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分析
[摘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时会遭遇到第一学历歧视,他们承受着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双重压力。这让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时困境重重: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消极对待求职机会、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通过法律手段为大学生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消除偏见、学校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普通高校大学生提升自己的实力是破解这些困境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第一学历歧视;污名;普通高校;就业
一、第一学历歧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之痛
第一学历歧视是指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为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否则不予考虑。甚至有的985或211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都会因为第一学历不是985或211高校而被拒之门外,即遭遇“学历查三代”的尴尬。早在2012年10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一位应届博士毕业生“hebaiyun”在校园论坛发帖《谈本科非“211”“985”的博士找工作问题》,痛陈部分招聘单位唯“出身论”的用人标准。帖子称,寒窗苦读20余年,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戴上博士帽,却因本科“出身”非985、211高校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此帖一发,立即引发了人们对于第一学历歧视的关注。第一学历歧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用人单位在其招聘条件中明确要求应聘者毕业院校为985或211高校。第二,毕业于985或211高校的学生将被优先录取。第三,对于非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设置更加苛刻的招录条件。[1]如湖南省发布的《2015年湖南省选调生选拔工作相关要求》中明文写到,长沙市、益阳市要求考生必须是985、211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株洲市、湘潭市、张家界市、娄底市、常德市、怀化市、永州市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要求报考部分岗位的考生必须是985、211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2]此外,不少用人单位在其招聘条件中明确写出类似“优先考虑985或211高校的学生”“非985、211高校的学生还需拥有**资格证”的字样。甚至•48•2016年第6期总第345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毕业于985或211高校的学生都可能会享受到更加优厚的待遇。如海口鼓励企业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对引进人才予以购房补贴,国家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在海口市工作并缴纳3年(含)以上社保的,购买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政府予以不超过2万元的住房货币化补贴资助。[3]针对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学历歧视问题,教育部办公厅2013年4月16日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严禁发布含有限制“985”或“211”大学等字样的招聘信息。由于反第一学历歧视相关规定的出台,目前第一学历歧视呈现出隐形化趋势,逐渐演变成大学生就业中的潜规则。以前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上会直接注明“重点大学毕业生”的“门槛”限制,但近几年来,随着对就业歧视打击力度加大,这一条件逐渐从台面上消失。无论是对内的文件还是对外的招聘简章,都不会把院校限制写入其中,但“985、211院校优先”基本是一条隐形标准。[4]有的企业表面上不设置关卡,但在简历筛选时对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暗中设卡,或者在面试中以其他理由淘汰非985、211高校的求职者。[5]在残酷的就业市场中,第一学历歧视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之痛。
二、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普通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双重压力
第一学历歧视之所以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存在工作能力污名。一项有关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内隐污名的研究显示,人们认为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差,而985、211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强。[6]污名是一种标志或标签,表明被标记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属性,导致其个人价值受损,社会身份被贬抑,其本质就是对被污名者的消极态度,由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三要素组成。[7]社会大众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的刻板印象通常包括专业技能欠缺、工作不认真、没有创新精神、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有偏见的人会赞同这些负性的刻板印象,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产生这样的偏见:“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就是差。”偏见继而导致第一学历歧视行为的发生:“拒绝普通高校大学生。”根据指向对象的不同,污名分为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公众污名是大多数社会群体对被污名群体持有刻板印象、表现出敌对行为的现象。上述污名现象即为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又称为内化的污名或感知到的污名,是当人们内化公众污名时产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丧失,指的是被污名群体成员将污名化态度指向自己而产生的反应。[8]当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遭遇到第一学历歧视,他们势必感知到社会公众对其工作能力的公众污名。久而久之,普通高校大学生也会将这种公众污名内化,从而产生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自我污名,认为自己工作能力不如985、211高校大学生。内化了污名态度的普通高校大学生会将偏见转向自己,赞同有关自身的消极刻板印象:“对!我就是很糟糕,我就是不如985、211高校的大学生。”自我偏见会导致负面的情绪反应(如低自尊和低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歧视行为。研究也证实,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自身工作能力存在自我污名,即普通高校大学生也认为自身工作能力差,985、211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强。[9]
三、第一学历歧视背景下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在第一学历歧视背景之下,普通高校大学生承受着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双重压力。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困境。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
由于招聘单位偏爱985、211高校的学生,原本稀缺的就业机会往往被985、211高校大学生所占据,致使普通高校学生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困境。首先,定向招聘让普通高校学生缺少应聘的机会。一些好的招聘单位往往会直接进入985、211高校选拔人才,而进入普通高校的寥寥无几。有调查显示,超九成以上的上市公司都会进入985或211高校进行校园招聘,而进入非985或211高校招聘的单位不足10家。[10]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都会列出与其专业对口的高校名单,其中211高校和985高校等重点高校占据了名单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11]其次,“院校出身”是很多招聘单位简历筛选时重要的隐形标准。有的招聘单位只收985、211高校学生的求职简历,普通高校学生连递交简历的机会都没有。多家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应届生所属院校的等级在简历筛选环节会起到很大作用。不仅是校园招聘,即使是实习招聘,首先都是挑出985、211院校学生的简历,其次才会在这些简历中选择专业对口的应聘者安排面试。[12]不少招聘单位在收简历时首先看高校,985、211,还是省内重点,或者是一本、二本,“简历关”难过是二、三本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求职之困。[13]再次,招聘信息定向投放让普通高校学生可能连招聘信息都接触不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方式上已经由大肆铺开转到了定向投放。以工程岗位为例,公司可以通过某个重点高校建筑学院的就业老师,直接将招聘信息投放到班级群中。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是该校学生,求职者甚至连相关信息也接收不到。[14]由于不是985、211高校学生,连最基本的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新华每日电讯曾评论这一现象时说“如果不是(985、211高校毕业生),对不起,你根本没有入围的资格。既然没有入围的资格,再多证书又有谁会在意?这些证书抵不过一纸学历、学位证书。对于应聘者来说,学校和学历是他们的敲门砖,当他们连敲门的资格都没有时,他们如何证明自己,如何表现自己?”[15]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消极对待求职机会
