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择校与义务教育论文

一、择校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一)择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为了使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家长们不惜重金为孩子选择重点学校或班级就读;择校现象较普遍,且有愈发扩大之势。因此,应该说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我国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有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只有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学校设施较完善,师资力量相对较强,能给学生提供相对更好的教育。所以,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重金择校是无可厚非的。其次,我国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就近入学,这种限制儿童受教育自由选择权的做法在其他国家早已进行了改革。英、美等国家规定儿童义务教育毕业时只要达到规定的教育水平即可,至于在哪里接受教育则无关紧要。我国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实行单一的“就近入学”政策剥夺了受教育者选择的自由。另外,择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学生及其家长个体意志和个体差异的尊重,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人文关怀。

(二)择校存在的问题

首先,加重了一些择校家庭的经济负担。尽管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城市中大部分人群还是工薪阶层,他们的收入只够维持正常生活。为了孩子,家长们不得不缴纳少则上千、多则数万元人民币的择校费或借读费,否则其孩子将不能到满意的学校去就读。[2]这笔费用对普通工薪阶层和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就是一笔昂贵的开销,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其次,择校容易滋生教育腐败。有些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其他有权势者都利用择校索贿受贿;有些学校也巧立名目,例如规定只有幼儿园就读于该校的学生才可以入小学读书,或者小学就读于该校的学生才可以入初中读书等,借机收费;一些学校为了吸纳资金,设立缴费入学指标,想要进入该校就需要缴纳一定的赞助费;一些家长欲让自己孩子到好的学校读书,就必须拉关系、走后门,等等。这些行为,一方面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也给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中有权势者中饱私囊的机会,滋生教育腐败。再次,人为地拉大了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一些有权有钱的人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金钱使其子女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能够考入更好的大学,能够找到更好地工作。而无权、无钱家庭的孩子则只能就读普通学校,只能享受普通的教育,考入相对较差的学校,找到相对较差、收入相对较低的工作。这种做法扩大了社会各阶层的差距。  

二、择校的原因与对策

(一)择校的原因

当前我国择校产生的原因如下:首先,教育资源不平衡。我国地域发展各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的配置上有很大的不同。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对教育较重视,对教育投入比较大,因此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并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经济较落后地区,只能够维持基本的教学秩序,很难在硬件设施上有更多地投入,高素质的教师也难以留住。同时,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教育投入也有很大区别。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地区重点学校是政府关注和扶持的重点,因此能得到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而普通学校就没有更多的经费来源。为追求高质量的教育,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择校。可以说,地域差异、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学校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择校现象的出现。其次,择校是家长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结果。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家长的关注,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转变,教育消费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教育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也不断提高。[5]当下,许多家长从幼儿起就为子女请家教,参加诸如钢琴、舞蹈、绘画、书法等各类培训班,培训的费用远远超出学校正常收费的若干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习氛围浓厚、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合理先进、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就成为家长、孩子选择的学校。再次,社会竞争加剧是间接原因。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家长们认为,只有就读好的低一级学校才能考入好的高一级的学校,最后才能考入好的大学。好的大学毕业才是高层次人才。未来高层次的人才有可能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才更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家长愿意从小就为子女投资选择一所好学校,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在日后的升学、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择校的对策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择校,我们不能坐视不理,而是应该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首先,优化教育资源的布局,均衡优势教育资源,加大对普通学校的投入、改造和支持。国家要做好宏观调控,加大对地理位置较偏远、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或学校的投入并优化其教育资源的配置,在政策上提高其教师的待遇,使教师免除后顾之忧,一心投入教学事业。国家在政策上应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倾斜,尽量缩小因地理差异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6]同时对于人们选择的热门学校适当加以规范或者给予入学资格的限定,并监督落实,从制度上限制并调整家长对于学校的选择。其次,强化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规范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行为,采取措施促进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加快优秀教师的流动,减少人们对学校师资质量的疑虑,缩小因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不同而造成择校。再次,规范择校行为。一些好的学校应该限制择校生名额以及明确规定择校标准。学校可以通过考核或者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生源选择,而不能只有一个高额费用这个条件,不能使择校成为有权有钱人的特权。学生人数的增多,班级负荷加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管理也难以保证。因而择校学生无限制地增加,也是对该校其他学生的不公平。最后,家长应该转变观念,不要一味跟风择校。家长更要慎重理性地对待,要看孩子是否合适,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关注孩子兴趣发展,重材料管理论文视其身心健康,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燕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择校与义务教育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57751.html

    相关专题: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广告的情感诉求


    上一篇: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