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与冲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症结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作为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一轮经济结构的调整,高校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谋求人才培养的更高质量,是高等学校面对新形势需要作出适应与调整的关键所在。
(一)双重压力: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
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各行各业的用人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与提高,国家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也随之提升,给高校带来了极大的培养压力。另外,随着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要求的提高,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且呈现出由本科生向硕士研究生扩散的趋势。在双重压力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设计中背离了其应有之义,最终导致两层目标均无法实现。
(二)形势困境: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国际化趋向
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困境根据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5%和50%分别划分为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较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推进迅猛,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159.86万上升至2011年的675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上升至2010年的26.5%[1](P.756)。最新的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步陷入困境。大学生能力缺失成为其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也从深层上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现状[2]。诸如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超额大班教学屡见、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凸显。2.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3]。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直接和深远影响,使高校纷纷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作出调整。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到师资力量的夯实,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丰富,都需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进行调整,甚至需要将其上升至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高度进行考虑。有学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定位于服务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4]。虽然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鉴于整体制度环境的缺失和知识经济的利益刺激,一些实力较强的研究型高校一味追求国际化,带有较强的盲目性和功利性。部分高校盲目引进国际人才、盲目开设国际前沿课程,摒弃了固有的优势与特色,脱离了本国及本土的文化传统,直接导致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应有的运行轨道。
(三)模式痼疾:现存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双重压力的内在迷失与困境、外部挤压致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自身发展和外部需求的环境要求,培养模式中各个环节要素之间都产生了脱节问题。例如,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脱节严重。专业口径的宽窄直接对应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理念取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口径、方向和时空设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研究型高校通过学习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理论对大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一些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开展和通识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皮”、通识课程质量和效果较差等问题仍然存在[5],致使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游离。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和知识体系架构受到直接影响,专业知识和技能被过分强调,而综合素质和个性品格被忽视,造成了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脱节严重。除此之外,高校还存在教学运行机制与教学组织形式相脱节等诸多问题。
二、视角与理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与高等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发展困境密不可分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下位”概念,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与社会生态系统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凭借其自身特有的结构功能和发生机理影响着不同层次和类型高等学校的发展。
(一)理念逻辑: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生态系统是由教育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组成的复合多元的整体系统[6](P.42)。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具有特殊的组织属性和职能的生态主体———大学;二是特殊的内外系统生态环境;三是特殊的生态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结构形式。由于特殊的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结构,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也就具有了特殊的理念逻辑。
1.人才培养之于高等教育生态主体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从中世纪的地中海发源至今已经历了近千年之久,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也经历了从最早的地中海地区到法国和英国,再到德国,最后到美国的三次转移,而且其中伴随着由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再到社会服务的职能演变。由此不难看出,知识的传授实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等教育孕育而生的“胚芽”。而知识的传授经由大学组织使得蕴含人才培养职能的教学活动顺理成章地成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才培养成为大学最根本、最基本的职能和任务,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先决性不言自明。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成,而人才培养之于高等教育生态主体恰恰内涵了教师、学生和大学组织三个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生态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系统是以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中心的生态系统[7](P.31)。
2.人才培养之于高等教育生态环境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主体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高等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以高等教育为中心,对高等教育的发生、发展和存在具有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包括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7](P.127)。尽管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指发生在大学内部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职能,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发生、发展和存在的外部环境,然而,内外视角的冲突仍然无法阻隔两者之间强烈的内在一致性,即生态平衡。基于此,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出现种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而生态失衡主要受制于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交换关系、系统的架构与功能的平衡两个方面[7](P.129)。具体看来,由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专业和学科的存在,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尤其是产业关系的日益加深,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所包含的知识体系也随时发生着更新,知识体系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培养途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运行机制、培养方案等要素与其相适应,并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与此同时,要素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培养目标乃至办学理念的革新,由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直接对接,势必要求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匹配,这就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与功能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的生态平衡。
3.人才培养之于高等教育生态结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形式以及各因素与外部环境等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形式[8](P.40)。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存在于理念意义上的终究需要借助具有实质意义的载体才能实现的目标,这些载体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反映了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中的实践形态。具体看来,在宏观层面,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上;在微观层面,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则主要是通过其固有的实践化形态———人才培养方案———反映出来。现代大学需要在重视学科划分体系和社会职业划分体系的均衡配置下,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学科化、职业化选择和发展空间,而这些都需要借助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中作出努力。
(二)制度逻辑:高等教育生态管理中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范型性[9](P.10)。可见,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属性表现在它是一种过程范畴,是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培养过程以何种样式构造和以何种方式运行是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制度逻辑。而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又有其不同于其他层次教育生态系统的特性,即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所有活动的主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职能。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造和运行具有相通的制度逻辑。具体看来,高等教育生态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涉及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结构的管理。
