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应构建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实现评价各要素的多元多样化,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应该从现有教学评价模式入手,详细研究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的体系构成、设计、构建及操作过程应注意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综合性多元化;模式;设计;构建
作者简介:韩勇(1981-),男,安徽安庆人,仰恩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与翻译、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12-0095-02
一、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的现状和趋势
国内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模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终结性评价,在教学最后阶段,以考试的形式开展,注重检验及验证功能,评和教、学割裂开,虽可直观检测学生学习记忆程度,但忽视了学习过程和行为表现。其评价概念狭小,主体和方式单一,缺乏激励功能。二是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性评价,是通过对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跟踪观察、记录诊断、反馈反思,不断促使教师调整教学,满足变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目的不是提供评价依据,不注重区分学生优劣和分等级鉴定,而是改进教学。此外,在信度上也存在争议:评价主体标准存在差异性;评价主体易受非评价因素干扰,如评价对象外貌、性别、与主体关系亲疏等;评价主体的评价具有偏好性,如对学生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大小的偏好。学者Leung和Mohan(2004)认为教学评价既包括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也应包括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1]2003年教育部启动改革,提出建立大学英语教学综合评价体系。2007年正式推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强调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2]此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朝着全方位、立体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听说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培养。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综合性多元化评价模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二、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的理论依据和体系分析
(一)理论依据
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以学者Gardner(1993)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理论认为人类存在多元智能,不同人有不同的优势和弱势智能。[3]如教育恰当,每个人都可发挥优势智能。对传统教学评价理论,Gardner提出了新的观点:在日常教学中和相应的情境中评价,反对考试脱离学生实际学习过程;评价包含各种智能评价,实现个体潜能开发,反对评价单一化;评价应尊重评价对象差异性,要因材因智而评,反对用统一标准一刀切。
(二)体系分析
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是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综合多种评价方式,以形成性为主、终结性为辅,在日常教学等动态情境中,全面科学地评价个体潜能、学习成果和学业表现,反馈信息,调整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评价模式。
1.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由单向转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学生角色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客体变成评价主体之一,参与各项指标的制定与实施。主体细分为教师(Instructor-Assessment)、学生(Self-Assessment)和同伴(Peer-Assessment)。教师评价基于查阅学习档案袋和反思日志,并综合作业、课堂及小组中的表现,以学生英语学习发展为评价内容。学生自评以自评表的形式,掌握个人学习状态,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实施自主监控,不断调整、优化学习进度和策略。同伴评价即同学互评,以团队(小组)形式进行,组员评价各人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互评,增进合作学习。
2.评价内容多元化。综合性多元评价包含的内容,相对于传统评价多限于书本知识而言,更加广泛全面,包括知识、能力、课堂内、课堂外、学业内容、非学业内容、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等等。其中,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学习目的与动机、方法与策略、课堂互动与参与度、团队分工与合作等。综合性多元评价更多地侧重个体在学习进程中的努力与提高。
3.评价形式多样化。该评价模式在传统标准化测验的基础上丰富评价的方法和形式,评价呈多样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特点,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既有动态与静态的动静结合、定量与定性的量质结合,又有主观与客观的主客结合、过程与结果的“程果”结合,此外还结合卷面与实作、他评与自评、终结性与形成性,充分利用各种评价形式的特点和优势,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全面。
4.评价手段多样化。传统考试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更不可忽视,其评价手段既包括突出个体发展的学习档案袋、反思日志、读书笔记和报告,也包括以学习小组为主体的戏剧话剧表演、幻灯片主题展示、学习小组团队项目活动记录和其他课外活动情况等。教师还可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各时段采取跟踪观察法,同时结合不定期问卷与调查、访谈与座谈等手段,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反馈教学信息,不断调整教学。
5.评价标准多样化。传统评价注重测试,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个体差异性,而综合性多元评价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层次及个体差异,既坚持标准化评价又有个性化评价,因材因智而评,不搞一刀切。
三、评价模式框架的设计与构建
本评价模式采用形成性为主、终结性为辅,突出个性化的评价指标。把原有简单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评价方式转换为“学业成绩总评=①课业内表现+②课外参考项+③期末测试等”综合评价模式。
(一)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合理设置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的比例,综合性评价方式比例≤50%为宜;2.为突出不同教学要求,各模块所占比重应根据实际状况相应调整;3.各模块涵盖内容应根据不同班级学生情况设置;4.评价模式的设计应征询学生的意见,在实施初期可根据实际效果微调。
(二)具体构建步骤
1.评价主项目确定。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项目包括:平时课业内表现和期末测试两大主项与课业外表现一个参考项。
2.子项目的评价内容、方式确定。(1)课业内表现:A.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提问与回答、分组讨论、网上自主学习等;B.学习档案袋,包括作业、自评、互评、反思日志、读书笔记等;C.阶段性测试,包括单元小测、随机测验、期中测验等;D.口语类考评,包括口试、演讲、Presentation、PPT报告、课堂英语话剧戏剧表演等。A和B关注学习动态轨迹、方法策略、态度情感和个性化学习,C侧重考查语言知识和输入输出能力,D侧重培养口语交际表达能力。(2)课业外表现: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知识竞赛和CET\BEC\TOELF\IELTS考级情况等。作为评价参考项,侧重学生实际英语的应用能力水平。(3)期末笔试:包括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写作、翻译等,侧重语言基本知识和语言综合能力掌握状况。3.评价体系指标量化。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容特点,对各评价手段比重进行量化设置与优化,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量表。理想的评价量表应包括三个模块:评价任务或项目、评价内容或方式、评价等级。量表具体设置应主客观兼顾,具有准确性高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此外还要求量表的任务或项目明确、内容或方式全面、等级清楚明了,确保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公正。4.师生共同商讨,达成共识。通过课堂实践、师生讨论、课堂观摩等方式对综合性多元评价模式中评价内容、标准、方式和评价侧重点等各项目进行比对分析和筛选,使学生的认识发生转变,充分了解评价目的,理解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评价模式的科学性,根据要求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完成各项英语学习项目。
(三)评价形式方法选择
本评价模式针对不同的项目性质采用不同的评价形式,突出综合多元化。A平时表现和B学习档案袋———定量、定性、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C阶段性测试———定量评价;D口语类考评———定量、定性和教师评价;课业外表现和期末考试———定量和教师评价。记分方式多用正分,少用负分,鼓励学生进取。
四、评价模式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观念认识。因受应试的影响,很多学生养成了“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习惯,所以教师也要转变学生的评价观念,提高其对新评价方式的认识。
第二,操作问题。1.评价标准制定。综合性多元评价的成功实施必须制定科学全面、客观公正、清楚明了的标准。2.班级规模的控制。因评价项目多,为保证评价效果,班级规模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评价知识的学习。新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掌握各种评价知识,如项目任务设计、课堂跟踪观察、学习档案袋的使用、自评互评表设计等,因此需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学习和培训。4.时间和经费的保证。涉及项目多,时间跨度大,人力成本高,需要学校在时间和经费上予以保证。
第三,监督管理。因包含形成性评价内容,虽有评价标准,但教师个人操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会对评价结
作者:韩勇 单位:仰恩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