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在我院取09年8月份至次年12月份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90例,其中男74例,女16例,年龄55~81岁,平均72.8±10.2岁,病程18.1±7.3小时;对这些患者相干资料总结、合并,其中高血压者患者有36例,伴冠心病患者有26例,伴糖尿病患者有16例。所有患者(脑栓塞,头部或全身严重出血,肝肾功能弱者除外)严格按照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且头部必须经过MRI或CT检查确诊。血小板计数>80×l09/L,血压<200/110mmHg(1mmHg=0.133kPa)。取9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48~73岁,均龄59.8且都没有脑缺血等症状)为对照组。
1.2仪器鉴定
用GELOGIQ-5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MHz)及螺旋CT对患者分别进行颈总动脉全长及颈内外动脉的检查。其中对于患者自身姿势的要求为:行仰卧位,头后仰且偏向检查对侧。测量要求为:内—中膜厚度(IMT),同时密切观察斑块的所处位置,大小,形状,是否回声以及管腔是否狭窄等病况。观察指标: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的分布情况,脑梗死患者的斑块检出概率,以及不同时期斑块的变化情况。
1.3数据评价标准
内膜评价标准:厚度大于0.9小于1.2为增厚,大于1.2为斑块。颅外段血管管腔狭窄程度的划分标准:轻型(0~15分)30例,中型(16~30分)37例,重型(3l~45分)23例。(严格以《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为划分标准,以SSS为评分标准)
1.4统计依据
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设定P<0.05为显著差异性。计量资料检验方法:两样本的t值,指标表示方法:均数±标准差(x±s),分类资料检验方法:X2。
2结果
2.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经超声检测后的数据资料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64例,其检出率为71.11%,对照组含30例,检出率为33.33%,比较得二组有显著性差异且(P<0.01)。另就斑块发生的部位来说,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CCA)的粥样硬化组中,其中脑梗死组49例,占54.44%,对照组30例,占比56.66%,比较,无显著差异且P大于0.05。
2.2不同患者软、硬斑块的检出情况
检出结果:脑梗死患者软硬斑的检出情况分别占比24.44%和21.11%,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且(P<0.05)有显著差异性。归纳总结其特点为:扁平斑:内膜回声不光滑,回声增强且扁平斑还有局部隆起或偏心增厚的特点,厚度小于2mm,中强回声。软斑:凸起的厚度大于2mm,回声均匀且有时强度不等。硬斑:有声衰减,常为混合斑:软斑、硬斑、扁平斑二种或几种斑的混合。
3讨论
对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其脑血管病变程度和血流速度,提前预测以及估计患者病情变化等方面由于具有非创伤性故而具有重要的价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CCA分叉处常常容易生成斑块,该数据显示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49例,概率为54.44%,很明显的额高于其他部位的发病率,究其原因可能归结到患者血液中的剪切应力,由于在颈内动脉起始段和颈总动脉的分叉处,血液流速缓慢,脂类物质容易积淀,直接导致斑块不定时性发生。
由于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比较缓慢,所以一般情况下斑块的性质、数量等都会随着随患者的年龄以及患者病程的变化而一步步演变。一般来说,软斑发展速度快而且容易破裂进而出血,患者脑梗死的概率进一步增大,但是硬斑由于表面光滑,不易破裂,因此脑梗死发生的概率反而比较小。分析该研究数据得出,中、重型脑梗死软斑检出率高于轻型脑梗死患者,(P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而硬斑检出率(P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分析这两组结果,得出脑梗死患者是否有硬化斑块与该患者的病情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是否颈脉粥样硬化并不是脑梗死的唯一因素,还与患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血流的剪切应力有很大的联系。在刘文武等学者的研究中也发现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在这个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由于超生对极低回声软板检出的局限性,当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50%(特别是伴有出血性斑块者)的时候,脑梗死的发生时常高于对照组人群,因为超声检查有时会低估动脉狭窄的程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行性发展时常会致使部分性脑梗死,且发病率快,死亡率高,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该资料中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发病率(71.11%)远高于对照组人群(33.33%),充分说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干性。通过对患者的颈动进行CT检查,可以检测患者的斑块组织学特征、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且由于该方法快速无伤,可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故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