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时代下,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带来影响,当前社会媒介传播的环境随着新媒体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而发生改变,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下构建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就需要学校不断加强对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环境,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信息时代;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
一、信息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
(一)影响了道德的判断力,价值取向杂乱
由于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就有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网络上混杂这很多有害的信息,其中的监制关于我国主导价值观的要求有着很多得到区别,加大了大学生在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时有很大的难度,并且在其价值观取向形成的阶段十分容易产生困惑。在网络之中,学生能够支配、控制很多的事物,从而能够很轻松、清楚的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造成了现实与虚拟的分离,使得他们在价值的取向从现实想虚拟分离,从而削弱了道德的判断力。最终导致大学生出现道德选择迷惘,价值取向混乱的现象[1]。
(二)大学生价值取向趋向自我化、功利化
信息时代中,新媒体的交互机制极大的刺激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表现自我的欲望,他们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以放松状态在互联网之中自由获取信息,使得以往权威的限制被打破,一方面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使得学生的个体意识过度膨胀,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十分突出。除此之外,新媒体之中的内容多来源于大众,且人人都可以利用博客、微博等等平台发布个人言论,从而大大提高了群众的自主性,从而产生了由草根大众控制的自媒体和由个人控制的独立媒体,从而让大学生盲目绝对追求绝对自由,使得其自身的政治价值出现了观念自我化,目标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人生理想更加庸俗,其自身行为取向出现无政府化。
二、在信息时代中构建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策略
(一)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培育营造良好环境
各种敏感、重大事件常常于第一时间出现在网络之中,因此应充分利用信息自由的共享平台,积极宣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息。当前,越来越多的群众会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各种事件详情,在通过网络在平台之中发布个人的观点与见解,可见,网络也就顺势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的信息也各种各样、参差不齐,甚至还会有一些互联网技术发达的国家借助自身在这方面的优势而在网络中潜移默化地传播他国的价值标准与文化产品。大学生由于文化根基薄弱且在面临迎面而来的外来文化的挑战中非常容易丢失自我,而成为文化欠缺的一代。在面临着这样形势之下,我国主流媒体应在引导舆论时发挥出主导作用,利用其自身的品牌优势与影响力,对重大事件开展深入报道,比如专题式、追踪式的深入报道,切忌将的信息做简单化的处理,将其包装成为娱乐新闻,避免让一切信息无内容、无历史可言。主流媒体作为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要认识到其自身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宣传符合核心价值观取向的信息,真实、全面、客观、深入剖析新闻事件的真相,严格坚持将事实、价值观判断与客观性分开的原则,从而营造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良好环境,让其能够自觉抵制低俗现象、意识形态霸权[2]。
(二)高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精神需求的重视
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高校加大对学生精神需求多样性、层次性的关注,从而让学生精神操守的持久力得到增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相关教育的时候,应在满足学生生理、安全需求的基础之上加大对学生精神需求方面的重视,同时引导学生不要因为功利的影响来对知识进行取舍,引导学生学会放开物质的局限,追寻内心、精神的终极关怀,加大对知识内在价值的重视,追求学术的自由与渊博。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尝试融汇、渗透各种不同的学科知识,形成一种饱含综合创新、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在学生满足物质需求之后,尽可能满足大学生在被尊重、归属与爱以及自我实现等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精神素质,让大学生能够在价值去向得到认同之后具备更加深厚的践行精神操守的持久性,逐渐使大学生自行脱节的情况得到修复。
(三)大学生应正确处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信息时代,不停运转的传播媒介使得信息更加直观与多元化,更加能满足人们的感官,与此同时使得大学生的思维向碎片化、感性化的方向发展,此时大学生正确处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大学生正确处理感性与理性关系的不仅要发自内心接受与认同信息与信息技术,还要对其抱有一种辩证、理性的态度。信息时代,大学生应该要自觉提高自我约束、自控、自律的约束力。也就是说,大学生在面对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时要明辨优劣,理性分析信息。与此同时,在选择、整理、应用信息时要保持理性,特别是提高对信息崇拜心理控制的能力,从而对信息自身、信息媒介以及信息载体的盲目崇拜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反省,进一步加强过滤不良信息以及识别信息评价的能力。
三、结语
在信息时代之下,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亲身进行实践,外部力量只能够激励自己而不能够获得真正的感悟,因此需要通过自己的力量与努力去实现。外部力量的引导与教育的目的在于疏导、启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只有让大学生自己领悟教育要求、自觉实践才能够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段伟斌.新兴媒体价值取向对90后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张清华,张希梅.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表现及原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6:28-30.
作者:李嘉鑫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