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沟通,解除心理戒备
中职院校的学生刚刚经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他们大多思想比较单纯、年龄较小,随着对社会的接触,他们在心理方面逐步出现复杂多变的问题;他们由于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的生活,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表现出更多的不自在,和人相处的时候有很强的戒备心理[2]。所以教师要放下姿态,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变化。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广泛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与学生的交谈和对话中,要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到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应该主动接近和亲近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
(二)合理设置心理教育课程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从教材内容看,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加入心理教育的内容,使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学校也应该注重思想品德课程的安排,这门课程主要是以教育品质修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知识储量不仅会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能够对事物有着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这样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格、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也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集体辅导和个体辅导有效结合
教师是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最佳辅导者,教师要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有效地调整心态,培养他们开朗坚强的性格和乐观稳定的情绪,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使学生可以对教师打开心扉,达到情感和心理有效的交流。教师不仅要对班级整体进行心理教育辅导,也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收集归类和分析,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和教化学生。
(四)采取灵活方式开展心理咨询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时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教师对学生在咨询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质疑要及时解答和指导,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方便后续的研究和探讨。教师还可以开通电话、网络或是专栏咨询等方式,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解决他们心理的困惑。教师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使学生可以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班级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调整方法,也能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开展心理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四川职称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广 飞 单位:江苏省仪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