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U492.3+36.4;F25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034(2016)02-0024-03 DOI:10.13881/j.cnki.hljxmsy.2016.0271
我国人口数量多,农畜产品的生产量和消耗量都很大,这就对相关的物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农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在配送模式、配送中心选择以及配送过程的存储上存在较多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物流现状的阐述和问题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借鉴。
1我国农畜产品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
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我国对于农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有着很大的需求,而联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渠道就是物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畜产品的物流配送不管是在基础设施上,还是在技术、管理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国外的农畜产品物流配送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1.1配送模式
农畜产品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粮食类、畜禽类、果蔬类、水产类,不同种类对于物流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同种类农畜产品的配送模式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农畜产品的物流规模很大,仅粮食一项,2014年就达到了6亿t,这其中超过70%都会通过物流进行流通[1]。目前主要的配送模式包括农户自运输模式、公司加工模式、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在粮食类物流模式当中,农户自运输模式占据5%,公司加工模式占据26%,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占据57%,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据12%;在畜禽类物流模式当中农户自运输模式占据8%,公司加工模式占据33%,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占据39%,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据20%;在果蔬类物流模式当中农户自运输模式占据3%,公司加工模式占据21%,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占据62%,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据14%;在水产类物流模式当中农户自运输模式占据6%,公司加工模式占据19%,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占据58%,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据17%[2]。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种类农畜产品配送模式比例稍有区别,但是大多数都是以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为主,而公司加工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比较低,这也是导致物流体系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1.2配送中心选址
在农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当中,为了实现低成本、低消耗、高保鲜,对于配送中心的选址要求很高,目前我国的农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状况并不乐观。对于粮食类产品来说,配送中心在主产区的仓库占据总仓容的61%,而配送中心主销区的仓库占据总仓容的26%,储备区和加工区配送中心的比例也不够协调[3];对于畜禽类来说,配送中心有34%集中在生产区和加工区,而位于主销区的配送中心仅仅为14%;对于果蔬类来说配送中心散乱地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规模都比较小;对于水产类来说配送中心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内陆地区和农村的配送中心基本为零[4]。
1.3产品配送过程中的储存方式
在农畜产品进行配送的过程当中,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存储方式不当引起的。粮食配送过程当中自动化仓库存储比例为11%,集装箱存储运输比例为23%,但是人工存储、搬运方式的比例为66%,使得粮食配送时人工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30%~50%;果蔬类配送过程当中,冷鲜存储方式占据总存储量的25%,简单保护措施存储的占据总数的31%,无保护存储占据总存储量的44%[5];畜禽类的,活体储藏方式占据总数的32%,冷冻储藏占据总数的44%,深加工存储方式占据总数的24%;水产类的,活体储藏方式占据总数的26%,冷鲜储藏方式占据总数的57%,深加工储藏方式占据总数的17%[6]。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农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存储在技术上较为落后,存储中自动化程度低、保护效果差、活体存储成本高。
2农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存在的问题
2.1配送模式的问题
在农畜产品的配送模式当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分别是配送模式结构不合理、公司加工模式比例过低、配送模式不能满足农畜产品的物流需求。从模式结构上来看,超过50%的农畜产品是通过农户自运输模式和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进行流通的,这两种模式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物流货损,提高了农畜产品的物流成本;从公司加工模式比例上来看,整体采用这种方式运输的农畜产品仅为20%,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食品工业体系不够先进和完善,同时也受到了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影响;从配送模式的配送量上来看,基本上粮食类的可以满足物流需求,但是果蔬类、畜禽类、水产类都不能满足物流需求,容易导致生产地农畜产品卖不出、销售地农畜产品供应紧张的问题。
