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给教师们的建议:最浪费时间的地方是课堂。如何使课堂教学变得扎实、有效,体现出教学的精彩性?这就需要教师以多种教学手段辅以不同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兴趣高昂的学习态度,构建互动活泼精彩的教学氛围。
一、在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能使教学高效的方式很多种:激发兴趣、情境教学、巧设问题、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等。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制力较差,教师可在课前及时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在课中理解全文后,教师可以追加较深层次的问题;在课后反馈时,对学生在思考上遇到的难题,教师可以点播进行引导;并提出一些具有争论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辩论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特点、结合语文教材进行教学。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其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即用工具书阅读的习惯,主动克服困难的习惯,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养成学习习惯,还能为课堂实效打好基础。
二、朗读内蕴词句,启发学生想象
朗读是学生以静态的诵读用动态的意境从脑海里表现出来。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必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使学生在初次了解作品后,通过对具体作品亮点进行朗读,以加深对作品文意的理解,从中摸索出主要的作品意境路线,并从路线中揣摩出作品内含的意境深远的含义和独特的审美属性。
例如教学《瀑布》一文时,文中对瀑布的音、形、象、色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写作,宛如将一幅生动立体的画面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如若仅仅是从文字表面去理解,根本无法体会到瀑布的雄伟壮观。只有将语言文字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才能复原并感受文中的画面,才能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倾倒。例如“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等富有动态的词句,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想象气势洪伟的浪花和林风,惊心动魄。由如“一座珍珠的屏”、“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等这些色彩鲜明的语句,构成了一幅青山相映、霞光夺目的美景画卷。此时启发学生,在那青翠的高山之上,瀑布就像白银一样一泻千丈,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泻下的水珠晶莹剔透,宛如无数颗洁白的珍珠混成的屏风。又如教学《罗盛教》文中的第二段这样写道“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有摸到”。其中的“摸”字完全可以训练和培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启发学生:“罗盛教在水中到底是怎么样摸的呢?请问你们能将当时的情境表现出来吗?”同学们经过精心的思考、想象、排序之后,用生动的语言将想象出来的画面讲述出来。部分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之后,滔滔不绝:“水流很急,冰凉的冷水浸湿了罗盛教的衣衫,罗盛教托着沉重的身体在水里一会向前摸,一会向后摸,小心翼翼的在水中摸索着,许久时间也未摸到。”
三、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多思维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通过理解全文或师生提问互动的形式使学生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反应迅速、灵活、敏捷,畅通无阻的找出问题答案。
例如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一文时,文中有一细节这么写道:陈赓在找到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了草地上。陈赓发现小鬼的口袋里有一根硬的、黑的牛骨头,上面还留下了几个牙印。此时的陈赓全明白了,一把将小鬼搂在怀中。其中这个“搂”字蕴含着复杂的心情和情感,也正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教材。根据分析和揣摩陈赓和小鬼这两个角色,引导学生领悟“搂”字:不仅体现了战士之间的真挚友情,还包含了陈赓对小鬼的敬佩之心,以及突出了陈赓的自责、悔恨的心理表现。根据这个细节揭示出红军战士之间的生死与共、患难相助的革命精神,通过这样的引导,以便于增加学生的多发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流畅性的思维。又如教学《麻雀》一文时,稳重讲到一直老麻雀在凶残的猎狗面前的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在文章内容结尾部分,一些同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猎人将狗带走了,但是小麻雀仍然不能飞回自己的窝内,老麻雀也没有办法将小麻雀叼回窝内,那么要是再遇到麻烦该怎么办呢?因此,教师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思维对文章的结尾进行修改和想象。同学们通过思考、小组讨论、交流,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结尾就诞生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展现学生善良、纯洁的心灵,以便于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
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精彩,是新课改探讨比较多的课题。但万变不离其宗,针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需要根据工作实践,应更多地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