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对象与方法
1病例选择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4年确诊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共60例。诊断与入选标准经病理诊断、影像学诊断明确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肿瘤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同时符1988年我国腹水会议制定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标准。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对已用的抗生素及血必净未有过敏史。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既往过敏患者,体力评分(PS)评分>2分者。
2药品与仪器
血必净注射液,规格:每支10mL,批号:10030302,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Immage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产品。
3分组与治疗方法
我院确诊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用抗生素,包括抗感染治疗(先经验性用抗生素,待腹水培养结果回报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营养治疗、保肝抑酸治疗,根据病情输注血浆或白蛋白等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每日2次,疗程7d。
4评价指标
2组患者在诊断肿瘤相关性腹膜炎前,治疗后第3,7天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疗效评价,痊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下降至正常,腹水消退;有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足量抗生素3~5d,症状、体征有改善;无效:用药5~7d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腹水量增多,白细胞计数或分类未下降者。总有效等于痊愈加有效之和。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用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列联表χ2检验。
二、结果
1一般资料
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临床疗效评价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为6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炎症指标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用药7d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安全性评价
试验组患者发生皮肤瘙痒2例,发生率为7.1%。对照组未有明显不良反应。
三、讨论
造成自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释放内毒素刺激机体的炎性细胞,形成炎性介质介导的瀑布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这些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其可促进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4]。肿瘤坏死因子α是最重要的炎性介质,同时还是众多细胞因子的重要启动因子,可通过刺激其它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和诱导其它炎症介质的表达,从而介导微循环障碍[5]。在本研究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腹膜炎发病后短期内迅速升高,在前3d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与对照组相比较,加用血必净后,试验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治疗后第3,7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血必净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在于降低炎症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程度。
白介素-6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低浓度的白介素-6具有中枢免疫介导、神经修复和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白介素-6第1,3天快速上升,经过血必净联合常规治疗7d后,试验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浓度显著降低,说明血必净通过降低患者血清白介素-6浓度,改善急性炎症反应程度。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常常合并贫血症状,其原因有长期摄入不足、肿瘤慢性消耗等。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肿瘤相关性贫血[6]。白介素-6作用于肝,诱导肝合成铁调节素hepeidin,可抑制肠吸收铁及网状内皮组织释放铁,导致造血原料缺乏,其最终导致铁代谢紊乱,影响航空机电论文红细胞的生成,从而导致贫血的发生。本次研究中,抗生素联合血必净可有效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表达,但是否能够有效纠正贫血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樊玉祥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