2.2配送中心选址的问题
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是影响物流效率的重要问题,整体来看,我国农畜产品的配送中心存在着不均衡、不经济、规模小三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农畜产品的配送中心,都是集中在主产地,而主销地和主要加工地的配送中心相当少,这就会导致配货成本高,物流路线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而粮食类的配送中心受到体制和政策限制,运转配货非常不经济,同时受限于我国的果蔬、水产等销售方式,所有的配送中心基本都是中小型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2.3产品配送过程中的储存方式的问题
在农畜产品的配送过程当中,存储方式会对配送的效率、成本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粮食类产品的存储主要问题是仓库等基础设施不够自动化,这就会使用大量人力进行搬运、包装,极大地增加了运输成本;果蔬类产品在配送存储上的主要问题是货损率过高,达到20%,根本原因在于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建立;水产类和畜禽类在配送存储上的主要问题是活体存储运输比例过高,不仅不方便进行运输,还会在运输过程当中造成活体动物受损等问题。
3解决我国农畜产品物流问题的建议
针对我国农畜产品在物流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1加强政策引导,进行整体布局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农畜产品的生产区域和主要消费区域具有明显的地域区分,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上并不同步。中国现有四大物流圈:环渤海海湾物流圈、长江三角洲物流圈、环台湾海峡物流圈和珠江三角洲物流圈,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受地理环境和交通设施限制,发展落后。因此应当从政策引导的角度着手,引导各地区依托各自优势,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整体布局。一方面可以使得仓储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更加合理,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畜产品流通率,刺激农业发展。
3.2发展精深加工,完善食品工业体系
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可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走出直接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农牧业生产的效益。先进的食品工业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畜产品的深加工比例,降低农畜产品对物流的要求,同时食品工业体系的发展还有助于发展公司加工和第三方物流等物流方式,使农畜产品在运输过程当中的效率更高。
3.3推动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畜产品物流体系非常落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建立。生鲜食品的物流和配送是所有商品中物流系统复杂程度最高、管理最难的,由于生鲜蔬菜水果、海鲜肉类等产品要求仓储物流过程中必须低温冷冻冷藏保存,且损耗率大,这些因素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要想实现行业的大发展,首先要有足够的冷链物流体系作为支撑,但是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冷藏仓储普遍老化,且分布不均。因此应当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在农畜产品物流上的使用,建立一个包括铁路、公路、空运、冷链仓储为一体的物流体系,既可以减少农畜产品的物流货损,同时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1)生鲜果蔬冷链。生鲜果蔬类产品有效保鲜的最佳储存环境温度为是0~4℃。所以,生鲜果蔬类产品采摘完成后,运至加工中心进行果蔬分类、果蔬清洗以及真空包装等工作之后置于0~4℃的存储环境中,并经冷链车运送到对应的销售商处,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见图2。2)生鲜禽肉冷链。生鲜禽肉类商品与生鲜果蔬类商品相比要求更为严格,前者不仅要做好运输配送过程中冷链的全面覆盖工作,还要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详细的生鲜禽肉冷链环节见图3。3)生鲜水产冷链。生鲜水产冷链对水温要求较高,也需做相应的低温处理,详细的生鲜水产冷链步骤见图4。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可以有效提高产量,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必然将走向集中生产、分散消费的集约化道路。农畜产品的物流配送效率以及成本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目前中国农畜产品物流配送的现状以及主要问题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宏观上要加强整体布局和政策引导,行业层面应该着重发展精深加工,同时还需针对不同种类的农畜产品建立适合的冷链物流。通过这些方式,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效益化,又可以推动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师志燕.内蒙古畜产品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2]刘清华.内蒙古农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思路[J].物流科技,2013(10):43-45.
[3]张立中,王海霞.降低农畜产品物流成本稳定农畜产品价格[J].北方经济(综合版),2009(2):37-38.
[4]张立中.畜产品物流成本核算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9(01):22-25.
[5]陈淑祥.我国农畜产品流通方式现状分析[J].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4):30-32.
[6]张京敏.改善禽畜产品物流的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1):76-77.
作者:于鹏 单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管理系
相关专题:金融学论文 滨州学院学报投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