的提案,提出根据美育原则,利用音乐的感化力量,达到美化学校生活、陶冶学生德性的作用,并规定以此为音乐功课之第一目标,而以学习音乐技能为第二目标,以利用歌唱激励抗战热情为附带目标。这一提案充分表明了萧友梅重视音乐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表现了他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思想。

二、音乐救国的思想

萧友梅等音乐家发展和探索新的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正是我国社会变革和民族存亡之际,我国大批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形式,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而音乐界的知识分子探索“音乐救国”这条道路。“音乐救国”的理念也包含于萧友梅的音乐思想中,他将音乐与民族道德相结合,用音乐激起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塑造民族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此外,萧友梅根据当时反帝反封建时代背景,创作出了一批体现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音乐作品,如《问》《五四纪念爱国哥》《国民革命歌》《国耻》等,以及改编的军乐曲《哀悼进行曲》。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萧友梅为《音乐月刊》撰写了《发刊词》,他在文中指出必须注意如何利用音乐唤醒民族意识与加强民众爱国心,并且创作了大量的富国强兵思想和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主义精神歌曲,如《何日醒》《军歌》《中国男儿》《体操兵操》《祖国歌》等。同时,他认为音乐应该服务于军队,音乐知识分子应该到军队中去。总体来说,萧友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有着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他重新审视了音乐教育的功能,提出将音乐真正应用于“教育救国”的实践中去。

三、重视运用科学办学理念

萧友梅在留学海外期间耳濡目染了西方先进的音乐办学理念,他将这些办学理念运用于我国音乐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首先,萧友梅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国立音专在办学初期规模虽然较小,但是萧友梅坚持用很大一部分经费来聘请一流的音乐教师开展教学。比如,他聘请了由欧洲音乐家组成的管弦乐队的器乐演奏家,以及俄国音乐家苏石林、查哈罗夫等音乐家任教。当时,恰逢欧洲战乱,许多欧洲的音乐家都逃亡到了中国,并主要集中于上海,这为萧友梅聘请一流音乐教师创造了外在条件。此外,他还聘请了一批海外留学归来的中国音乐学者入校任教,如黄自、应尚能、青主等。在专科学校能够汇集这么多的海内外知名音乐家,可见萧友梅对学校办学师资队伍的重视程度。其次,萧友梅办学勤俭,注重民主办学。萧友梅自创办国立音专起,就坚持勤俭节约,他可以把一个阳台改装成自己的办公室,还将教育部给校长买专车的钱买了一台钢琴。此外,为了给音专建立校舍,他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交涉,还发动音专师生走上社会募集捐款,不仅募到了许多善款,还使主管部门不得不给音专拨款建设校舍。在音专期间,萧友梅一直坚持民主办学的思路。他提出以民主选举的方式聘请学校教员担任相关行政会议部门的委员,并且学校的一些重大决定应由这些委员讨论决定。他还要求学校的经费收支、新进图书信息、政府条文等都应该定期公之于众,使学校师生对学校的管理与发展有所了解。这种民主的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音专师生团结一致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再者,在音专期间,萧友梅还十分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学校的科研工作。在萧友梅的办学理念中,师生的音乐实践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无论是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还是在音专期间,他都十分重视师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除了要参加校内的音乐比赛和学期考试外,还要参加社会音乐实践活动等。此外,萧友梅还重视学校科研的建设,他除了自己编写音专的一些音乐教材及音乐作品外,还创办了音乐学术期刊,如音专的校刊《音》,以及音乐杂志《乐艺》《音乐杂志》等。同时,他还鼓励音专的师生定期举办专业音乐会进行音乐表演实践。此外,他还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校到音专做专题讲学。

四、结语

萧友梅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不仅重视发展和传承中国音乐,而且提倡借鉴西方音乐先进的经验指导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为我国成立单专业的高等学府开创了先河。同时,萧友梅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学生听赏音乐的能力,又注重学生的课余实践活动。总之,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陈薇 黄剑敏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宜春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音乐教育思想探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86097.html

    相关专题:黑河学院学报 债务重组涉税事务


    上一篇:大学非测量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综述
    下一篇:预算管理在执法机关的应用探索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