污名会导致被污名个体自尊降低[16]、行为表现较差[17]。普通高校大学生承受着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双重压力,污名会让他们在就业时自尊降低,消极对待求职机会,这成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另一困境。首先,污名让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求职失去信心。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遭遇到了第一学历歧视,屡次受挫以及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自我污名都会导致他们在求职时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就是很糟糕。由于担心自己在求职时再次遭到拒绝,不少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应付了事,甚至主动放弃求职机会。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普通高校大学生一说到找工作就灰心丧气,还没开始找工作就断定自己一定会失败;有的学生即使勉勉强强去参加了招聘会,也畏畏缩缩,不积极主动推荐自己;有的学生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错过了不少求职机会。其次,为了缓解污名的负面影响,致使有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失去诚信。由于普通高校学生在求职时会遭遇到“简历关”这道门槛,这让有的学生不惜“铤而走险”“注水”简历(伪造实习经历、学生干部经历和奖学金),以求得笔试面试的机会。[18]甚至有学生认为“简历不造假,十足一大傻”。[19]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一方面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却消极对待求职机会,这让他们在求职的道路上更加举步维艰。
(三)普通高校大学生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
污名具有外溢效应[20],即只要个体受到了污名的威胁,那么个体在脱离该情境后的任务中也依然会表现出行为上的损害。[21]虽然工作能力污名是针对工作情境、求职情境而言的,但由于外溢效应的存在,导致普通高校大学生在非工作行为、非求职行为上也表现出行为的损害,最典型的表现是致使他们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虽然大学生求职一般是在大四才开始,但几乎所有的大学生一踏进大学校门就开始关心毕业以后的工作问题。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第一学历歧视,感受到人们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存在工作能力污名。加上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一污名身份从一进大学校门开始就固定了,没有改变的可能。于是不少普通高校大学生感到前途一片渺茫,对未来灰心丧气,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程斯辉指出,校历歧视把人向上的追求与进取定格在求学的学校之身份上,无异于以人生的第一步且对未来无从知晓、无从把握的第一步来判定人的命运。时下,校历歧视正在把人向上奋斗、努力的热情慢慢地扼杀和冻结,许多毕业于非重点高校、非“211”、“985”高校的学生无奈地哀叹:选择只有一次,努力也是白搭。[22]由于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这可能导致他们荒废大学学业,在毕业时专业技能缺乏、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求职的困难。
四、第一学历歧视背景下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出路
学变为要上好大学:能上二本的希望通过复读考上一本,能上一本的希望考上名校。[23]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曾指出第一学历歧视不利于社会选拔多样化人才,也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对实现高等教育结果公平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24]我国有2000多所普通高校,985、211高校仅有112所。201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765万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军中,普通高校大学生是绝对的主力军。在第一学历歧视客观存在的背景下,探寻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出路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法律保障: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第一学历歧视是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权利的一种侵犯,因此从法律上保障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教授罗和安认为,缺乏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有力的反就业歧视行政措施、健全的反就业歧视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现象仍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25]当前,虽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有关于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款,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目前,我国的就业平等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项停留在纸面上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立法不完善以及法律实施不理想两个方面。[26]因此,政府应该加强有关就业的立法,尤其是要出台《反就业歧视法》,从法律上保障普通高校大学生享有与985、211高校大学生同等的就业机会和条件。同时,政府加强监管,对于招聘单位将学历歧视隐形化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对于遭遇学历歧视的大学生给予及时的救济和帮助,切实营造出公平的就业环境。
(二)消除偏见:不戴有色眼镜看学生
作为招聘单位,要消除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偏见,不要以校取人。大学生毕业于985、211高校还是普通高校,主要是由四年前的高考分数决定的,这并不能代表其四年后大学毕业时的工作能力。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齐绍平认为,不能说985、211高校的学生就比非985、211高校的学生优秀。[27]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认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可变因素也还很多,如果仅仅依靠中学毕业时的高考成绩,就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的未来固化下来,既不科学,也不负责。[28]因此,招聘单位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普通高校学生,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普通高校学生,而是要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出德、才选拔标准,通过对应聘者实行严格的考核,择优录取。正如罗和安教授所说,“招人选才时,可以对能力提出要求,但不应对身份做出限定”。[21]
(三)就业指导: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作为普通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首先,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校要给学生普及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识别和应对就业中的各种歧视(包括第一学历歧视)。其次,提升学生求职效能感。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工作能力自我污名,可以通过优秀学生求职成功案例分享、自信心训练等措施提升学生的求职效能感,消除自我污名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步入职场。再次,提高学生求职技巧。如对学生进行面试技巧培训、简历制作培训等;帮助学生分析求职岗位的需求,让学生找准就业目标,并学会针对不同的公司有的放矢。最后,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在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逐渐明确未来职业的规划,更早地为就业做好准备。
(四)提升自己:用实力打破污名现象
作为普通高校大学生,面对第一学历歧视,抱怨不公平是没有用的,用实力证明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毕竟“学校不过是一张火车票,985、211是软卧,一本学校是硬卧,二本学校是硬座,三本学校是站票,专科学校的只能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这就要求普通高校大学生不要自轻自贱,而是要在大学期间扎扎实实提高自身素质,拥有较强的实力才是打破工作能力污名的真正利器。
参考文献:
[1]汪栋、董月娟.博士生就业市场“第一学历歧视”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05):82-85.
[2]唐湘岳.选拔人才,只唯“985”“211”?[N].光明日报,2015-3-21(1).
[3]海口教育网.高校毕业生,海口工作缴社保3年购新房最高补2万元.
