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网络信息化环境图书资料管理

一、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转型的特点

社会发展和网络技术进步,使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向现代型转变,各大图书馆都开始利用自动化、网络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而在转型过程中,图书资料管理界最关注的问题就是管理重心的变化,下面就图书资料管理重心转移情况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图书资料从购入到输入转变。原来的图书资料都是以纸质版收藏的,都是实物形态存在,图书馆必须去买实物形态的图书资料以供他人借阅,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情况下的图书资料都是以虚拟的形态存在于网络中,所以,在实物形态的图书资料没有增加、实地存储空间无变化的前提下,图书资料的来源却得以无限扩大。现今,图书馆的经济状况已经不能成为图书资料管理水平好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关键因素变成了信息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的强弱。

(二)存储方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以前图书资料都是以实物形态按一定顺序存放在资料室的书架上,较为直观,读者可以一眼就看出图书资料的存量大小。传统的图书资料存储方式是静态的,图书置于特定位置,而随着网络机制在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的图书资料已实现了非实物形态化的存储。这种虚拟的图书资料只有在网络中才得以展现,所以,该存储方式不具有直观、静态的特点,其特点是动态、隐蔽。而且,现代图书资料存储量的多少是由网络的内存控制的。

(三)图书资料从独享转向众享。图书资料存储形式的转变大大扩展了图书资料的利用范围,增加了图书资料服务对象的数量。由于现代图书资料都是在网络中进行输入、存储,因而不会因为一名读者的下载、浏览而将其占用,出现其他读者无法使用的情况。网络中的图书资料不会由于个人使用而转移,因而可以供读者进行任意的下载、输出而不减少,使资源得以共享。

(四)整理工作由手工转向自动化。以前,图书管理员在整理图书资料时,一般都是手动完成相关工作。由于图书资料数量较多,整理工作量大,手工操作的工作形式就会限制工作速度,使工作积压,进而导致有些图书资料无法及时发挥其价值。而现代图书整理工作都是运用电脑操作,利用网络输入图书资料的相关内容,而且只有通过网络才能查询相关资料。图书资料整理方式的转变不仅降低了整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其工作效率,还为读者提供了便利。

二、网络信息化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

(一)改变了资料检索方式。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情况下,查阅者只能以纸质版的索引卡为查找资料的依据。但是网络科技的发展使得图书资料的检索方式更加便捷。读者可以通过在电脑上输入作者姓名、图书名称或关键词找到自身所需的图书资料或同类图书。这种新型的资料检索方式不仅对检索环境进行了优化,而且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有很大益处。在远程登录、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信息技术得以应用的情况下,现今图书资料的检索通常借助网络信息进行查询,读者可以根据网络上的索引对所有图书信息进行搜索,这大大扩展了资料范围,缩短了其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了检索效率。

(二)转变了图书的流通模式。实物借阅是读者以前利用图书资料的主要方式,图书资料的这种流通方式就需要读者亲身到图书馆通过检索找到图书,然后经图书管理人员同意,并办理图书借阅手续完成借阅过程。这个借阅过程既耗时又复杂,给读者带来了大大的不便。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传统的借阅方式已逐步被取代,现在读者可以借助网络信息管理技术不限时进行图书资料借阅手续的办理工作,具体的借阅步骤如下:首先进行用户认证,登录到相关的网络系统,然后获取所要查找图书的信息,根据流程完成图书的下载、借阅工作。这种新型的图书管理流通模式不仅大大扩展了借阅渠道、节约了借阅时间,为读者提供了方便,还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图书的价值。

(三)扩展了图书资料的存在形式。传统的图书资料都以纸质版的形式存在于图书馆中,图书资料流通性差、分享性低。但是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图书资料实现了从“纸质版”向“无纸化”的存储方式的变化。这就使图书资料存在于网络空间中,大大扩展了图书资料的馆藏内涵,让更多的读者有了获取资源的机会。无论是图书馆内的实物图书还是网络上的电子图书,其质量是没有差别的。利用电子书、网上图书馆、论文数据库等,可以使各地读者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据调查,图书电子版的存储量在逐年上升,纸质版存储量在不断下降,这既有效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又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获取冲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更加方便易得,进一步加快了对图书资料进行虚拟化存储的步伐。

