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阅读教学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在阅读教学时,如果能够将学生学习语文的个性展示出来的话,阅读教学的效果也肯定会随之得以提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多给学生留一些阅读的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阅读相关的文章,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文章的大意。做到这一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受到启发,而且他们还能够在阅读中享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在阅读教学中,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还要交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们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也定是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立场,而且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对每一篇文章的见解也就不尽相同。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阅读技巧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加以灌输,要看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结合语文阅读的教学实际从根本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知道看待一个问题时,不要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研究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将文章理解的更透彻。
二、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
合理的想象是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合理想象。例如,在讲授《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合理地发挥下想象,让他们将自己置身于济南的冬天,然后再根据课文内容的描绘,想象一下自己现在就置身于济南冬天的图画。比如说,学生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置身于济南的山上或者小村庄里,不管书本里是否有描述或者没有描述的,都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去描绘。因为文学创造本身也是一种合理的想象,文学的创作也离不开作者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挥。这也就决定了初中生要完全理解并且掌握课文的内涵,掌握文章的文学价值,发挥合理的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内在情感和内心感受。由于大多数的初中生都处于感性思维比较丰富的时期,有时候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而随意的加以想象,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以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进行合理化的、健康的且富有想象意味的思维进行思考,充分的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这样的阅读教学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阅读教学中的求同存异法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也会导致他们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质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且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中求异和异中存同。“同中求异”主要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去探究和质疑,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不同之处;“异中存同”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学习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而且还要有效的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的细节中去发现共性的相同点。例如,《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祝福》文章中的祥林嫂和《阿Q正传》中的阿Q等,都可以让学生用求同存异的方法来对文章中的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这些文章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时代和身份不同,但是,他们又有着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群众,他们也都是在封建制度的荼毒下,变得麻木不仁,这也是鲁迅先生创作这些文章最初的动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小组间通过交流和辩论的方式等,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大胆的提出质疑然后再将自己的观点阐明出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打好基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整体学习成绩的高低,阅读占据着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在教学语文时,教师要给予阅读教学足够的重视。让学生在阅读时,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阅读中逐渐的领会、理解课文的内容或者是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能够为其学习写作技能以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作者:刘文颖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