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模式的关键点
(一)改革过程中增加了大作业环节,以真实的企业成本核算案例
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繁简程度、有所侧重。在实际中,要求学生具体选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切实体会成本核算全过程,最后形成成本报表。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转换思路、主动去思考和探讨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仅凭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客观、也不全面的做法。
(二)改革后,期末闭卷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70%。卷面的质量
主要在于对命题标准和质量的把握,以往的考试题型一般都是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计算,如选择、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分析、判断能力;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计算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根据本门课程特点,在出题时,在遵循科学、全面、系统、可行等原则基础上,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改革后的考试题型主要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计算题和综合应用题。删除了简答题型,避免了把考试内容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而增加了综合应用题型,这样大大降低了单凭记忆,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题型,同时,加大了计算题和综合应用题的得分比重,此种做法,就是要树立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知识基础的要求进行改变。与此同时,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向去复习。
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总结
通过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这样的命题类型,靠期末临时“抱佛脚”、搞突击复习不灵验了。其结果是,平时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喜欢讨论问题的学生,成绩都排在前面。随着三届学生的考试效果检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不断地意识到,学习成本知识,从专业要求的角度是有用的,这样使学生学习成本管理知识的主动意识、实践意识得到增强。一方面从学生平时大作业完成质量来看,因为和期末成绩挂钩,大家都高度重视,不难看出,学生确实课下下工夫了,想取得满意成绩,就要求必须对所学的课程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把握;另一方面从期末卷面成绩来看,有近10%学生不及格,也反映出对该门课程在进行考试方法改革过程中,肯定有待继续完善之处,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反复实践,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考试方法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多投入、多付出,不能流于形式。考试方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取得收获的同时,离不开任课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默默付出。教师有必要跟踪检查,进行过程监控和指导。近年来,成本管理学教材理论体系日渐完善,但实践内容较为欠缺,成本核算例题缺少关联,使部分学生难以掌握成本核算程序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教师提前要精心选择合适案例,收集素材,认真核算,反复论证,才能分配给学生任务。尤其在完成大作业的开始阶段,实际与理论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经常无从下手。对于学生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要全员辅导,个别问题要单个辅导。最终学生的大作业完成效果如何,同教师的业务水平、实践能力、责任心有很大关系。大作业结束,教师还要为每名学生评定成绩。因此,教师应当树立强化教学、淡化考试的观念,经济管理论文认识到考核只是推进教学的手段而非目的。
作者:刘辉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