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高职院校公选课的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摘要: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的现状,以公共选修课为平台,通过合理设置符合职业学生特点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并充分依据学院特色、品牌专业,对学生进行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使职业院校学生既具有科学之“器”,又拥有人文之“道”。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职业院校;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和遵循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学生一切素质的基础。我国职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初期,以培养学生技能为重点,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致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暴露出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与职业教育大环境有关,学生受社会功利主义价值影响,出现如急于求成、浮躁、过度消费、享乐、拜金等现代病,更重要的是职业院校教育者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如何在现在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嵌入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难点。

一、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公共选修课是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主选择科目,是职业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各个职业院校认识到公共选修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1.公共选修课设置不完善、不系统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大多是各院系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熟悉专业稍加调整开设的,总体可分成两大类:专业公共选修课和非专业公共选修课,旨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但实际上,很多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不合理。大多数课程都是各专业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开设的,但如果本专业学生多,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多,老师对专业课都应接不暇,那么专业教师几乎没有开设公共选修课的。而公共选修课程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对公共选修课存在认识误区(1)学校层面的认识误区由于职业院校产生和发展的市场性和功利性,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环境,导致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是偏重强调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课程的开发上就是随意降低人文素质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减少开设人文素质课的科目和时间。很多院校在设置公共选修课时,只是根据学生人数大致规定开设课程门数,而没有明确规定应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更谈不上是否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这就导致公共选修课设置不系统,定位很模糊。同时,多数职业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比如:认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是“就业教育”的延伸,故针对就业需要开设了《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等课程,把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定位于拓展学生与就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教育;或者认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就是才艺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才艺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些功利性的观点和认识,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即人文精神,导致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或多或少暴露一些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2)师生层面的认识误区在职业院校,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公共选修课不重视。认为公共选修课只是补充,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把公共选修课放到和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备课还是授课方式、课堂安排都没认真对待。据调查,90%的学生只是根据课程名称来选择课程,对课程内容不甚了解。基于公共选修课考核简单,很多学生经常缺课,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敷衍了事,只是考试前稍微准备一下,目的仅是为了获得学校规定的学分。如果此门课程没有及格,几乎没有学生会选择重修,而是转向考试容易通过的其他选修课程。

二、基于公共选修课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探析

针对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及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人文素质培养与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是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公共选修这个平台,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结合实践,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扩展学生的人文思想,最终会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1.正确的选课引导是前提基于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职业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共选修课,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选修课的功效。首先,职业院校应该开设足够多的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其他本科院校的选课程序。如哈佛大学有“购课(CourseShopping)”传统,每年开学前,会安排几天时间让学生挑选本学期所修课程,在这期间,几乎所有课程都安排了授课教师与学生见面,任课老师要向前来选购课程的学生发放材料,介绍课程设置目的、所需书目、需完成作业以及课时安排等。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的,主动了解课程,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课程,在正式开课后,仍有两周时间可以更改,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选课的盲目性。2.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基础针对当前公共选修课设置范围过窄等现象,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丰富的、独具特色的课程。首先,应充分利用本校品牌专业的丰富资源。这样做既节约了资源,又可保证课程的质量,让学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其次,要增加人文类课程的设置比例,人文课程数量应至少占到所有公共选修课的1/4。我国职业院校技能类学科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人文学科只占很少比例。人文社科类课程如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美育》等应持之以恒地开设,同时应增加同一门课的授课教师数量,使学生能在同一门课程上对教师有所选择,这也能使教师在竞争中产生动力,提高教学质量。3.灵活的教学方式是关键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公共选修课更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容易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所以,公共选修课的授课方式应该比专业课更具有灵活性、丰富性,教学方法更应与时俱进、多种多样,应针对职业学生特点,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强这一优势,改变传统枯燥的课堂授课方式,采用专家讲座、学习展示、实验实训基地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利用公选课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真正目的。4.严格的监管机制是保障鉴于公共选修课的重要作用及在实际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教务部门应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考勤、查课、听课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规范任课教师教学,使公选课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如,学校在允许开设某一门公选课前,认真审阅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不定期进行监督。在任课教师上要严格把关,吸引一批教学名师进入公共选修课教师队伍中,让公共选修课的优质教学成为一张名片。另外,考核作为公共选修课最后的评价,方式应多样化,但无论何种形式都要严格要求。根据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特点,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如理论课堂到课率占15%,实践实训课的成果或者表现占25%,同时避免只采用论文写作等单一的考查方式。职业院校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选课,合理设置公共选修课课程,灵活的教学措施,严格的监管机制以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公共选修课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袁锦贵,方志贤.职业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7,(5):29-31.

[2]陈莉.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24-225.

[3]庞瑾.职业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分析与对策[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8.

[4]房艳档案管理论文红.英语精读的宽泛教学[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4):97-99.

作者:潘敏 单位: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更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院校公选课的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290862.html

    相关专题:战国传承3 护理专业论文


    上一篇:高校网球文化的构建与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