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
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会计工作者,就必须具有广泛的是职业知识面,如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了解,对经济、政治、社会差别的一般认识,对工商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环境的了解,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使用和管理,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及税法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等;职业技能,是指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于会计实务的能力,会计核算与处理、预算管理、会计工具运用等,以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等能力。总而言之,职业能力不仅仅是指毕业生的理论基础、动手动脑能力,也包括一些职业素养,如品质、工作态度、价值理念等,一些用人单位甚至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看得比职业知识更重要。其实,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养成需要依托于实践教学,只有通过适当、合理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渐提升创新意识、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促进个人发展与成长。在应试教育下,大多学生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遇到事情不能果断地决策,随机应变能力差。但是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造者和主导者,在未来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倘若不能具备“三创”能力,即创意、创造、创业,将很难为自己所服务的部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据调查显示,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差,无法选择理想职业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差。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施展和发挥,进而满足不了会计岗位的职业需求。对此,必须构建一套高校教育和社会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着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满足时代需求、职业要求的专业会计人才。
二、创新实践教学及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全力提升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想要提升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创新实践教学、强化职业素养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才能满足会计岗位需求。为此,做了以下探讨。第一,以会计岗位分工为基础设置教学课程。以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为指引,以会计岗位能力为驱动,构建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的“工作过程教学化”的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现有会计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及岗位群的切实需求,设计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模块课程群,诸如职业素养模块、岗位能力拓展模块等。这样一来就可以直接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无形中拉近了高校教育和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第二,以会计岗位能力为基础整合教学内容。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根本,将胜任各会计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及职业态度等要求寓于教学内容中,突破“学科完整说”的理论束缚,从而满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掌握实践技能,应注重专业课程之间教学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工作能力。如,将会计报表编制课程从财务会计课程中分离出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能力。第三,以会计职业本位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仅仅掌握理论层面的知识对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实务的操作技能。经过多年实践教学,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已经探讨除了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策略,如校内外实训基地,打造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等。会计专业教师走向实践,是会计专业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到企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实践学习,一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为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至于校内外实训基地,就当前建设情况来看,即使这一教学实践策略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层次并不深入,仍然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参观学习、短期实习等阶段。面对这些有必要创新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改革,深化实训层次,真正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帮助。例如,开展以“实践·创新·融合·提升”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持续加大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实施多元化的实践育人模式,构建集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外实训基地、科学研究平台“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第四,加强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相对而言,本科会计专业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比值不高,这也是导致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因之一。对此,必须加强实践和创新教育。首先,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创新思想和实践意识的启蒙;其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基础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注重活跃学生思想,从发现问题开始,分析、引导、渗透,推出创新理论的讲授,启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动手动脑的欲望,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对于二年级学生,教师应注重试验教学,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让学生逐步接触真实的会计实务操作,并通过上届带下届传、帮、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团结协作精神;最后,对于三年级学生,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技能竞赛项目,如点钞速度、分析财务报表等,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掌握相关会计技能。第五,根据会计专业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职场工作中,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知识以外,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说白了,就是学识、品质、水平和能力等。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的用人标准,决定着学生能否成功就业,这也是深入素质教育改革的原因之一。在笔者看来,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包括毕业生的从业能力、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工作压力下抗压能力。为此,会计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基本素养教学,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从事于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职业准则和具备的职业素养,同时通过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备一定的优势,争得心目中的理想职位,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规划。
三、结束语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知识时代下竞争俨然成为了一场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这就要看高等教育如何。高等教育能否获得社会的认同,能否发挥自身教育功能,关键在于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需求,能否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一名拥有职业能力的合格会计从业者。通过本文论述我们知道,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应始终以实践创新、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创新实践教学、强化素质教育,以会计职业需要设置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和实践教育等,这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高等会计专业教育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更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有力保障。
作者:张艳平 单位:黄淮学院
相关专题:创造性思维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