作者:沈潘艳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体系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愈发普遍,随之,“就业难”也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虽然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外界因素很多,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心里素养,往往才是就业最关键的原因之一。为了能很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探析,旨在找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误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心理
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如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看待大学生就业心理,值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考和探索。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析,可以更好的进行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通过学习和辅导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其个性的独特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1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1.1期望过高
期望过高的就业心理是指一些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一方面在于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的时候,更多的人倾向于薪酬高、福利好、吃苦少的无压力工作,对于社会更多的基础性的、底层的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都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总想要最好的工作,没有真正的对自己、对工作的一个正确的态度,一份责任心。另一方面是对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估计的不足,好高骛远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很好的工作,也就产生了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待遇和其他相关报酬没有达到自身期望值的现象,身边有同等就业的同学有很好的工作待遇就期待于自身,没有结合实际,所以就会造成大学生“好工作找不到,一般工作嫌不好”的就业困局。面对现阶段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应该放下身段,积极从事基层工作,打好基础。
1.2规划不充分
大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不能正确评估自身能力和思考兴趣导向以及就业意向,容易受到同学就业和社会大众心理等因素影响,盲目跟从就业。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缺乏针对性,降低了求职的成功率。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求职就业,也为国家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形成了一定的缺失。
1.3就业恐惧
就业恐惧症,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产生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自己想干什么,从而开始惧怕和恐慌。有些甚至在学习后认为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还不足以应对工作,工作能力不够优秀,没有办法面向社会激烈的岗位竞争,这种不自信直接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同时不敢主动的推荐自己,没有办法主动积极地去竞争用人单位的不同岗位,这样无形中就丧失了其主动的优势。这种状态下无形中就使大学生本人陷入了就业难的困境,他们无法根据就业的压力和形势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自身优势与“短板”。
1.4压力过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日渐激烈的就业竞争,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就业结构化矛盾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导致大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
2大学生就业心理成因分析
2.1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系统性的就业指导,而且学校是将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的一个桥梁,高校作为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大环境下,学生们在认真刻苦学习知识的同时,内心也在逐步成熟,各方面抗压能力逐步加强。所以,进一步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觉悟,不仅能帮助大学生顺利缓解就业方面的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还可以为高校本身提高综合就业率。
2.2家庭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增大
家长作为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分子,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家长将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理想施加于子女完成,却忽视了家庭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带给子女的心理压力越大,盲目给子女定了发展的方向。于是大学生忽视自身能力水平,盲目选择标准高、层次高的招聘单位或岗位,结果增加了就业失败的可能性。
2.3大学生对就业没有充分的准备
面对各种各样的招聘会、招聘信息,大学生能否正确的过滤就业信息,找到合适的岗位,成为了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挑战。往往大学生会由于心理准备的不足导致一遇到问题就退缩,没有自信面对,从而和别人对比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缺乏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反反复复,内心落差越来越大,心理问题大于能力问题,导致就业愈发困难,此时更应该多注意来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抗压能力,使其更好的直面压力,增加自身下意识的锻炼心理抗压的能力,不断增强自信心,以良好的就业心态,来抵御外来世界给予的压力,使其自身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面对就业,早日就业。
作者:山珊 韩沂桓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取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法对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从个人属性、人力资本、先赋资源、物质资本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政府等四个角度提出相应建议,促进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取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取向;影响因素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研究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稳定。本文采用网上问卷的形式进行随机抽样,以山东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涉及不同学院、专业、性别、户口等等,本次问卷共回收102份。根据有效问卷进行样本信息描述,以及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深一层次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取向分析
大学生就业取向属于一种心理上的范畴,指大学生对于找工作的一种心态、观念。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可以从就业去向和就业期望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去向
第一,企业求职。企业求职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所选择的去向。企业求职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可供选择,更早地步入社会,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减轻父母亲的负担。第二,继续深造,如考研、出国等。考研的原因有的是对学科感兴趣,或者迫于当前的就业形势、父母的压力,或仅仅为了获得学历。第三,公务员和事业编。近几年考公务员和事业编的热度一直持续不降。公务员、事业编工作较为稳定,福利保障好,工作环境舒适。第四,创业。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这既有利于减轻自己的就业压力,也可以带动社会人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期望
1.就业地区:样本中期望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的大学生比例为53.92%;希望在家乡就业的比例为34.31%;期望在中西部以及农村的比例均为1.96%。大学生所期望的就业地区呈现出地域的不平衡,较多的毕业生选择在东部沿海就业,这也就造成了东部地区就业人数供大于求,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就业供不应求的形式。2.就业单位:样本中期望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31.37%,其次是自主创业所占比例为24.51%,再次是期望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所占比例分别为19.61%、11.76%,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想去大中型企业,期望较为稳定的、福利待遇较好的工作。其次,想要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大,看出现在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3.就业薪资:样本中期望工资为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55.88%;期望工资为4000-5000元的比例为27.45%;期望工资为3000元以下所占的比例为16.16%。由此可看出,期望工资为5000元以上的大学毕业生超过了样本的一半,就业工资的期望相对较高。由上述对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地区、就业单位、以及期望工资三个方面的就业取向分析结果来看,大学生期望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期望去工资更高、待遇更好的单位工作,所期望的工资偏高。大学生这样的就业取向在外界就业形势不好的基础上,更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因素分析
不同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不同,如对于大学生选择企业求职来说,他们所期望的就业地区、就业单位、期望工资是不同的。
(一)个人属性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