(四)节省了馆藏经费。由于传统的图书资料都是以纸质版存在于图书馆中的,所以,一本书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名读者观看、借阅,限制了图书资料查看人数。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图书资料进行电子存储、信息管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图书资料由独享资源变为共享资源。利用图书资源共享,各个图书馆、资料室就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互相交流,优势互补,弥补馆藏缺陷。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图书资料信息都能互相流通,节约了收藏图书的经费,为建设特色的图书馆提供了经济基础,真正节约了经费。

三、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的策略

(一)使图书资料管理形式融合,共存互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版图书资料和电子图书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电子图书越来越多,且观看、查找起来较方便,因而,大大挤占了传统纸质版图书的销售市场,实体图书馆若不转型,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所以,为了扩展图书资料的价值,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对图书资料的管理方式进行协调处理,使两者在共存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图书管理者在不断增加电子图书收藏比例的同时,要注意考虑网络资源和馆藏资源的最佳配比,把纸质版存储形式和电子版存储形式结合,使两者以最佳比例并存。同时,各个图书馆也要突出自身特色,进行一些专业图书的收藏,借鉴网络图书管理的优势,对图书信息资源进行及时更新,使其保持生命力。

(二)加快网络图书资料建设工作的进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发展到网络管理阶段。但是,由于很多实体图书馆没有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实时地建设网络图书资料库供读者查阅,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加快网络图书资料的建设进程,努力扩大图书资料的共享范围,对图书资料发挥其更大的价值、优化管理模式有重要作用。各图书馆都需要建立局域网,通过和地区、各国的联网,达到使图书信息资源快速传播、互借互用的目的。随着网络化图书资料建设工作的进行,资源共享的范围会得以扩展,读者也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查阅所需资料。

(三)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现代化图书管理模式的建设具有直接作用。现代化的图书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一是图书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专业素养好;二是管理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中数据库等操作技能,拥有通过网络进行图书资料输入、传递、更新的能力;三是管理人员还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具备相应的英语翻译能力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然而,由于很多图书管理人员以前都是运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图书管理的,且很多都是老员工,当时录用标准不高,其素质要求不能满足现代图书管理的发展需求。面对上述问题,图书馆应该对管理者进行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学习,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全面指导,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完成现代化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四)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总是进行被动服务,甚至服务态度恶劣,让很多读者对其管理、服务模式很不满意,且这种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现在,增加管理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是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建立的一个重要步骤。网络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加强主动服务的意识,在网上参与互动论坛、技能培训等活动,通过电子邮件、微信平台等实时对读者提供咨询服务,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管理环境,使读者问题得到快速解决,获得一次满意的借阅体验。

(五)建立规范化的图书资料数据库。虽然,现在很多实体图书馆都开始进行网络图书建设工作,但是比较散乱无章,不能做到系统全面的发展。只有建立统一标准的图书资源数据库,才能使得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的模式更加规范,网络信息化要求得到满足。建立全面统一的图书资料数据库,不但能增加图书资料的存储量,还能及时有效地向读者提供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因而,各个图书馆应该在充分考虑自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和当地政府合作,获得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资料数据库,向用户提供质量更高、范围更宽的图书资料,促进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建立。

四、结语

网络信息化环境的发展为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机遇,因而必须抓住这次成长机遇,完成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但是,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转型周期较长,所以,在转型过程中要克服种种困难,加强馆际间的合作,努力实现图书资源共享,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马合木提·司马依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网络信息化环境图书资料管理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55837.html

    相关专题:侯氢 防灾科技学院


    上一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