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制造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一、预算执行不到位

随着预算重要性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都能意识到对预算编制的意义。但是却对其实际执行不甚重视。“重编制、轻执行”是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一项主要问题。预算一旦编制完毕,执行便成了“走过场”。即使重视预算执行的制造企业,也多是将执行安排财务部门进行审核、管控。而财务部门往往具有一定的工作局限性,无法对全部支出审查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只能简单依照预算额度进行批示。不仅准确性难以保证,还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缺乏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预算考核作为一种“事后控制”,能够通过对比分析,明确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并为日后工作指明方向。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普遍缺乏考核体系,或者考核作用不明显。使员工无法充分认识到工作完成与奖惩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考核体系的缺乏原因有两点,第一,在企业整个考核机制中,预算管理所占分值过小,达不到激励效果;第二,用于考核的计算方法不甚合适。很多企业并非运用预算数与实际数进行对比,而是将本年数与往年数进行比对。此外,在考核中,企业过分关注财务指标的分析,而忽略了对非财务指标的考评。

三、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分析

(一)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考评等均应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

无论何种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因此,制造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充分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战略目标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详见下表。从上表可知,制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应充分围绕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战略目标。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应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唯有如此,方能在战略层面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准确定位。

(二)应进一步完善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内容

通常,企业的全面预算可分为三大版块,即投资与筹资预算、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对制造企业而言,这三大版块又可进一步细化。首先,业务预算编制内容主要涉及采购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销售预算、期间费用、制造费用预算、税收预算等;其次,作为全面预算的总预算,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归宿。财务预算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预计资产负债表预算、利润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合并财务报表预算。再者,投资、筹资预算主要涉及筹资预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投资预算等。反映企业对资产的购置、改造、扩建等资本运作情况。前文已述,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其预算目标应围绕企业的战略导向。在预算编制内容方面则应体现企业的自身特点。倘若制造企业的产品已相对成熟,市场地位也相对稳定,则在预算三大内容中,由于产品与市场的成熟,收入数据较可靠,使收入预算成为企业全面预算编制的依赖基础。而且,可靠的收入数据也保证了财务预算的可靠性。此外,这种状态下的制造企业净现金流较大,使企业具有足够的负债融资实力。因此,该时期的制造企业可实施较“激进”的融资预算,甚至利用财务运作,上市募股。

(三)制造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全面预算的考核

前文已述,考核作为一种“事后控制”,能够通过对比分析,明确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并为日后工作指明方向。因此,考核是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通过考核对部门与员工进行奖惩,也是对预算管理制度长期有效运行的一种保障。制造企业应根据激励原则制定详细且明确的预算考核制度。通过该制度,使各部门与员工在具体执行预算之前就已明确各自工作与奖惩之间的关系,从而不仅能够使各部门与员工在工作时具有明确的目标,还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此外,考核制度还能使部门/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整体目标获得快速而直接的链接。不断引导员工具备强烈的组织归属感,努力工作,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完成或超额完成预算管理目标。同时,考核机制还能约束部门与员工针对预算执行中的偏差,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查明原因,上报的同时并提出解决建议。从而促使企业全面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李大鹏 单位:稼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制造企业预算管理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78924.html

    相关专题: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电子图书馆


    上一篇:利用科学技术规范司法机制
    下一篇:企业监管视野看待法律服务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