1.人才培养之于生态主体管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核心的两大生态主体。1998年颁布施行的《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10]。因此,高等教育的教育者要在有效结合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职业化需求的前提下,将受教育者培养成高级专门人才。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受教育者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总体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承担了提高受教育者个体知识能力与智能水平、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促使受教育者在社会分层过程中提升自身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职能。具体看来,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生态的主要影响在于扩招所带来的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的扩大,以及给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带来的沉重压力;教育者则表现为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和教育者个人素质的参差不齐。因此,基于生态主体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预测适龄入学人数的基础上确立平稳的招生计划,根据现有的资源适当扩大学校规模、适当控制班级规模以缓解压力,同时,还要提高教育者的教学素质以保证受教育者个人价值的完整实现。
2.人才培养之于生态环境管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生态环境和微观生态环境两个层次。其中,宏观生态环境又分为系统外部生态环境和系统内部生态环境;微观生态环境则主要是指课堂生态环境,包括专业生态环境和课程生态环境。吴林富认为,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生态环境管理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社会生态环境的营造和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6](P.95)。而基于系统外部生态环境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与以上三种生态环境发生关系。首先,较好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产生积极向上的求学热情;合理的校园生态环境布局可以通过无形的培养环节以学校的精神价值影响学生,并最终实现校园生态环境与学校规模、人才培养的双重生态平衡。其次,社会生态环境中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区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再次,文化生态环境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核,并直接对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运行产生影响。随着大学面临的外界诱惑和困境越来越多,文化引领的呼声愈发高涨,大学逐渐承担起此职能。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将系统内部生态环境界定为学校教学环境、学院教学环境、系教学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其中,课堂教学环境就是微观层次的生态环境。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涉及诸多具体细节内容或环节,因此,将课堂生态环境单独列出来更有助于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生态环境管理的特殊意义。
3.人才培养之于生态结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态结构可以从施教方和受教方两个角度来审视,这里笔者只谈论基于微观层次的生态结构管理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施教方看来,与生态环境的管理相似,微观层次生态结构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专业生态结构和课程生态结构两个方面。按照我国现行的专业结构划分,层次结构意义上的专业结构主要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种类和具体专业三个层次;而基于要素结构意义上的专业内部结构则主要是指普通意义上的存在于招生简章中的专业介绍,主要包括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学制、学位授予,等等。从高等教育生态的角度看待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需要我们将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生态结构。从受教方看,所有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管理都要实质性地作用在受教者身上,具体可以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同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划分是相对的,主要是体现教育对个体的影响作用由浅层向深处递进的关系[9](P.165)。这种结构上的划分同生态系统论中对于整体和部分之间的阐述异曲同工。
三、改革与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一)高校人才培养环境的再审视
1.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态环境承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也迈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然而,高等教育的扩展规模和速度终究受高等教育系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制约。高等教育无论是走外延式还是内涵式的发展道路,都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高校的布局以及层次、科类结构而定[11]。这实际上要求在既定招生规模的总体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调整和提高办学资源的承载力,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冲击。无论是哪一地区、何种层次和类型的高校,从办学条件到师资队伍的结构数量,都需要加大办学经费的投入。办学条件是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物质保障,也是高校办学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源更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办学资源承载力的主体,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类型的高校需要配备不同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必将导致课程运行的超负荷运转和整体教学质量下降,从而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是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行所必需的外在基础保障。
2.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环境切入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重新审视大学在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所面临的制度困境可以发现,“大学行政化”这一因制度因素衍生出来的现象,已经影响到了高校发展的每个层面,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等。行政权力的触角已经伸向了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等直接与教学事务相关的学术权力。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运行、培养方案的设计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和活动都离不开权力的支撑和保证,将这种权力制度化是确保大学获得其合法性的核心制度设计。因此,实现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其有效运行的内在制度保障。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以高等教育生态视角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要将高校不同类型的宏观层次及专业课程的微观层次进行重新设计。具体看来,人才培养模式应在三个层次上进行目标体系的框架设计:第一个层次是学校层次,这一层次的设计带有全局性;第二个层次是专业层次,即普通意义上的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第三个层次则是具体课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12]。在具体实践中,已经有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有效探索。2008年7月,汕头大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研究人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在理论探索和实际实施过程中,将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体系进行了科学分解和阐释,最终形成了19个一级目标和72个二级目标,并从现实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出发,选定了72个二级目标中的26个作为优先实施的目标,同时指出二级目标还需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再次分解为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12]。综观汕头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框架,不难发现,其目标体系涵盖了人类文化遗产、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三个方面。分解目标纳入几乎包含了人才培养所能够发挥作用的所有方面。但汕头大学并没有将所有目标全部纳入具体的实施阶段,而是优先实施那些有条件、难度不大、较为重要的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生态论中,结合自身实际的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力确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稳步发展的“人才培养生态位”原则。
(三)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再选择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是复杂的。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战略选择的复杂性更为突出。这不仅表现在可供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多,而且表现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需要在既复杂又特殊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中选择并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战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种既复杂又特殊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要求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看待人才培养之于高校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实际上,我国的高校在很早就已经展开了对人才培养战略选择的研究和探索,各所高校几乎都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然而,在人才培养战略的选择和制定中却出现了内部趋同和过度重叠的现象,雷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彰显高校独有的特色和实力。此外,许多高校在选择和制定人才培养战略时还存在唯利益驱动和急功近利等一系列问题。无论面临怎样复杂和特殊的生态环境,也无论是何种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存在的属性绝对不能发生动摇。人才培养模式一旦偏离了其固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的职能内涵,势必对高校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作者:胡春蕾 黄文龙 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