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至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年轻人求知欲比较旺盛,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也较强,虽然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获取的知识量也越来越充足,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魅力却是独一无二的,它涵盖了历史、文学、礼仪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也包含着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可以使大学生在扩充知识面的同时,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使自己从一个专门型的人才转变为广泛涉猎、知识广博的全面型的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后,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也出现了诸如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教育方法,对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内省”、“慎独”,可以促进大学生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自我教育,自我反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示范教育”、“因材施教”、“陶冶教育”等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受到特定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难免会有消极落后的思想,这些思想势必也会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思想主要包括轻法治、封建守旧,光宗耀祖等腐朽观念。首先,影响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在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其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国家制定的法律条款也成为封建君主统治的工具,法律条款形同虚设。同时,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强调“德治”“人治”的重要性,主张重德治轻法治,使得法治观念没有深入人心,从而导致人们的法治意识比较薄弱。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情社会”、“人治”的观念仍然存在,不少人无视法律规章的存在,托关系走后门,部分执法人员仍以身犯法,滥用职权,这些观念和行为的存在,势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妨碍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其次,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进取意识的培养。我国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的传统文化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发展,使得大家追求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容易产生随大众、不思进取的心理,从而阻碍了竞争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这种几千年形成的保守文化在今天也有明显的体现,大学生作为新时期国家建设者,本应该具有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和魄力,但事实上,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明显不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创造健康优良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应该构筑一个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比如,学校可以利用校电视台、校报、杂志等媒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电影、歌曲、诗词等,让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学校的社团组织,定期排演传统文化节目;利用校园条幅,将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的口吻表达出来,以此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增加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就要发挥高校课堂的积极作用。首先,高校应该积极开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或者公共必修课,适当增加公共课的学分和学时,并不断增加课程内容,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一起纳入授课范围,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理论素养;其次,高校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优秀的传统文化鼓舞大学生、激励大学生、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身觉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建设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不断整改校园网络的薄弱环节,减少网络有毒文化对大学生身心的侵蚀,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的提高创造一个优良的网络环境。其次,各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站阵地建设,创建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网站,不断更新和丰富网站的文化内容,比如,可以在网站上播放学生喜爱的并且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优秀节目和影视作品,同时,要加强对精品网站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网站的关注度和使用率,切实发挥精品网站的积极作用。
(四)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认真对待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进理念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用优秀传统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发挥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一个品德高尚而又知识渊博的老师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能够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五)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和习惯。大学生要科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理性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既包含着积极健康的内容,也包含着消极落后的思想,这就需要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理性分析、科学把握,既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思想,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和品格的体现,大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品味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思想上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和帮助自己树立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优秀品质。最后,大学生要采取实际行动来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传媒手段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培养起自己良好的行为品质和习惯,从而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实现有机融合。
作者:李燊燊 单位:吉林大学
相关专题: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官网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