个人属性是指个人所固有的、不会发生改变的本质特征。本文从性别、生源地、专业等三个方面来分析个人属性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1.性别因素:调查样本中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大部分选择东部沿海地区和家乡就业。男性大学生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所占比例为58.49%,女性大学生所占比例为48.98%,男性大学生选择在家乡就业所占的比例为32.08%;女性大学生所占比例为36.73%。由上述分析结果看,男性大学生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所占的比例大,男性大学生可能会更想去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就业。而较多女性大学生更期望留在家乡就业。性别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地区。2.生源地因素: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想创业的比例最高为44.44%,而县城和农村的这一比例较低,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家庭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相对较好,社会关系更加广泛,可以为子女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信息。来自农村和县城的毕业大学生,期望在党政机关的比例最高为33.33%,他们相对于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的资源相对较少。大学生生源地的不同对期望就业单位有影响。3.专业因素:文科和理工科大学生期望的工资差异较大,文科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明显低于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最大,为75.47%,期望在工资在4000-5000元工资的比例仅为16.9%。文科大学生期望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4.69%,期望工资在4000-5000元工资的比例最大,为38.78%。理工科的知识相对于文科来说,更加偏向于技术性、应用型,国家发展离不开理工科的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创造社会价值,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本是指大学生在教育、经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技能的积累,高校的教育以及大学生自我的投资都对大学生就业资本有很大影响。本文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以及工作经验(兼职、社会实践)等三个方面来分析人力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1.学习成绩因素:样本中成绩很好的大学生选择党政机关所占的比例为57.14%,随着成绩越来越差的大学生选择这一岗位的比例越来越少,成绩好的学生会有更大的人力资本。成绩较差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所占的比例最大,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找工作方面或许会有些劣势,他们更想通过创业等方式就业。大学生成绩的优异对期望单位有影响。2.学生干部因素:在当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中,期望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52.94%,期望工资在4000-5000元所占的比例为35.29%;在没有当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中,期望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56.47%,期望工资在4000-5000元所占比例25.88%。由上述分析结果看出,大学生是否当过学生干部没有对期望工资产生影响。3.工作经验因素:期望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工作经验非常多的所占比例反而最少为50%,工作经验非常少的所占比例反而最多为66.67%。工作经验多,或许知道工作的艰辛,也了解一些工作基本的工资,更现实一些。大学生工作经验的多少,对其期望工资是有一定影响的。
(三)先赋资源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的先赋资源一般是指家庭给予的资源以及社会关系,本研究主要从家庭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先赋资源来阐述的,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方面来分析先赋性资源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1.家庭背景因素:所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家庭背景重要的大学生占55.89%,认为重要性为一般的大学生比例为29.4%,认为家庭背景不重要的大学生仅为14.7%。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家庭背景对于就业来说是重要的,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就业的资源,比如更容易获得就业信息,更容易找到工作等等。2.社会关系因素:由调查结果来看,约70%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关系对于就业来说是重要的,认为重要性一般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25%,认为不重要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仅为4.5%。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这一资源,在就业中可能会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就业渠道、就业机会等。(四)物质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本研究中大学生就业的物质资本主要是从家庭的收入来进行分析的,家庭收入对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有一定的影响。对家庭月收入与大学生期望月工资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出,大学生家庭月收入与大学生期望月工资有相关关系。家庭收入较高的大学生所期望的薪资更高。
三、优化大学生就业取向的政策建议
(一)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取向,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首先,大学生要树立一个合理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应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市场的需要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不要眼高手低,应先就业后择业。其次,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素质等就业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方面应该稳扎稳打,同时要学以致用,积极开拓创新,这样才有更大的资本去获得更好是我工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学习怎样与人良好的沟通,扩大朋友圈,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锻炼自身的能力,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
(二)挖掘和利用家庭资源,重视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背景与其衍生的社会关系对于我们就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为大学生提供最可靠的就业资源。首先要挖掘和充分利用家庭这一资源,这样可以降低在找工作时花费的就业时间、金钱、精力等成本。目前仍有很多家长来决定孩子干哪一行,做什么工作,虽然父母经历过找工作的经验,听取父母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是不要完全忽视市场需求、以及自己的期望爱好。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完全忽视孩子在就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不能及时的疏导孩子就业的心理压力。所以应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合理的就业取向,在由孩子自主决定时,结合家长指导以形成良好的就业取向,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市场需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一个合理的就业取向,根据实际情况来择业。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如成功校友的讲座,定期心理辅导,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一个合理的就业观。另外,学校应和校外企业单位合作,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
(四)政府制定政策重点扶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首先政府应增加就业岗位,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合理的就业市场机制。通过出台政策促进就业市场形成公平就业的氛围,引导大学生减少使用不合理的就业方式就业。然后政府根据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及地区性矛盾,对在中西部地区以及贫困山区、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对基层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如减少税收、资金补贴等等。最后政府应形成正向的舆论向导,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取向,公务员、事业编等工作虽好但是岗位太少,不要以旧的思想观念来束缚自己,要形成新的就业思维模式,根据社会的需要实现自身价值。
作者:张文娜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就业竞争中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处于劣势,因此容易产生自卑、自负、依赖心理较强、就业观不正确、盲目攀比等心理问题,不利于她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学校和个人应该根据女大学生特点开展多样化的就业心理辅导,保障女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就业。
关键词: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仅2016年一年,毕业生人数就达740多万。学校与学校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就业压力极大,使得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女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
一、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自卑心理民办高校女大学生普遍能够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劣势地位,但是主观不肯努力,遇到竞争激烈的环境就忧心忡忡,不敢直视自身的缺点。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生源的民办女大学生,面对就业竞争显得惊慌失措,难以适应工作需求。(二)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学生相反,有的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对自己估计过高,自我感觉良好,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方面更倾向于大城市、事业单位或外企等。就业目标达成难度大,学生情绪就容易产生波动,受到打击后易患抑郁等心理疾病。(三)依赖心理较强现阶段的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对家长和教师依赖程度较高,严重缺乏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们当中很多缺乏就业积极性,不懂得自主选择就业方向,只是一味地寻求家长、教师的帮助。还有一些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希望企业主动找自己。(四)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对就业和择业没有系统的规划,对自己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清楚,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错误的就业观念导致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赶不上社会发展。就业观念不符合实际社会大环境,盲目选择,不合实际。(五)盲目攀比部分民办高校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成绩好就可以找到比别人更好的工作,其实,如今的用人单位并不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民办高校女大学生依然抱着唯分数论的想法择业,与其他学生进行盲目的攀比,必将会错过许多好的就业机会。
二、应对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
