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一)学会识别地图
认识地图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第一步,学生首先得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知识,才可以正确地去读图。首先,学生要掌握地图的三个要素:方向、比例、图例和注释,还必须要懂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分得清东南西北;其次,要学会换算比例尺,通过换算,脑海里生成一个抽象的距离,形成正确的对比;最后,就是能读懂各种图例和注释,通过图例和注释理解整个地图。这是学生日后能够熟练运用地图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确保学生已经学会这些基础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加强巩固。
(二)学会辨别地图
初中地理的新教材中含有大量丰富多彩的地图,而这些地图又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地图又运用在教材中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这些地图进行整理与分类,并给学生了解每一种种类的地图的特点与作用,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正确、合适地运用地图。
(三)学会阅读地图
学生从地图上直接获取信息依靠的就是阅读地图,如何正确、有效地阅读地图是读图能力中的重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方法,而不是只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彩图,没有一点正确阅读地图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有意识地把地图呈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例如,在讲到“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向学生提问:从东西半球的方向看,中国属于哪个半球?从南北半球的角度看,中国又属于哪个半球?从不同的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然后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地图找出答案,最后再让学生把自己得出的答案与教材上的文字内容对比,看看是否一致。再如,在介绍到俄罗斯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问:俄罗斯的地势是怎么样的?地形的特点是什么?俄罗斯的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地图发现俄罗斯的人口、地势等情况,从而了解到俄罗斯需要进口大量粮食的原因,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地图的良好习惯。
(四)学会绘制地图
当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时,教师就可以训练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了。教师可以通过填充图册的方法培养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示范填图的方法,即教师在黑板上绘图,学生在下面模仿,从而达到熟练理解。等到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有一定基础后,可以给予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在白纸上绘制出相应地图轮廓,从而提高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绘制地图的熟练程度。例如,初一的学生绘图技巧比较低,教师可以先教会学生描绘简单的曲线图、柱状图,和描绘一些简单的山脉、河流的简单轮廓图。等到初二的时候,学生的绘图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试着去绘制中国政区的简单图样,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自己去理解。随着学生绘图能力的不断提升,对学生的要求也要逐步增强,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
二、合理运用地图进行教学
(一)根据教学目标精选地图
地图是学生在学习地理时获取大量知识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且巩固所学习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运用,并灵活、有效地运用地图。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不单自己要会熟练运用地图,还要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练地运用地图。比如,教会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地图,理解地理图表,并且学会简单的填绘,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时可以做到自学地理知识。相对于传统的地理教材,新的教材更多的运用到了图片,以往的黑白图片也变成了生动形象的彩图,添加了更精彩的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自己阅读地图,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且自己想办法通过地图去解决问题。地图的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每一个地图的作用也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精选需要用到的地图。例如,讲到初中地理第四册的时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气温图》《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交通分布图》这六幅图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各章节的要点和难点。
(二)教学过程中图文同步进行
例如,讲到长江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描绘出长江干流图,从发源地画到入海口。在画的时候,画到哪里教师就讲述那里的知识。在绘制长江干流图时表现出长江上游湍急、中游弯曲和下游水深的特点,并同步向学生解释说明。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地理知识是那么的生动,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图可以把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成更直观、更形象、更容易理解的内容,这都是文字内容所无法做到的。因此,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地图,从而最大化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充分掌握地理知识。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课堂,只有把地图和文字有效地、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黄娟娟 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