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分析

一、高职院校课程现状

现在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总学时超过了国家教指委的建议学时,为什么我们用了大量时间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呢?那是因为高职院校还是“学科本位”思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课程体系问题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一直是本科课程的压缩版,那么怎样制定课程体系?国内学者姜大源认为[1]: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以社会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再以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2)课程内容问题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大多是学科内的纵向领域改革,教学内容没有横向联系,没有体现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服务的理念,没有与学生的工作岗位相联系,最后的结果是学生没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对于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有部分教育工作者搞不清三者的关系,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只考虑本学科的情况,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公共素质课为提高学生某一领域的综合素质服务,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直接面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它是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直接需要的知识和技能。(3)教师的问题现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学科体系教导出来的,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理论知识可能相当不错,但是实践能力基本没有,那怎样指导学生去实践?同样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只熟悉自己学科内部的知识,而专业课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学生在专业课中需要基础课的什么知识都不太清楚,又怎么为专业课服务?(4)学生的问题由于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现行的教学模式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厌学情况很严重。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含义

北京师范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赵志群教授在《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专题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要摒弃普通学科式的教育模式,大胆开发以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为基础的“工学结合”的综合课程,引导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达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2]。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内涵式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工作需要,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将学习过程穿插在工作过程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三、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对策

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倡导“淡化学科体系,注重技能训练,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将职业教育改革定位于“强化工作过程技能培养,满足工作过程需要”。1.公共素质课公共素质课要结合不同的专业整理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思路正确的做事方法以及通用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本专业中有自己的专业品质。2.专业基础课搞清楚专业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提供哪些支撑,基础课教师要积极的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专业课需要什么基础课就提供什么,课程改革时要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开发新的课程。3.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程就是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服务的,要围绕职业岗位对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实践过程为主线,突出职业岗位技能和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针对以上问题,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以及这些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以此来确定专业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课程在选择内容时,既要强调社会需求,根据职业实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四、展望

高职教育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迫切的、艰难的任务,只有不断摸索并寻找到职业教育的独有特性,并且进行各种改革和突围,高职院校才能在核心价值的指引下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张淑凤 王海杰 刘颖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沧州市第二中学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85604.html

    相关专题:微生物方面的杂志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下一篇: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