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事关能否捍卫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事关中国能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其统治世界的霸权,大力推销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谋求话语霸权,不断对中国的各个领域和各类群体进行渗透,妄图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和平演变”,并不断地用西方的价值观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使中国人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和非理性化的特点。中国理论界却无法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这无形中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功能,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需要探索一条在价值多元化、社会分层化背景下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道路。其次,这是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国精神的体现。“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体现的是西方社会演变进化中渗透的人文精神,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一定要符合中国的民族文化性格,体现中国精神。”[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内在基因,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机制中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推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最后,这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需要。随着中国全面参与国际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话语体系的侵蚀。一方面,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学术界与西方学术界的交流受到很大制约,东西方的学术交流出现断层,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界加大了对西方理论著作和思想的引介,这对加强中国和西方乃至世界学术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一引介过程中忽视了对西方思想的有效鉴别,不同程度上陷入了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圈套;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推销其话语体系,在中国学术界的很多领域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这突出表现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上。“高校在新时期新建立和恢复的一些新学科,例如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基本教材体系缺少社会主义和本土化内容,基本是西方的话语体系。”[4]还有诸如“历史决定论”、“软实力”、“文明冲突论”等都是由西方国家创造出来并流行于中国的,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缺乏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市场的发育滞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就必须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就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话语体系,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还没有完全从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高度自觉进行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创新,无法充分运用中国的理论和经验去彰显中国的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这就要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中国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有利于积极主动地了解世界,宣传中国,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内涵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前提是要弄清其内涵,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理解其意义,探索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路径和方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坚持内引外联,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研究中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水平,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表现在:“一是理论学术观点的创新,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内容;一是理论学术观点表达方式、表述形式的创新,即话语体系,包括概念、范畴、表述及其话语方式的创新,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形式。”[5]前者表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等;后者表现为“三步走”战略、“大包干”、“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是硬道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重在与时俱进,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求彰显中国特色、发表中国声音、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面临两个重要任务;“一个是进一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认同问题,一个是解决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如何被国际社会更多地理解,并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问题。”[6]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实践问题,也是创新的土壤。“学术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7]学术话语体系建立在一定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之上,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又需要完善和有力的话语来充分地表达和阐述。学术话语体系正是在两者双向互动基础上形成发展而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不断创新,不断牵引和谐社会的构建,整合社会中的各种思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认同。
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方法与路径
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强调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创新既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际,又要探索适应未来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既要总结建国60多年来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又要培育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要求的话语形式和内容;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中的指导地位,又要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既要有中国意识,又要关注世界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既要注重从理论上构建哲学话语体系,又要注重从实践上进行检验和发展。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的形成。第二,要以实现“中国梦”为中心目标。“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当代中国梦。他指出从鸦片战争算起,经过170多年的奋斗,现在是中国梦快要成真的时候。“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包含多种含义,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价值追求和理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就是要解读好“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让世界人民了解当代中国人的理想,消除疑惑、化解矛盾,营造和谐共处的发展环境。要塑造文明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和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要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因此,对“中国梦”的解读与阐释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梦”实现的必备条件。第三,要坚持“三个自信”。“三个自信”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总结出来的,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建立在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的自信基础上,要不断用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和适应人民群众习惯的方式解读“三个自信”,夯实“三个自信”的群众基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不仅不能背离“三个自信”,而且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不断提炼出新观点、新思想,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发展,要让“三个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不竭动力。第四,要重视媒体的作用。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前者主要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等。学术期刊和相关书籍是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重要阵地,要打造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学术期刊,让其承担起增强中国话语权的作用。后者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新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既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带来了挑战,又给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资源。在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的去中心化、话语内容的碎片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自由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吸引力,增加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整合社会的难度。”[9]互联网是话语传统与观点供给的重要载体和阵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控制了全球90%的信息,强化了其话语霸权。同时,新媒体为民众提供了话语交流的新空间和传递、交换信息的新平台,增加了话语表达的形式,丰富了话语的内容,强化了民众的自由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提升了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民主化程度。“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容量大、资料详实、信息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沟通顺畅的特质,以图、文、音、画、影等生动而形象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贴近人民生活而又符合人民精神需要的形式展现出来,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魅力”[10]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必须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魅力。第五,要加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过程中往往重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忽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当代国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和流派,既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包括国外一般学者特别是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加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可以拓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视域,深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要跟踪西方主流马克思主义学者、流派及其思想的研究,加强同英国历史唯物主义大会、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学会、巴黎国际马克思大会等国际性会议的联系,要科学准确及时掌握发表在《新左翼评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国际性期刊上的文章以及出版的重要著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要聚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深入分析国外话语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和线索,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第六,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方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现在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就是要批判性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实现创新。这就迫切需要挖掘并且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价值理念,并与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结合起来,形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和底色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第七,要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中国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首要阵地。高校聚集着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大量受过良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其中还有大量的党员干部,这为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主体力量。高校具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已经创造了大量关于话语体系建设的成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高校具有自由平等表达、勇于创新的氛围,为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主体力量、理论基础、环境这三者共同构成了高校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基础。因此要高度重视高校在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中的作用,善于挖掘高校的创新资源,推动高校与社会的合作交流,拓宽创新的渠道,丰富创新的资源。总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提升国际话语权为目的,加强学者、研究机构和国家的协同合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不断推动中国的发展,实现“中国梦”。
作者:冯旺舟 李春梅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