(一)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就业辅导针对个别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开展就业辅导,共性问题开展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可采用一对一的辅导方式,也可以采用网络、电话等形式。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自我认知有偏差,借助个别辅导可以摆脱其错误的就业心理和观点,使其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从而正确就业。(二)加大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课程力度目前,在对民办高校女大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辅导时常采用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等方法。对不同年级开设的课程侧重点不同,理论结合实践,做到因材施教。(三)就业前进行科学的兴趣与职业心理测试专业的兴趣与职业心理测试这一人才测评体系是以心理学和统计学专业为基础的,对于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四)在校期间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就业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开展社会调查走访,可以让民办高校女大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和工作环境,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增强适应能力,培养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期望值过高或过低不利于民办高校女大学生成功就业。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应该从大形势出发,不应该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眼前,不能盲目清高,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去求职。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必须要从思想认识上排除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自己的就业方向。
三、结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向应用型转型,大部分民办高校本身定位就是应用型高校。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应摆脱“高级专业人才”的思想,从基层做起,踏实进取。在就业时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职业、方向,把握机会,面对现实,不断挑战、完善自己,以最终实现自身价值。
作者:赵晓军 王丹 王立静 常明宁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第五篇:城乡大学生就业状况对比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热点,全国高职院校每年约有350万毕业生,女生约为170万人,来自农村的女毕业生超过100万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势在必行。调查出现,高职院校农村籍和城市籍女生在就业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解决系列就业难题,就要研究影响她们就业状况与初次就业率的因素,提出完善就业政策、加强立法、加大就业指导力度等举措建议,以提升农村籍高职女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她们的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高职院校;城乡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对比研究
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进程中,高职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有1327所,每年毕业生人数已超过本科毕业生人数,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中第一大就业群体。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认为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86.8%,其中,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出三分之一,这充分说明在就业问题上,在稀缺的岗位资源面前,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而农村籍女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感觉更加突出。对比城市籍女大学生来研究影响她们就业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湘潭地区高职院校部分毕业大学生,按政府、行业、企业、民办等不同办学主体,以及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类别,分别对湘潭医卫职院、湖南城建职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电器职院以及湖南软件职院等高职院校部分农村籍和城市籍女生发放调查问卷。
(二)问卷情况
本次共发出550份问卷,按照学校农村籍女大学生所占比例进行发放。由于湘潭医卫职院农村籍女大学生比例超过80%,湘潭医卫职院发放问卷比例约50%,发放问卷为230份,其他四所职院分别发放调查问卷80份。每所职院随机抽取不同专业一个班级的毕业生进行调查以确保操作的可行性。回收问卷445份,问卷回收率为81%。有效问卷中湘潭医卫职院样本量198份,湖南城建职院样本量60份,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样本量62份,湖南电器职院样本量60份,湖南软件职院样本量65份,其中女大学生为342人,占76.8%,男大学生103人,占23.1%;城市籍大学生230人,占51.68%,农村籍大学生315人,占70.78%;城市籍女大学生98人,占22.02%,农村籍女大学生244人,占54.83%。以上作为调查对象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有一定的代表性,男女比例以及农村籍女大学生与城市籍女大学生所占比例适中,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包,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调查方法
由相关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处将调查问卷以QQ或E-mail发放电子档给参加本次调查的毕业生,然后按计划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电子问卷回收;回收后对全部问卷逐一审核,其中有41份问卷没有收回,还有64份问卷不符合要求,因此,最后有效问卷为445份。
(四)调查内容
对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分类,大致分为客观的政策环境与主观的个体差异两大类别。前者的影响具有共性和普遍性,后者的影响则因人而异。因此本文使用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成长环境、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就业信心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
(一)城乡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比较(见图1)(二)城乡女大学生成长环境比较(见图2,3)
三、调查结论及分析
通过前文对农村籍和城市籍女大学生在成长环境、就业渠道、观念、期望、信心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可明确农村籍与城市籍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一)农村籍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低于城市籍女大学生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城市籍女大学生平均初次就业率(81.63%)比农村籍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67.21%)高14.4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在就业形势整体严峻的情况下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劣势,其结果一方面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增加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影响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农村籍女大学生成长环境比城市籍女大学生差
从图表可以看出,农村籍女大学生中近70%有留守经历。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农村籍女大学生家庭占69%,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城市籍女大学生家庭仅占6%。而这些有留守经历的女大学生大部分是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亲戚一起生活,从小缺乏父母照顾,缺少温暖,一般会出现孤独、任性、冷漠、敏感等人格特质,其就业的耐挫折能力不强,这是影响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此外,农村籍女大学生父母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城市籍女大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至少在小学文化以上,而农村籍女大学生母亲的文化程度为小学文化的占到了28%,初中文化的农村籍女大学生的母亲占55%,同等文化程度的城市籍女大学生的母亲占11%,而高中文化以上的农村籍女大学生的母亲仅占15%,城市籍女大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层次的占到了80%。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多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女子教育问题,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运动中最大的难关。”[1]母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可是农村籍女大学生母亲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5%,这极大限制了农村籍女大学生的提升空间。
(三)农村籍女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源较城市籍女大学生少
农村籍女大学生可依赖的社会关系极其有限,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城市籍女大学生拥有更多优势,其父母无论是在职务范围还是亲友等范围,都能够给子女带来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在就业过程中,农村籍女大学生能够得到亲朋好友帮助的仅占9.42%,而城市籍女大学生占到了46.93%,可见丰富的社会资源本身就是能够顺利就业的“筹码”;社会资源匮乏的农村籍女大学生只能依靠学校推荐,去现场招聘会应聘,由于她们的交际沟通、形象设计等能力的欠缺,胆小、害羞的农村籍女大学生难以受到招聘单位青睐。此外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意识保守,方便、快捷的网上求职这一就业途径只有15.57%的人选择,大部分学生选择去现场招聘,缺乏招聘技巧的农村籍女大学生的求职成功率较低。因此,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只有依靠政府支持、学校指导与自身努力,三管齐下才能促进她们顺利就业。
(四)80%以上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或多或少遭遇过就业歧视
农村籍女大学生遇到的就业歧视更严重,在传统观念主导、法制不健全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农村籍女大学生更容易成为社会歧视的对象。因此,在更加注重社会平等、公平、和谐的今天,要保障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权利,为她们顺利就业提供有利的舆论氛围和有力的法律援助,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理由的就业偏见与歧视。
(五)农村籍与城市籍女大学生就业意向有较明显的差别
农村籍女大学生有77%的人选择到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到大型国企或外资企业的只占到9%,而城市籍女大学生有41%选择到大型国企或外资企业,这种差别一方面说明,农村籍女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和成长环境及经历的影响,比较看重稳定和“铁饭碗”,城市籍女大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比较开放、家庭条件较好,因此在就业时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这符合她们的特点。其次,城市籍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继续深造的占到20%,农村籍女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和继续深造的仅占7%。这也反映出农村籍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淡薄,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与挑战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基础较差,在创业过程中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同时也经受不起“失败”的折腾。[2]还有9%的学生处于等待当中,她们思想非常简单,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能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等着好岗位来找自己,缺乏主动性和敢闯敢试的精神,人为地缩小了就业范围。
