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也致力于训练学生解题,让学生做大量的阅读理解,然后由我讲解,但是收效甚微,于是,我开始改变方法一点一点地教。首先改变做阅读理解的方法。以前做阅读,学生只要将后面的题目做完即可,但那样有一部分学生要么是胡乱写的,要么是随便抄的,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做阅读理解前就跟学生定好要求,无论是什么体裁的文章,都要先做两件事:一要概括文章大意,二要梳理文章思路,然后再做后面的题目,而且每一题的答案要在文段中有所体现,也就是说在文段中要有做题的痕迹,要圈点批划。其次明确做题内容。生字词要弄懂意思,不懂的要查资料;品析文章的字词句,了解句子的内涵等。
然后是改变讲解模式。一言堂的局面要打破,不再是老师一个人包办所有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的能力。如果说从初一学生都是这么做的话,这种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让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学生来说真是千头万绪,我记得几乎每节课下课,都有学生跑到我办公室,目的就是给我留“作业”或是来收“作业”——留文段给我阅读,然后听我的理解。有的甚至在午休时仍然在与作者的思路“抗争”,在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于是课前的准备活动逐渐走向正轨。这天吴家宝讲《水边的文字屋》,讲到自己对文章思路的划分时,底下很多学生当场就有反驳意见,有的学生甚至激动的直接站起来与他争论,这场面显然将吴家宝同学给震住了,他愣在讲台上半天没缓过神来。我已经开始惊讶他们不可估量的潜力了。
高潮终于出现了,那天点到巫康豪讲《一棵小桃树》,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类的散文,作者借屋边的小桃树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表达了对呵护小桃树的奶奶的思念与感激之情。文章先后写了小桃树的来历及小桃树的外形、经历,其中穿插了作者的人生轨迹,并且巧妙的将作者的梦想与小桃树联系在一起,借奶奶的逝世,抒发自己的情感。文中很多句子是他们难以理解的。比如:“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这里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天真幼稚。还有“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对不起奶奶是一目了然的,可为什么说“对不起我的小桃树”呢?小桃树到底还承载的双眸内涵?我读到这些地方时,将它们设为了难点。如今巫康豪在台上,不知他怎么处理。正在闪神中,就听见一阵喧嚷,原来巫康豪在解读此处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将它略过了,谁知底下的学生不满意了,他们听了讲解,仍然不理解说的什么意思,且有的学生的理解显然与巫康豪的不一样。正在争论不休时,李智成居然跑到讲台上,直接将巫康豪撂到一边,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我站在下面,同学们中间,开始是欣赏的目光,继而惊喜,最后简直是崇拜的五体投地。我无法想象我的学生能够思考的如此深入,更无法想象不只是一个学生如此,而是绝大多数学生在七嘴八舌的,忙着提问、解答。很多天之前的沮丧与愁绪逐渐化解,乃至消逝,弥漫在眼前的是无边无际的满足。是的,他们的基础是不好,他们的习惯养成也不佳,他们没有“火箭班”的学生优异,但是他们也有着一颗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心,他们也有着一个能思考能发掘的灵活头脑。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身上的小小缺陷就将他们列入“愚蠢”的黑名单里。望着眼前这群活泼好动的学生,我不仅有些赧然。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我们现代化的语文课堂也应该这样,在课堂上重在启发引导,而非知识点的罗列。孔子一再的告诫我们,对学生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再的强调一定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如果老师对课文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抓住突破口,没有明确教学目的,没有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机智,那如何愤、启,如何悱、发呢?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学生考试,而是教会学生思考,一个有思考能力的学生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的教学不是要以教达到不教吗?这些孩子的互动,不正好体现了这一点吗?谁说秋过雁去花萧瑟来着,我看是此花开过更无花,他们虽然在分数上不太亮眼,但在发现问题的敏锐上,在思考的深度上,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成绩不佳的学生,你会发现曾经的“残荷”也能谱出一曲动听的歌谣。
作者:冯晓俊 单位:深圳市大浪实验学校
相关专题:全国房价走势2013 人防易地建设费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