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1年6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共有留守儿童53471名,比2007年增长了61.6%,其中0-6岁的学前留守儿童占24.13%。学前留守儿童是指0-6岁的幼儿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工作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父母或亲友代行使监护权的儿童。[1]学龄前期0-6岁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这时期是儿童成长发展、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聚少离多,使得他们在心理、行为、情感、个性的发展中都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存在着一些缺陷,这必然导致留守儿童教育比非留守儿童教育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做好朝鲜族学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延边地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安全的依恋关系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提出的依恋,就像维他命、蛋白质对生命和健康起决定的作用一样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依恋是每个孩子在生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指儿童和抚养人(通常为母亲)之间所形成的由爱联系起来的情感上的情感体验。孩子如果在6个月到36个月期间能与养育人形成稳固的情感连接,形成安全的依恋,将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性基础,这不仅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在延边地区0-3岁朝鲜族儿童主要是以家庭内的教养为主,因父母的外出务工学前留守儿童缺失的爱,让他们失去了形成安全型依恋最重要的基础,多形成不安全依恋,这使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通常学前留守儿童是由外婆和奶奶家轮流带养,一周放在爷爷奶奶家,一周放在外公外婆家,或由其他抚养人轮流带养,这是留守儿童家庭带养中的普遍情况,但是这种带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孩子进入陌生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稳定的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需求,孩子越小对环境稳定性的要求越高,而留守儿童轮流带养刚刚要适应环境又换了新的环境。父母的外出务工也许是为了能给子女更好的教育,有的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母的爱,留守儿童基本上都对父母缺乏积极的情感反应,特别是对母亲缺乏应有的母子依恋。为了能够让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0-3岁期间给留守儿童尽量选择能够长期的固定的抚养人,能够积极给予孩子“母爱”,且能对孩子反应非常敏感的人,当孩子处于不适状态时要能及时解除,使孩子对这样的依恋对象产生信任感。倘若孩子长期处于不利的养育环境则难以形成安全的依恋导致依恋障碍“依恋缺失综合征”。
二、家长的素质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关键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其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孩子什么样的未来。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来说,就像是土壤与禾苗的关系,家长的素质对孩子的影响和熏陶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朝鲜族家长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教育,素有卖黄牛也要供子女读书的传统。学前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地家庭教育。外出务工的朝鲜族青壮年中大多数是年轻的父母,她们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一方面是希望给下一代教育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她们觉得趁孩子小外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少一些,孩子小时只要吃饱穿暖就行,因此多数家长都是选择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很少关注这时期的孩子除了身体的生长发育外心理的变化和精神的需求。据统计延边地区留守儿童与父母中一方生活的占40%;与祖父母生活的占40%;与亲戚、朋友抚养的占10%:其余10%是托付给全托。朝鲜族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基本上是50-70岁的老人,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大多倾向于用以往的经验来应对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不仅要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要开发孩子的身心潜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长期与祖辈或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较少接受新鲜事物,尤其是抚养人在教养态度、教育观念、期望值和教育方法等育儿意识存在着很多误区和盲区,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高素质家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对孩子具有示范作用。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能够得到父母家庭教育的孩子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出“兴趣广泛”、“情绪稳定健康”和“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而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则表现出“叛逆”、“冷漠”和“倔强”。
三、学前儿童的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合作共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正式提出,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在我国的学制体系中,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制中的基本环节,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通过各方面努力延边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这几年取得功效,据统计2013年,延边地区共有幼儿园300所(公办68所,民办232所),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8.4%,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1.3%,比全国高出13.8个百分点,地区政府也努力尽可能地保障学前留守儿童接受幼儿园教育机会。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儿园一方面所能单独胜任的,必须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发展主要是整合从两种场所所获得的学习经验的结果,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优势。幼儿园教育是专业的教育,是幼儿探索世界的第一课堂,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其专业性与服务性给家长提供科学的教养指导。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家园工作的重要载体,家长在家庭中营造与幼儿园教育一致的教育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进一步强调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世界上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2]
四、良好的早期教育在促进孩子的发展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早期的养育和教育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影响,就好比盖房子,6岁以前你的地基打得多长多宽多深,它决定了6岁以后能盖高楼大厦、还是只能盖经济适用房,还是只能盖茅草房。就在母体中的胎儿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无知、无能,而是随时提醒人们关注他的存在,也激发人们去思考,怎样让胎儿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提出,若以17岁的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这时期是为其设定正确发展轨道的最佳时机,是智力发展、学习语言、个性形成以及开发身心潜能的关键时期,对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日益严峻的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让朝鲜族留守儿童的家长们的功利心空前膨胀,他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父母的经济资助让孩子去参加各种特长班,兴趣班。让孩子参加特长班是件好事,但前提是孩子自己要愿意去,真正是出于孩子自己的兴趣,千万不要强迫,不能让他们觉得参加这些特长班很痛苦。3-6岁孩子是智力开发阶段,而不是知识灌输阶段,只有适时又恰当的早期教育才能对学前儿童未来的智力水平、行为习惯、性格特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朝鲜族家长只关注孩子是否得到早期教育的指导,却忽略自身早期教育水平的提高。只有让学前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充分发挥家长实施科学的早期教育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相比,基础差、发展慢、质量低。延边地区朝鲜族学前教育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为朝鲜族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研究和探索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地确定学前教育发展的行动路线,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延边地区学前留守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孩子的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红姬 单位: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