(六)农村籍女大学生较城市籍女大学生更看重就业环境
77.8%的农村籍女大学生选择到大城市、发达地区就业,33%的城市籍女大学生愿意到边远地区及农村就业。农村籍女大学生不愿回农村就业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她们考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大部分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偏远地区工作。绝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专业对口是就业应该考虑的因素,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籍女大学生有54%认为在就业中专业对口很重要,而有这种想法的城市籍女大学生只有28%(见图8)。这从侧面反映出,对专业对口的过分强调,严重束缚了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思维,导致她们的就业选择缺乏灵活性。[3]
(七)农村籍女大学生较城市籍女大学生面对就业的信心与勇气缺乏
农村籍女大学生对就业非常有信心的仅占13.11%,城市籍女大学生占38.77%;农村籍女大学生对就业比较迷茫的占26.22%,城市籍女大学生占17.34%;农村籍女大学生对就业毫无自信的占10.66%。由此可知,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村籍女大学生对于就业信心不足。有调查显示,近90%的毕业生认为社会关系对找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如果在择业时缺乏对自我的认识与职业定位的了解,就会产生不良的就业心态。[4]因此,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籍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以端正她们的就业认识,缓解其就业压力。通过对比研究可知,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政府、社会、学校、单位和女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入手,在强化政策和法律保障、提倡正确的性别观、倡导社会公平与进步、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服务、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全面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工作,保证社会公平与进步。
四、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个人问题与家庭问题,也是社会民生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前文的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可以知晓,有效解决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为此,笔者从国家政策、法律保障、学校就业服务指导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希望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一)完善就业政策、加强立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就业形势严峻是有目共睹的。有调查显示,在唯学历大环境的人才竞争背景下,70%以上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限定在中小型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求职,就业歧视又是这些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现象。因此,要破除农村籍女大学生遇到的就业屏障,政府首先要健全就业法规体系,保证就业政策落到实处。要尽快制订《反就业歧视法》,明确就业歧视的定义、认定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这既是民心所向,也是民生所需。其次,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今天,一定要考虑农村籍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特殊情况,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其保障女性生育权益的作用。此外,对毕业两年后还未找到工作的农村籍女大学生,可根据省级财力情况逐步将她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直至找到工作。再次,要对招收农村籍女大学生较多的单位给予一定补贴,还可以通过调节税收来降低企业使用农村籍女大学生的成本,使这些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也增强农村籍女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从制度和操作层面给予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全面支持。这既有利于平等就业,又有利于企业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稳定。第四,政府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就业政策、就业相关法律制度的实施与监督,确保鼓励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第五,加强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减少就业歧视。通过正面报道优秀的女企业家、女干部、女教师、女护士等各类女性劳动者的成就,营造一个性别平等、就业公平的舆论宣传环境。对于那些损害女大学生利益的人和事,要利用新闻媒体、法律等途径和手段予以制止。对不利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的做法要坚决予以抵制和批判,让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5]只有充分发挥女性优势,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性别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性别歧视现象。
(二)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力,增强实效性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紧扣市场主题、坚持就业导向,是很多高职院校探索的发展途径。首先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市场紧密对接,突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需求与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农村籍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特别注重培养她们的自信心、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就业能力。其次是各高职院校应准确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根据自身办学优势与就业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办出特色、持续发展。第三,农村籍女大学生大多有留守经历,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校可以针对这一群体,畅通心理咨询渠道,通过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业心理团体辅导、个别访谈等方式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第四,由于很多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学校,学校要建立院系两级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通就业服务网站,为她们及时提供就业信息,保证就业信息的畅通与全面覆盖。此外,学校可建立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人才库,及时与用人单位联系,掌握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需求的岗位与数量,加大对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推荐,拓宽用人单位对农村籍女大学生的选择范围,为她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就业信息保障。第五,大部分农村籍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稍有欠缺,因此,学校可以为她们免费开办计算机操作、普通话以及日常英语等培训课程;为加强职业素养与品德修养,有针对性地为农村籍女大学生开展礼仪、形体、艺术、美学、人际沟通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补齐她们素质与能力方面的短板,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6]
(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就业信心
大学生拥有过硬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其在就业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子,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是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保证。农村籍女大学生观念保守,人为地缩小了就业渠道,因此,首先要放下“面子”、摒弃“架子”,树立自主就业意识,降低就业期望值,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到基层去实现自我价值或自主创业的准备。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打破“铁饭碗”,树立职业流动的就业观。其次,发挥自理能力强、吃苦耐劳的精神,抓住女性细腻、稳重、有耐心、有亲和力的特点,把农村籍女大学生特有的品质转化成优势。农村籍女大学生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就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再次,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好求职前的充分准备,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在求职面试时做到思维清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充分展现当代女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职业素养。第四,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克服不良心态,在学校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融入大学生活,拓宽自己的交际圈,提高社交能力。第五,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做适当的兼职工作,积累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7]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农村籍女大学生只要转变观念、增强技能、树立信心,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国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种种困难与压力,应从维护女权、尊重女性,从国家的和谐发展与市场需求以及社会进步出发,从关注农村籍女大学生的求职心理和就业现状出发,多管齐下,群策群力,给予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足够的重视,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使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有法可依,创造有利于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妥善解决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各高职院校应为农村籍女大学生提供完备的就业指导服务,注重农村籍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指导她们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定位,促成学生成功就业。
作者:尹敏 单位: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首先介绍大学生就业的理论概述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现状;重点阐释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以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高等教育;政府扶持
1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整体现状
1.1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
