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对艺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艺术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1引言
创新是国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离不开对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感官熏陶内化为内心的认知和体会,从内部解放思想、灵感,进行丰富的联想,以非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因此艺术素质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艺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创新教育只是通过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理念,或者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课程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模式单一、滞后,学生的创新学习处于被动位置,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另外,现阶段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大学教育体系中非专业的艺术课程是作为选修课出现的,缺乏统一的教学计划与大纲,也没有配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导致艺术素质教育成效不大,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艺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关系
在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中艺术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艺术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发现、改进或重组能力,以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将艺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融入知识的延伸整合、方法的开拓创造、资源的发掘等方面,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的有效途径。另外,与创新教育重视结果不同,艺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是一定时间段内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为其实现结果创造条件。艺术素质教育在开发学生想象力,形成开放性、活跃性思维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创新人才培养可以说是在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有机融合艺术与科学的一种教与学活动。
4艺术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1观察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涵盖了人的各种感官因素的综合能力,例如人的直觉、记忆、感觉等。因此,感官因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其中观察力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其是对外部事物形象的感受、把握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艺术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观察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艺术创造者总是下意识观察、捕捉需要创作的素材,例如杨丽萍的孔雀舞,就是在生活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创作出来的艺术精品。通过艺术素质教育,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让学生重新认识和感受大自然和身边习以为常的人与事物,形成新的感悟和理解,拓宽自身的思维空间。
4.2想象力的培养
由于艺术具有自由的特征,本身就是一门想象的艺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想象力,所以艺术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欣赏艺术作品,需要集中注意力,专注地欣赏,通过外在的艺术形式,引起你的想象、记忆、思维等心理的反映。再如在欣赏音乐、美术等作品时,声音、色彩会刺激学生的感官,再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性格等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与艺术作品形成共鸣。历史证明,很多发明也得益于想象的启发,例如电话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等。艺术素质教育中想象的空间非常宽阔,通过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会逐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4.3灵感的培养
直觉是灵感的直接来源,人的大脑会通过直觉直接反射新的形象与思维,我们说直觉是高于一般感觉的高级理性感觉。艺术素质教育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使学生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灵感,通过不断的感悟来获得直觉和灵感思维,进而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4.4个性的培养
个性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展示学生独特能力的方式,只有学生内在的独特想法、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才能将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激发出来。而艺术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鼓励个性的发展,并为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在对学生在进行艺术素质教育时,需要学生置身于历史境地,去体会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艺术作品的内涵延伸或拓展,进而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新作品。
5结束语
总之,创新教育对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改革,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必须强化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灵感以及独特的个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为更好的开展创新教育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白强.大学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意义、问题和建议[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9-221.
[2]石娟娟,潘红,刘月秀.试论艺术素质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5,(10):38,111.
[3]雷电.浅谈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结构与创新教育[J].大舞台,2010,(9):202-203.
作者: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