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体谅德育模式的文化价值综述

一、体谅德育模式的基本理论

体谅德育模式,与强调理性和判断的德育模式相区别。体谅式德育主张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情感体会,注重体谅他人。因而,体谅式德育主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强调利用真实的社会情景,发挥其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体谅式德育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

1.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麦克费尔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于人际关系中坦率、互惠和关心等处事原则的反映相当积极。因而得出结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人友好相处,爱与被爱,帮助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是德育的首要职责。所以,体谅德育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即是,再教育中重视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性的、严肃的道德说教。

2.在道德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关心和体谅他人

麦克费尔认为,关心和体谅人的本性是道德的基础和核心,他说:“为别人而活,是回报性和有动力的,而且从真正意义上可以说是为自己而活。”①一个有道德的人,才会懂得如何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察觉别人的感受,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因而,道德教育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和体谅他人,并在其中找到快乐和乐趣。

3.角色尝试有助于青少年人际意识和社会行为的形成

麦克费尔认为,德育应当摒弃说教和权威主义,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讨论、角色扮演、对话和讲故事等是最有效的方法。青少年一方面需要他人的体谅和关心,另一方面也有关心和体谅他人的需要。

4.注重道德感染力和榜样作用

品德是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的,而非有他人直接教来的。麦克费尔认为“向榜样学习是个体自然发展的基础;观察学习和社会模范是年轻人获得关心和体谅他人的品质的重要方式。因此,榜样教育是一种形式,甚至是教育的最高形式。”麦克费尔提出不应以过于理性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理性化的教育方式容易损害人们最初的情感状态。因此,他提出要重视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和榜样作用。

二、体谅德育模式的文化溯源

1.宗教传统

英国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时传到英国的基督教文明。英国这种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使得西方道德教育的传统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传统的文化力量对于道德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基督教仁慈主义及博爱主义的基本思想是道德教育之依据,基督教所宣扬的善恶原则,道德诫命与准则是道德教育的衡量标准。因此,人们的信仰追求与行为规范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深刻。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体谅德育模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注重爱与被爱的情感体验。体谅,则是体会和谅解,是一种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会他人情感并谅解他人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需要有仁慈及博大的胸襟,这是也一种道德品性的体现。这种道德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督教传统所宣扬的忍耐、节制、博爱、仁慈等思想的影响,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加以强化,形成自觉的道德认同,并升华为人的精神信仰。“博爱”、“谅解”成为连结英国宗教传统及体谅德育模式的两大精神理念。

2.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众多伦理学家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日益暴发出来的社会矛盾,提出了利他主义。利他主义认为,行为是否为善,其判断标准并不是行为者自身的利益,而是公众的利益。只有当个人的品格和行为对社会有积极的作用时,才可能称得上是道德的善。人既要有自爱、利己的本性,也要有仁爱、利他的本性。道德就根源于这种仁爱、利他的本性。体谅德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人。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在人际关系中的意识,培养自己在社会关系相处中形成一种个人风格。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能深思熟虑地考虑到别人的意见,觉察别人的感受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不只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个人道德品格的体现。这种道德品格在价值层面上可追溯于利他主义思想的影响与熏陶。利他主义反对利用权威和理性化的方式来解释道德,而应当是通过人性本身的情感来体验和领悟道德,而且这种情感体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体谅之上的。体谅德育相关理论,如: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角色尝试、反对高度理性化教育方法等都与利他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不谋而合。因此,利他主义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理念是体谅德育模式的思想依据。

3.理性精神

在英国的道德领域,“理性原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英国的理性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不迷信教条。中世纪时期,为了打破封建神学对人心的束缚,“理性”与宗教教义相对抗,认为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判断标准是实际经验而非教条,从而确立一切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体谅德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道德教育课程的确立应建立在学生的实际基础之上。道德品质并非通过教条式地灌输理论知识而教成的,而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开展教育。这种德育模式也是受到人本主义思想尤其是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影响,认为道德教育的开展是以学生真是的情感需要为基础的,只要以此作为出发点,道德教育才能够起到实际效果。英国理性精神所提倡的立足实际、反对教条、突破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体谅德育模式的确立具有启发意义。因而,教育者发挥“理性精神”是实现体谅德育模式之关注学生实际需要理论观点的思想支撑。

三、体谅德育模式的价值

英国体谅德育模式孕育于英国的精神文化之中,宗教传统、利他主义及理性精神均是体谅德育模式的文化渊源。这种德育模式虽在传统的文化精神下孕育成长起来,但其理念精髓是符合人性的本质需求的,在时代浪潮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1.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

“在体谅模式中,道德教育被认为是包括了整个人格教育。”②麦克费尔认为有道德的人,即是可以关心和体谅他人的人,此外,对于他人的意见可以深入思考,并且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但更多的是体现个人的道德习惯及风格。所以,这并不只是个人智商上的体现,同时也是情商的体现,更是个人人格的外在体现。因此,提倡体谅德育模式,究其根本,是对人的品格的启发教育,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

2.有助于形成生活化德育

德育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为学生所乐于了解和接受。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并形成道德品行,达到知行合一,才是德育的最终归宿。“反思当前我国德育之艰难,实效性差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究其根源,可以说是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生活相脱节或相悖的、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③体谅德育模式告诉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德育内容,而不是抽象地、空洞地进行说教。④否则生活也失去了有针对性的道德指导与调整而陷入平庸。

3.有助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和体谅,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也并不是短时间内直接从从理念上去改变学生的倾向,而是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感染和熏陶的方式,促使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逐步养成。正像麦克费尔所主张的,不应仅依赖于“说服学生理性地接受体谅他人是好的这种观点”,更恰当的方式应当是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关心和体谅他人的情感,并逐步把此当做一件愉悦的事情,从而形成自己自觉的行为习惯。即是把其道德品质外化出来,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渐养成道德习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一定程度上重视学生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的形成,而轻视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种德育模式,容易加剧学生知行脱节的困境。体谅德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在实际体验中逐步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远大的道德教育目标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以小见大。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道德认知和道德观念的进一步理解,也可以对学生的责任感及优良品格的形成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苏少丹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体谅德育模式的文化价值综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12335.html

    相关专题:黑龙江中医药杂志邮箱 宜春学院学报


    上一篇:媒体舆情研判的操作守则综述
    下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的生态课堂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