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社会网络度量
众多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显示,每个社会个体社会网络测量的指标主要包括个人社交网络的异构性、社会网络的力量和个体社会网络的规模。其中个体社会网络的规模主要是组成社会网络成员的数目,个体的社会网络也是社会网络中的基本要素之一,能够测量出社会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情况。而判断个体社会网络关系强度的主要依据是对个人寻求帮助时进行考察,这样可以分析出个体在社会网络里获得帮助的实际人数。个体网络异质性一般是社会网络的全部成员在特定社会的特征上存在差异性的情况,通常包含阶层地位与就业方面的差异。此外,可以对被调查人员进行考察,测度个体的社会网络实际情况。在过去调查中可以看出,通过相关人员讨论过的重要问题来测量社交网络作用程度的大小,根据受访者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来测量关系网络之间的强度,同时通过对谁可以借钱救急,然后访问受访者在接受帮助过程中困难的程度,最后得出实际的网络关系强度。通过相关行业和社会的成员关系来实地抽样调查,有效问卷276份,内容包含社会网络的因素、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个体因素的特征、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等,同时进行测定。
2社会网络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面的影响
2.1社会网络信号传递的功能使得农村的劳动力中被雇佣概率得以提高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劳动力市场可能存在雇员能力信息的不对称情况,通常情况下,教育表现形式能够成为雇主区别不同雇员生产率的主要信号,雇员生产力信号之间存在差异,但在我国生产力信号常常会失灵。当农民工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社会网络成员所提供的工作信息进行选择,这也是他们获得工作机会的渠道之一。很多雇主在面对各种不同的同质农村劳动力,往往很难选择和判断,大部分时候都是随机选择的。而部分农村劳动力很容易抓住社交网络信号的主要作用,进而和其他的求职者区别开来,能够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
2.2社会网络可以帮助农村劳动力节省城市生活成本一般说来,社会网络能够给农民工提供的帮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在比较缺乏正式组织的保障情况下以及在应对不同风险和困难过程中,一些流动性较大的劳动力获取社会支持重要的来源就是关系网。其次,早期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可以给后期外出寻找工作的农民工提供食宿等生活方面的帮助,可以更好更快速地帮助后期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最后,具备发达城市生活、工作经验的农民工,可以给初次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工提供相关的技能与经验或者是一些资金方面的帮助,进而使得初次外出寻找工作的农民工取得较好的发展。
2.3社会网络能够方便农村劳动力获取就业的信息因为新时代国内劳动力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容易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出现失灵的问题,如果农村劳动力了解雇用单位实际情况并减小求职的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在某些方面,社交网络可以弥补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能够给农民工创造新的就业渠道,这就提高了农民工就业率。
3实例分析
3.1模型和变量从目前存在的文献和理论得出,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主要影响因素可以用以下函数的形式来表示,外出就业等于f加ε,再借助二元Probit分析模型分析当前社会网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产生的影响,Probit模型属于二值响应模型,也叫做线性概率的模型。其中P(Yg等于1|X;Z)等于P0加βiX加βjZ加μ,农村中外出的劳动力实际就业可能性P(Yg=1|X)一般是用来解释X变量线性的函数,而P也被叫做响应的概率,P值越大,表示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率也就相应越高。自变量选择的过程通常考虑社会网络因素和家庭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不需要去单独考虑家庭的收入。实际上的影响因素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社会的经济特征主要由地区差异与村镇干部的差异等组成,而个人基本的特征主要包含培训经历、健康水平与教育经历等,其中控制变量从表2中可以看出[5]。
3.2相对于女性农村劳动力来说,男性农民工去城市中寻找工作的可能性更高。同时,年龄大小和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情况呈负相关的关系,年纪越大留守的可能性也比较大。相对于已婚的农民来说,未婚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占比比较大。主要原因就是留守在农村的成本比较高,加之其他的控制变量估计参数并不显著,这也表明社会网络规模愈大,人情桥梁与信息也就会相对增多,也就会占据社会网络优势,能够更轻松获得在城市就业所需的帮助,因此农民工进城寻找工作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如果变量实际的强度为正,则显示社会关系网中实际强度比较强,农村劳动力也就基本会选择外出务工,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政府和市场并没有发挥出主要作用。如果变量行业性质为负,表明行业性质愈强,农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概率就会降低,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在择业方面的能力不高,整个社会网络里同行比较多,基本是通过别人介绍来选择就业。可见各种行业中亲戚朋友越多,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越难。
4结论与政策的建议
4.1扩宽社会制度保障范围,建设覆盖全部农民工的完备社保体系一般来说,农民工在外出就业的过程中,常常处在比较弱势的地位,再加上农民工个体差异性比较大,更容易产生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情况,也就是孤立者越发孤立的马太效应。这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这类问题,也就是重点扶持弱势群体,使得农村劳动力获得就业机会,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4.2加强发挥政府在农民工外出就业方面的统率引领作用加强发挥政府在农民工外出就业方面的统率引领作用,政府要通过公共政策来引导农村劳动力选择合适的工作,同时支持与鼓励志愿者协会、职业中介和工会等非政府性机构和本地区汇聚大量劳动力的就业管理机构构建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将招聘的具体信息提供给农民工。同时,要加强迁移网络方面的引导以及加强农民工的管理,进而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能够顺利就业。此外,对于一些已经进城的农民工,政府应该指导其构建地区与行业农民工的老乡会、劳动组织协会与商会等,使农村农民工集体可以通过这类组织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而保护农民工的实际利益。
4.3加强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交流,增加农民工社会网络的规模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构建新社会关系网与联系的过程,只是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因为时空条件而受到限制,原有社会关系会被强制隔断,新社会关系网短期内主要依赖地缘、亲缘的初级关系网。如果初级的关系网无法满足农村劳动力实际的需求,为获取留在城市发展、生存与适应的机会,通常会选择建设一个更高质量与更大网络规模的关系网,给农村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是,农村的劳动力在自身关系网方面投入、维护的能力比较有限,需要相关政府通过一些公共政策来给农民工减小社会网络运行、维护的成本,进而对农村劳动力社会网络进行改善,给农村劳动力创造新型社会关系网。
作者:侯嘉慧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