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科医学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明显增加,发病年龄降低,且并发症出现增多趋势。由于MPP早期临床症状的非典型性,MP-IgM早期检出率较低,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情况,导致延误治疗。血清C反应蛋白(CRP)属于急性时相蛋白,其检测结论对疾病诊断无特异性,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有效指标。为进一步确定CRP用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我院于2010年1~12月随机抽取99例肺炎患儿及41例健康儿童作CPR检测,旨在探讨CPR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99例肺炎患儿,男56例,女43例;年龄(6.4±3.2)岁。所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肺炎诊断标准。依照肺炎感染类型区分,分为两组:支原体肺炎组53例,经ELISA检测MP-IgM>1:80;细菌性肺炎组46例,血常规检测发现白细胞总数>10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0%[1],痰培养发现致病菌,MP-IgM呈阴性。另选择41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经检验,三组年龄、性别等人口学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选病例患儿入院后于于清晨空腹抽取2ml静脉血,12h内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6mg/L为阳性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X2检验。
2结果
血清CPR检验显示,支原体肺炎组CPR阳性率33.96%(18/53),其中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者,CPR水平显著增高,>80mg/L;细菌性肺炎组CPR阳性率93.48%(43/46);健康对照组仅发现2例CPR阳性,阳性率4.88%(2/41)。经X2检验,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与健康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前两组之间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3讨论
C反应蛋白的产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它属于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机体在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产生炎性刺激后会由肝脏合成急性时相蛋白。通常来说,①健康人血液中CPR含量极低(约<3mg/L),发生急性组织损伤、炎症后,机体血清CPR会在6h内急剧合成增加,是炎症反应早期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②36~50h左右时达到高峰,峰值可达到正常值的100~1000倍,但半衰期相对较短,约5h左右;③炎症感染控制后,CRP在6~lOd内即可恢复正常,相比较血沉2至4周的恢复周期,明显更适用于临床病程监测[2];④CRP受年龄、皮质激素应用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较低。由此可发现,CPR水平与机体组织损伤后的修复程度存在密切关联,较其他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更有助于细菌性感染鉴别,是疾病急性期的有效衡量指标。
本研究结果表明:感染性肺炎患儿中,细菌性肺炎者CPR阳性率显著高于支原体感染者,两组数据间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尽管CPR没有支原体抗体特异性高,但在支原体感染早期抗体滴度未明显增高,或无条件检测支原体抗体单位时,C反应蛋白仍可用于鉴别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的筛选步骤或辅助检查。
此外,C反应蛋白在部分领域与常规检查相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除辅助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外,还能准确判断组织炎症或损伤程度,其浓度高低是组织损伤及炎症诊断的灵敏指标[3]。关于此,ErlandsenEJ、王亚娟等研究者均以得出明确结论。本组研究资料也表明:重症支原体肺炎者CPR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患儿,CPR浓度>80mg/L。其原因在于重症支原体肺炎会造成机体组织严重损伤,炎症反应更为强烈。因此,在儿科医学中判断鉴别细菌感染与支原体感染时,不能单纯以CPR浓度的高低作为唯一判断标准,应在详细检查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血常规、X线胸片等常规检查的基础作等全面分析[4]。
总之,儿科医学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易发生误诊、漏诊情况,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并发SIRS,对患儿生命及生存质量构成严重影响。而血清C反应蛋白可有效鉴别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感染,并反映组织损伤及炎症,对于早期判断及预测MPP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意义,可临床用于辅助诊断及病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