(1)指令性计划下的“统包统分”阶段。当时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国家根据政治形势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确定了“地方分配、中央调剂”的分配原则。国家制定招生计划,承担学生所有费用,学生毕业后由国家按计划统一分配工作,即“统包统分”制度。(2)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进入到了指令性计划下的“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了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制度,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主要特征,这个阶段迈出了大学生就业政策改革的关键一步。(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仅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选择上也有了更广泛的空间和自主权。这种开放的择业模式,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2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2.1当代大学生就业难中国高校教育的连年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多,大由于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多以理论教育为主,缺乏与实践的结合,较少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指导,因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不能满足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1.2.2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到偏远穷困地区和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去就业,且认为专业不对口难以发挥优势,不能学有所用。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只把精力放在寻找收入较高、地位较高的大单位和大城市的工作岗位,形成了就业难的假象。同时很多大学生就业思想太古板,过于传统,都认为毕业就要找到好工作,择业观念不强。再者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也不强,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从未想过创业,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均较弱。
2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1大学毕业生及其家庭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反差较大
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但受传统国民思想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存在偏差。学生在找工作时,期望值过高,想方设法进大城市、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不愿意到一些国家需要并且也需要人才的私营企业、中小企业、乡镇地区择业。挑选工作时,对地区,单位,职位,晋升空间,薪酬待遇等都有较高要求,造成了某些急需人才的单位找不到人,人数已足的工作挤破头的“错位”现象。此外,由于80后的大学毕业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家长担心孩子吃苦受累,也不愿意或鼓励他们到偏远地区或中小私营企业去工作,无疑也缩小了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范围。
2.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
首先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增长过快,当前大学毕业生已呈现出膨胀的趋势。2000年之前我国大学生每年毕业生人数还不到200万,而2010年之后每年毕业生人数都超过600万,且呈现逐年增加态势。然而高等教育的教育结构确没有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高等教育已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其次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人才市场上的用人单位出现了盲目追求高学历,不断提高用人标准的现象,不仅在学历上要求过高,还要求应聘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对应届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往往不能达到任用人单位的要求。受到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影响,多数学生死读书,缺乏基础技能,基本操作能力较差,而且由于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多数毕业生存在着偏科的现象,自身的知识面不够宽广,只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限制了其在用人单位的发展潜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3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责任缺失
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责任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首先,缺乏相对完善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存在不合理的就业和管理体制;其次,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学生的失业保障、就业福利保障以及维权保障等方面均存在较大漏洞;再次,对于政府的政策也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情况。政府之间互相推诿,政策执行过程中不透明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缺乏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就业市场监管。
3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其次,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要改变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不要认为在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工作就丢面子。应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放下架子,为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合适的就业目标,放宽就业地区和行业,并不难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另外,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以及成长背景等,做出一份合适的职业生涯计划书,确定明确的就业目标,并努力发展自己的工作技能,扩宽知识面,才能在未来择业中有更广阔的选择和更高的就业成功机率。
3.2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应紧跟时代需求
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上,一方面要结合社会对创业者基本素质要求的动态变化进行教学理念的跟进,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长远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将专业设置和课程完善贯穿于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进程之中。故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应大力推进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改革,例如:在办学理念上,高校应加强同密切同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联系,深入市场调研,掌握人才市场对人才技能,学生发展的要求,针对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在专业设置上,也应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市场需求等,改变“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化、轻综合”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则应加大实践环节、创业环节的设计,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提早培养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3.3政府应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支撑力度
首先,要健全适度的社会及保障制度。当务之急就应该调整相关的大学生就业政策,逐步建立完善的以大学生个体为对象的就业保障体系,从而去除因社会保障问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更加宽广,保证大学毕业生合理择业,从而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次,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应由政府主导的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例如:政府应鼓励高校与就业单位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机构,帮助学生分析就业政策和自身的就业能力及优势,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再如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全面的对大学毕业生实施培训;同时,也应该鼓励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组织的建立,多方位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持与帮助。
3.4用人单位应客观、公正招聘
用人单位应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严格按照招聘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对人才的要求做好用人的规划,招聘人才,同时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将就业目标和用人单位长远发展联系起来,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计划,合理配置人员。再者,用人单位也应给即将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招聘及培训信息,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这一人生关键时刻把好关、引好。
作者:闫柳狄 刘文潮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第六篇: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摘要]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备受关注。本文以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为例,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六方面的就业数据,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结构杂、规模大、就业率略有增高,就业层次主要面向本省中微企业、薪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专业的相关度不高,满意度不低等三个特点,提出了加强校企互动的培养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通过教育加快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快、社会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社会、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国家新建本科院校600多所,占到全国高校的一半以上,这些院校的教育质量如何?培养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何?本文以山东省3所新建本科院校2015年就业质量报告[1][2][3]为依据,分析说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一有关概念、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数据来源
1有关概念
(1)总体就业率总体就业率=学校跟踪正式就业率+灵活就业率;(2)跟踪正式就业率学校跟踪正式就业率=升学率+正式签约率+非派遣省外签约率+劳动合同率+出国率+自主创业率;升学率=升学人数/毕业生数*100%;正式签约率=(国家基层项目就业人数+部队就业人数+入伍人数+党政机关就业人数+事业单位就业人数+高等教育单位就业人数+科研设计单位就业人数+国有企业就业人数+非国有企业就业人数+艰苦行业企业就业人数+民办非企业就业人数+其他企业就业人数+三资企业就业人数)/毕业生数*100%;非派遣省外签约率=非派遣省外签约人数/毕业生数*100%;劳动合同率=劳动合同就业人数/毕业生数*100%;出国率=出国人数/毕业生数*100%;自主创业率=自主创业人数/毕业生数*100%。(3)灵活就业率灵活就业率=灵活就业人数/毕业生数*100%。(4)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
2研究对象的界定
山东省自1999年以来有28所高校升为本科院校,其中公办普通本科院校16所,具有行业背景的学校有4所。本文选取已升本有10年时间的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等3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为样本,考察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情况。3数据来源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15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本文采用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的就业质量报告为数据来源。
二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1总体就业率
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2015届毕业生中有本科、专科两个层次,本科毕业生规模分别为:79.57%、60.17%、80.21%。从总体就业率来看,三所学校的总体就业率都在93%以上,本科就业率和总体就业率基本持平。
2就业去向
从就业的去向来看,绝大多数考生在山东省就业,工业发达的潍坊市就业率较高,德州市民营企业发展较快,中小型企业较多,当地就业学生接近就业学生总数的一半;三所学校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流向企业,在实际就业的学生中能占到90%以上,其中大部分在非国有企业,包括微型企业、私有企业等;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的《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提到,2014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比例为11.7%[4],三所学校的考研高于国家考研的平均比例,滨州学院的考研比例尤为突出。
3个别工科专业的就业率
为更好地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工科专业的就业情况,我们选取了三所学校都有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工科专业为例,说明工科专业就业情况。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专业的就业率明显高于整个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均在95%左右。
4本科毕业生薪酬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高于3000元的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高于2000元的占到总人数的90%以上。
5专业相关度分析
数据显示,三所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完全对口率差距较大,滨州学院接近40%,潍坊学院不到20%;累计对口率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均在80%以上,德州学院较低,为63.75%。
6毕业生满意度分析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80%左右的学生对工作满意或比较满意,20%左右的学生对工作满意度一般,少数学生对工作不满意。7山东省2015年就业市场分析“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2.1万家单位发布针对毕业生的用人计划,需求总人数38万多人,其中与本校专业相关的需求共计6.46万人,涉及省内外单位6500余家。从招聘单位地域来看,主要分布于青岛、济南、潍坊,需求量占需求总人数60%以上;从用人单位行业来看,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批发与零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需求量较大;从招聘单位性质来看,非国有企业占84.22%,国有企业占13.28%,事业单位占1.47%,党政机关占0.63%,其他占0.40%。
三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1毕业生结构杂、规模大、就业率略有增高
(1)毕业生层次多、结构杂。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三所新建本科院校都以本科生为主体,潍坊学院、德州学院是2000年升本学校,本科生能占到毕业生的80%左右;滨州学院2004年升本,本科生能占到毕业生的60%左右。三所学校的本科生中,主体是夏季高考考生,另有少量专升本考生。专科生主体是夏季高考考生,另有五年一贯制考生或三二连读考生。山东省自2013年开始,安排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接收春季高考(生源主体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高中学生也可报考,考试科目涉及两门专业课)考生,规模每校在300人左右,随着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搭建,这部分学生的规模还要增大。(2)毕业生规模大。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三所新建本科院校2015年毕业生规模都在5000人以上,学校规模都在20000万人以上,生源主体来自山东各地,少量来自全国各地。三所学校本科工学类毕业生分别占到34.44%、18.56%、31.06%。由三所学校的规模可以看出,新建本科院校承担着较重的人才培养任务。(3)就业率略有增高。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三所新建本科院校2015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平均为94.18%,高于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92.6%)[2],提高的原因是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有所改变,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创业的理念被学生接受。同时,工科类专业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全校总体就业率。
2就业层次主要面向本省中微企业,薪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就业地区流向主要是本省。三所学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以山东省内为主,省内就业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平均值为91.61%,其中分别在学校所在地就业的比率并不均衡,因潍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企业较多,所以潍坊学院毕业生在潍坊就业的比例较高,而滨州、德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所以滨州学院、德州学院分别在滨州、德州就业的比例较低。(2)就业单位性质主要是非国有企业。数据显示,企业是接收三所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大户,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平均值为93.62%,其中在非国有企业就业的平均值为82.47%。考录到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比例较低。就业质量报告中未显示就业单位规模,参考麦可思调查结果,2014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是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比例能占到47%,可以反映出非国有企业中一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也就是说,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有很高的比例就业在中小型企业。(3)毕业生薪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所高校平均具有34.85%的毕业生薪酬高于3000元,多数学生的月收入低于3000元,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3487元,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薪酬较低,要低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
3就业专业的相关度不高,满意度不低
三所高校毕业生专业完全对口率平均仅为27.64%,基本对口率平均为49.39%,说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还不能一一对应,但学生知识结构和岗位需求可以匹配,相差不大。从满意度数据来看,学生大多数对工作还是满意的。从专业的相关度不高和学生的满意度不低可以看出,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能够很快的适应岗位需求,愉快地工作。
四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启示
1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互动的培养机制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数要到企业工作,从大学生的专业相关度分析,完全对口率偏低,说明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需要的人才还不能完全匹配。这里面既有市场变化较快、高校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的原因,又有企业和高校的联系还不畅通、密切,企业用人时到高校联系,没有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或不重视人才的前期培养,没有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体制,责任分担不清。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特点,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校企双方应密切联系、积极沟通,建立校企合作发展平台,将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到校企双方,双方共同培养人才,逐步形成双方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2转变思想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毕业生就业相关度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中可以看出,学生需要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希望学到能够应用到实际中的知识和能力。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新建本科院校也要紧跟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结构,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尤其是面对将来经济结构由服务业主导的趋势,集中力量办好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5]。在专业优化的同时,新建本科院校更要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的开设和内容要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推行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加湿、数字仿真实验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实验实训室基地建设,根据实际生产的真实技术和环境,构建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场地。
3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从毕业生的相关度不高和满意度不低的特点来看,说明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需求,并能够顺利开展工作,这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分不开的。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点就是立德树人。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应注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开设课程、社会实践、开展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行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技能,进而养成锻炼习惯,从中磨练意志品质,养成坚韧、勇敢、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作者:李洪亮 霍洪田 单位:德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